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应用白僵菌防治荔枝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btd1、Bbt02、Bbt04、Bbtd7、Bh和Bbf2,6株白僵菌菌株对荔枝蝽若虫、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以Bbtd1菌株毒力最强,用1×108个.mL-1的孢子液对荔枝蝽若虫、成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防后15 d室内2~4龄若虫校正死亡率达97.6%,LT50为4.2929 d,林间防治效果平均达90%以上,经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竹卵圆蝽若虫具有高毒力的致病球孢白僵菌菌株,为竹卵圆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分离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DNA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生物测定法评价分离真菌菌株的毒力.[结果]从竹卵圆蝽僵虫体内获得7株病原真菌,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I...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优良菌株的自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l)]制剂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主要药物之一,菌粉年产量达数万kg以上。为了选育毒力强、人工培养菌丝生长快、产孢量高、优良品质稳定的菌株,从建阳、连城、莆田等地收集白僵菌虫体进行组织分离、单孢纯化、比较室内毒力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的性状,得到三个优良的白僵菌菌株,进行生产性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国贵 《林业科学》2003,29(2):102-108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并与 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 ,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 ,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较高。筛选出BP4和BP1 2个优良菌株 ,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孢时间短 ,产孢能力强 ,毒力高等优点 ,并将最优的BP4菌株应用于生产 ,菌粉平均含孢量达 2 3 8 7×1 0 8·g- 1 ,平均孢子发芽率达 96 2 % ,林间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 92 3 %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将采自湖南、重庆两省的56个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Murr.)Barr.)的培养性状划分为两类:一种为正常培养性状即:菌落桔黄色或黄色、生长快、形成分生孢子器的菌株,其占菌株总数的58.93%;其它为非正常培养性状,菌落颜色表现出黄褐色、深褐色或白色,其生长速率与正常菌株均不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个菌株可分为强毒力菌株、中等毒力菌株、中低毒力菌株、低毒力菌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B_3等4个不同白僵菌的菌株进行工厂化生产,分别观测各菌株在各个生产阶段的表现性状和生长特点及菌粉质量;并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死亡速率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及大面积生产性防治。已筛选出适于我区扩大生产和应用的高毒白僵菌B_3菌株。B_3菌株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孢子萌发快,菌丝生长旺、产孢时间短、菌粉质量高等优良性状,在施菌处理后,对马尾松毛虫的前期感染死亡率(室内5天内,林间15天前)显著高于广激、广单、瓯单。试验表明、B_3菌株是具备对马尾松毛虫感染快、作用迅速、僵虫出现早等优良性状的高毒白僵菌株。  相似文献   

7.
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病原真菌及高毒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UrocheladistinctaDistant的病原真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共鉴定出 5种病原真菌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 (Bals.)Vuill.、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 nosus (Holm .exGray .)Brown&Smith、蜡蚧轮枝孢Verticillumlecanii(Zimmermann)Viegas、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Fres .)deVries和一种顶孢霉Acremoniumsp .,其中球孢白僵菌为绝对优势种群 ,占 92 %。选用 10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亮壮异蝽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Bb35 7菌株毒力最强 ,是可用于林间防治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控制杨树舟蛾的危害,对林间采集的7种白僵菌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并应用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进行不同剂型、不同施菌量的林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杨树舟蛾优良菌株Bjy,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毒力方面,均表现出较其他同期菌株优良的性状,产孢量为3.81×108个·cm-2,分生孢子在24 h内萌发率达96.67%,在毒力方面,20 d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4.4%,处理僵虫率达92.2%;对杨树舟蛾最好的剂型是超低量油剂和超低量复合油剂,其中超低容量油剂以施菌量1.5×1013或2.0×1013个·hm-2为宜,校正死亡率达95.4%和100%,白僵率达84.6%和90.2%,树叶受害率39.7%和32.3%;超低量复合油剂以施菌量1.0×1013个·hm-2的油剂中添加3.0 mL·hm-2的杀灭菊酯为最佳,校正死亡率达93.8%,白僵率达67.9%,树叶受害率26.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来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已经严重危害了德州市的主要城镇绿化树种——法桐的生长,通过研究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德州市的主要生活习性,观察其对法桐的危害性状,探讨法桐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敌马烟剂防治云杉网蝽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舟曲林业局云杉落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网蝽的来害结果。1994年7-8月间,应用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敌马烟剂对云杉网蝽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林间防治试验以及大面积防治示范,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在晋中市进行森林害虫监测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虫灯对许多森林害虫都有诱集作用,共诱到昆虫5目16科51,种,益害比为1:148,其防治成本大大低于化学防治,完全可以用于森林害虫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昆虫捕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个旧白沙冲云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74.59%,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关系,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昆虫捕获量大,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小,昆虫捕获量最少,松小蠹危害明显高于间伐林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个旧白沙冲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74.59%,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昆虫捕获量大,松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小,昆虫捕获量少,松小蠹危害明显高于间伐林地。  相似文献   

14.
对余姚市通道绿化林害虫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重要绿化林带上的害虫共有318种,隶属于5目62科240属,其中有6种主要害虫:杨扇舟蛾、茶袋蛾、山东广翅蜡蝉、矩瘤蛎蚧、樟白轮盾蚧、红蜡蚧。防治强化预测预报集营林技术、生物与化学药剂的综合治理措施,能有效抑制通道绿化林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6.
化学农药防治森林害虫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应用中越来越慎重。本文介绍了简便易行的灯光诱杀技术的原理、灯光诱杀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抚顺地区森林昆虫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解森林昆虫种类组成,以及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害虫分布范围和危害状况,林木害虫的天敌种类、数量及利用价值等,不仅对治理森林害虫,保护森林安全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天敌昆虫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于1984-1995年,对辽宁省抚顺地区的森林昆虫资源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已发现该地区的森林昆虫种类有18目、185科、l660种,基本摸清了各林分娄型的主要森林昆虫种类.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虫害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生态防控农林害虫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模仿蜘蛛网捕虫原理,制作了"蛛网式"诱捕器,研究了其捕虫数量和虫种类、虫害上网时间和上网方式以及诱捕数量与网径的关系。结果表明"蛛网式"诱捕器涂1 mm的胶、网孔径为1 cm×1 cm,1 d之内捕获昆虫最多。通过调节网径大小可高效捕获特定大小的昆虫,将"蛛网式"诱捕器与昆虫引诱剂结合使用,可实现特定昆虫的定向高效诱捕。本研究制作的"蛛网式"诱捕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昆虫标本制作是许多农林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病虫防治专业课以及中、小学生物课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利用冷冻技术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新方法。新方法在诸多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安全、卫生、不脱色、不易被虫蛀、简单、方便、野外采集更加能体现其优势。此方法可应用于多种生物标本的制作中,为相关高校以及中、小学的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