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菇子实体组织分离母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桂梅  刘艳  李红 《食用菌》2003,25(1):14
本文报道了香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组织分离母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用菌盖直径为 4~ 6cm的子实体的菌盖边缘的组织作分离材料最佳。  相似文献   

2.
香菇菌种不同组织分离物的DNA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香菇具无性繁殖特征,香菇生产者常通过无性的菌丝分离或子实体分离进行生产用菌种的繁殖及提纯复壮。本研究运用RAPD技术研究证明,同一香菇品种的不同组织分离物虽为无性繁殖后代,但因受培养基质、生态条件、栽培技术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
《北方园艺》2019,(6):F0002-F0002
2006年从河南省卢氏县伏牛山地区采集获得野生香菇子实体,通过野生香菇驯化系统选育成。经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2007年进行试种成功,并逬行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硏究,2008年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效果,同时在河南省卢氏县、陕州区等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野生白蘑子实体分离部位、菌丝体分离培养基、菌丝体生长温度、培养基酸碱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白蘑的菌褶和菌柄交界处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小麦-蛋白胨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5~30℃,最适温度是25℃;白蘑菌丝体适宜酸碱度pH6.0~9.0,最适酸碱度范围pH6.5~7.5.  相似文献   

5.
梁丽琨  倪新江  初洋 《食用菌》2002,24(4):19-19
常规组织分离方法 ,多数学者认为挑取菌柄和菌盖交界处组织最好 ,因为此处组织厚 ,易操作。但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对于不同食用菌 ,最佳组织分离部位有不同的。本试验对巴西蘑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分离 ,以确定最佳组织分离部位。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巴西蘑菇  相似文献   

6.
香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极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利用农林产品下脚料栽培香菇是很有前景的生产项目,而香菇栽培亦先制备纯菌种本试验选用野生香菇作为试验原材料,从原材料上通过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2种方法分离香菇菌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在(25±3)℃下可分离出香菇菌种.  相似文献   

7.
张焕英  张筱梅  张渊 《食用菌》2003,25(3):17-18
鸡腿菇组织分离以手掰子实体成功率最高,各株不同部位培养以柄基部组织生长最快。拮抗试验表明,分离物与原株存在一定的拮抗性,栽培发现,其产量较原株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以往对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调查结果,以及本区优势野生食用菌鸡油菌的营养、药用价值;总结对野生鸡油菌初步组织分离培养结果,并提出进一步人工驯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组织分离株栽培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针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分离株及其出发菌进行栽培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株与出发菌株之间在栽培性状上有显著的遗传稳定性,子实体各部位的组织分离株在栽培性状上有显著的遗传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松茸菌丝体分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改良的滨田氏松茸菌培养法对珍稀濒危的食用菌松茸进行了菌丝体的组织分离及孢子分离,获得了松茸组织分离纯培养菌丝体。比较了几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的分离效果,并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经26代移种驯化,其中2表松茸组织分离菌丝体性状稳定,在改良的PDA培养基上生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钟礼义 《食用菌》2012,(3):24-25
在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4株(编号s1、s2、53、s4)正在生长的天然野生灵芝,通过组织分离→菌丝尖端提纯→出菇试验→品比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筛选了产量高、抗逆性强、朵形美观的的紫灵芝s2新菌株。  相似文献   

12.
五种鸡Zong 菌的分离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5个野生鸡Zong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以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及4 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培养。实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菌种在母种斜面培养基上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同一菌种在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度均无明显差异;5个菌种在4种不同的原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速度缓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黑木耳子实体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同时采用两种消毒方法作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耳片边缘作为分离部位、用75%酒精消毒的接种块萌发成活率最高,可以达到85%,是最佳分离部位;用茵肉组织分离,虽成活率也较高,但茵丝长势弱,不是最佳分离部位。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滑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分离母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滑菇子实体分离母种,含水量较低的子实体的菌盖边缘组织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三种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培养菌丝生长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三种菇(紫孢侧耳、香菇、金针菇)子实休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在三种培养基内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在同一培养基内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存在着差异,而且不同培养基对三种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培养菌丝的长速和长势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珂 《食用菌》2008,30(3):22-23
针对杨口蘑菌丝体分离困难,分离成活率低问题,采用4种培养基配方,对张家口地区杨口蘑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菌褶为最佳分离部位,获得慢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从菌柄基部获得3支快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杨树枝叶浸汁+PDA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为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确定最佳菌种分离方法及培养配方,探索出适合当地推广的优质菌株,从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菌种分离纯化、培养基筛选、大田试种与推广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方的26个菌株主要包括梯棱羊肚菌7株、六妹羊肚菌5株、七妹羊肚菌4株。以菌盖部位进行的组织分离,菌核密集且含有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基因;以孢子分离获得的菌丝长势强、菌核密集且含有2种交配型基因。5种培养基中以配方M2最佳,菌丝健壮浓密、长势强且整齐。经过初选和复选获得6个优选菌株,在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栽培中驯化选育出的6个菌株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抗病性,平均产量均超过200 kg·667-1m-2。其中,以采自四川绵阳的七妹羊肚菌菌株NK-2平均产量最高,达到292 kg·667-1m-2。  相似文献   

18.
野生松乳菇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松乳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分别接入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获得松乳菇试管母种,菌褶分离成功率25%,柄基分离成功率80%,柄与盖交界处分离成功率33%,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野生灵芝进行组织分离、菌种筛选、纯化复壮、栽培试验,得到产量高抗性强的灵芝菌株,进行推广栽培及仿野生栽培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对野生灵芝资源种群及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0.
用五种培养基对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子实体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紫陀螺菌菌丝体对培养基有明显的选择性.且长速极为缓慢;紫陀螺菌组织分离的最佳时期为成熟期,最佳分离部位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菌肉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