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中国家禽》2001,23(4)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FDA)宣布计划禁止美国饲养家禽的农民使用两种抗生素,即 Baytril和 Sara Flox。由于这一药物的使用,细菌已增加了其抗药性,而这种细菌是引起人食用肉类后产生疾病的罪魁祸首。据 FDA说,当人在消费带有抗菌素细菌的肉类或是接触到受到污染的肉类时,这类细菌就会进入到人体中。不久,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将发布禁止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正式通知。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家禽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影响到病人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据 FDA称,由于最近已发现这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不可靠,因而他们计划撤回对它…  相似文献   

2.
《中国牛业科学》2014,(3):82-82
正肉类失重其实是肉类中的水分损失或脱水所致。如果肉类加工商是以重量出售其肉制品,失重便会直接导致收益的损失。将一块肉放进阻隔水分的袋子里,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密封,便能锁紧肉中的水分,从而防止脱水的问题出现。防止细菌生长大部分加工商均使用细菌总数作为鉴别肉类是否适合出售的指标。一般而言,细菌主要可分为3大类,分别为嗜氧菌、厌氧菌及兼性细菌。嗜氧菌需要氧气才能繁殖,因此控  相似文献   

3.
信息之窗     
《中国家禽》2005,27(24)
法科学家破译可让肉类保鲜的乳酸菌基因序列法国科学家日前破译了一种名为“米酒”的乳酸菌的基因序列,这种细菌会抑制导致肉类腐败的细菌,从而让肉类保持新鲜。目前在欧洲的肉类加工界,乳酸菌被广泛当作香肠发酵的发酵剂培养物,它们在让香肠的味道更好的同时还会抑止与其竞争的细菌的生长。该机构扎戈雷茨等人介绍说,他们破译的这种“米酒”乳酸菌由于原先是在米酒中发现,因而得名。欧洲大多数食品企业于是利用这种细菌对肉制品进行处理,防止食品变质。破译了这种细菌的完整序列,将使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种细菌的生物保鲜潜力成为可能。科…  相似文献   

4.
《中国牛业科学》2014,(2):98-98
正肉类失重其实是肉类中的水分损失或脱水所致。如果肉类加工商是以重量出售其肉制品,失重便会直接导致收益的损失。将一块肉放进阻隔水分的袋子里,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密封,便能锁紧肉中的水分,从而防止脱水的问题出现。防止细菌生长大部分加工商均使用细菌总数作为鉴别肉类是否适合出售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肉中毒肉及其副产品(气管、咽喉、肺、肠及血液)是水貂的主要饲料来源。当肉类饲料被产毒细菌污染或用了患病的畜禽时,常引起水貂中毒。特别在夏季饲料贮藏不当或搁置过久,都极易被细菌污染,细菌繁殖产生的大量毒素或其分解产物对水貂有毒害作用。肉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呕吐、下痢和急性胃肠炎症状,病貂精神沉郁,心力衰竭,体温正常或偏低,严重者1~3天死亡。预防肉类饲料中毒,主要是严格检查饲料对腐败变质或可疑的肉类饲料不要饲喂,特别是死亡原因不明的畜禽肉类,绝不能充  相似文献   

6.
一滥用抗生素与细菌抗药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已渐受国内乃至全世界的重视,成为肉类、蛋类及乳品内之抗生素残留影响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问题。青霉素(Penicilin)发明之初,几乎全部细菌性疾病都可被完全控制,本来人类与细菌是有共存及互利共生的关系,但是多年...  相似文献   

7.
畜禽屠宰前后微生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加工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质量的肉品.由于肉类生产过程不是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细菌污染,包括致病菌的污染在所难免.如何控制或减少胴体上的微生物,提高产品的卫生和安全性,已成为肉类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猪肉是我国广大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其消费量占所有肉类消费比例达60%以上。由于在生猪屠宰、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常常受到细菌,特别是一些致病菌的污染,对鲜猪肉消费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因此,笔者对贵州省各地市售鲜猪肉进行了细菌数量和种类调查,以期掌握猪肉细菌污染状况及其种类,以便为鲜猪肉的食用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参考。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专家们指出:有关动物使用抗生素之法规决策应基于风险分析和科学研究。在2004年度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食品安全专家对消费者关注的畜禽肉类是否含有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导致肉类消费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刺激影响着畜牧的肉类生产。当前高密度的养殖生产、过度集中的近亲繁殖、长时间的人工饲养,导致养殖商品猪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类疾病。而大量耐药菌株产生,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滥用又会影响养殖生产肉类生产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高效、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且能高效预防控制细菌类疾病的药物是当前畜牧发展的急需。中药制剂能够克服饲用抗生素弊端,满足畜  相似文献   

11.
在畜产肉类制品的加工过程中,亚硝酸钠目前还无法被完全替代。添加适量的亚硝酸盐,不仅可以使肉类制品呈现鲜艳的红亮色,还能够改善肉类制品的风味。此外,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肉毒梭菌和某些细菌的生长与繁殖,防止肉类制品腐败变质,延长其保质期。因此,亚硝酸盐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添加剂。但是亚硝酸钠同时又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以来,在白羽肉鸡鸡种中发生了鸡只张口、伸颈呼吸,蹦高死,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经临床分析和实验室鉴定为弱毒禽流感(H9N2)与特定细菌的并发引起的肉类鸡群死亡的一种烈性传染性综合病症。  相似文献   

13.
消毒效果检测对雏鸡早期细菌病发生的意义王玉东(农业部动物检疫所266032)杨世广孙树喜(青岛肉类食品集团蛋鸡场266113)1992年至1994年三年间笔者在青岛市某公司蛋鸡场从事兽医技术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消毒效果检测试验,根据检测结果,可以预测雏...  相似文献   

14.
集贸市场既是肉类质量检疫监控的末梢环节,也是肉类供应的主要场所,据统计,南京市居民肉类消费80%左右由集贸市场供给,因此,加强集贸市场环节肉类检疫监管,建立肉类质量检疫监管长效机制,对保证肉类安全供应十分必要。为此,2003年6月,我们在南京市城郊区5个集贸市场245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几年的出口肉类检验工作中,多次发现:冻成品肉出现血冰、冰霜、色泽晦暗甚至细菌超标、腐败变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肉品的品质。针对上述情况,经调查分析认为是预冷过程控制不好所致。目前,多数畜禽加工业均发现过上述质量情况,因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就肉品预冷环节在冻肉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加以阐述,以引起畜禽加工业的重视,避免上述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冻肉产品质量。1 当前畜禽加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均为卫生注册企业,应该说企业硬件条件不错,预冷设施也较完善,之所以存在预冷不好的情况,是因为企…  相似文献   

16.
肉类加工机械设备的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类加工机械是肉类工业发展必须而重要的保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原国家商业部为了提高我国的肉类深加工技术.开始从欧洲进口肉类加工设备。从那时开始,我国的肉类加工企业开始认识和了解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工艺及产品:肉类加工机械制造厂家也开始接触先进的肉类加工设备,并开始借鉴国外的技术开发中国自己的产品。至今整整20年过去了,我国肉类机械设备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未来又会怎么样呢?本刊刊登韩青荣对肉类机械设备的分析,供广大肉类加工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7.
肉与肉制品是人民日常生活膳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肉类的进出口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一环。肉制品安全的相关法规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各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影响肉制品安全的因素众多。化学因素方面有肉类中残留的农药兽药,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入和富集的有毒元素,生产过程中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工业生产和燃烧产生的二噁英、多环芳烃等有毒化合物,都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生物因素方面有动物本身带有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因生产和保存不当而导致肉类变质的细菌、霉菌等,也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围绕这些因素,我国制定了许多法规标准,保障肉制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入世,对我国肉类加工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肉类产品涌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将受到国际市场日益提高的安全卫生标准的严格限制。这种挑战既是企业发展的挑战,更是企业生存的挑战,不能不引起业内外的普遍关注,作为肉类加工企业,至少应当抓紧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一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入世后无论是利用机遇还是迎接挑战,产品质量都是关键。我国是肉类产品生产大国,肉类产品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特别是安全卫生质量,成为阻碍我国肉类产品进入国际市…  相似文献   

19.
潘耀国 《中国猪业》2009,4(9):26-28
目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比60年前增长了10倍。中国人的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讲究原汁原味。现在.肉类也有了品牌消费,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0.
8月24日“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肉类组织首次与一个成员国共同举办的会议和展览。30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业界人士汇聚一堂,探讨我国与全球肉类生产、消费、贸易的发展趋势,交流全球肉类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研究当前和未来肉类工业发展中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改善现状的建议,为我国肉类工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