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探讨在日粮中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对代谢能的利用及肉品质量的影响,苏联莫吉利沃省施克罗夫地区的《列宁遗训》集体农庄进行了试验。供试猪是48头大白猪×白俄罗斯黑斑花猪杂种,分成三组。试验期共95天,对照组(1组)获得标准的100%蛋白质与能量水平;试验2组的能  相似文献   

2.
在怀孕母猪的试验(68头),泌乳母猪的两个试验(128头)以及育肥猪的试验(60头)中,研究了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对猪的生产力和饲料报酬的影响。第1个试验用68头人工授精的杂种母猪(兰德瑞斯×大白猪),猪的活重相似,平均120公斤,分为4组。第Ⅰ和第Ⅱ组饲喂的配合饲料含粗蛋白13.5%,Ⅲ组和Ⅳ组含粗蛋白11.5%。Ⅰ、Ⅲ组为对照组,蛋白质内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巴民杂交猪肉质性能,试验选择体重110 kg的巴民杂交猪和大白猪商品猪各10头,进行肉色、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和部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巴民杂交猪L*值和b*值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a*值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滴水损失巴民杂交猪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肌内脂肪含量巴民杂交猪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17种氨基酸含量巴民杂交猪均高于大白猪,除胱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巴民杂交猪肉品质更加优良,营养丰富,能够满足目前人们对优质健康肉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湖北白猪是湖北省正在育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在杂交育成过程中选用了英国大白猪与长白猪两个瘦肉型猪品种及本地中小型早熟品种通城猪,并规定品种育成后通城猪“血液”不低于20%。根据“白猪”育种和关于制订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与典型日粮配方”攻关要求,结合盛产棉花的湖北省猪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特提出此课题。本试验采用窝组分组,两次共80头猪饲养试验。试验Ⅰ中蛋白质水平饲粮以不同赖氨酸梯度即(%):0.92、0.81、0.69和0.58的含量设计4个试验组,另以高蛋白质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5.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试验采用RFLP方法,以大白猪、2个杂交猪群(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大白猪)为对照,检测了江口萝卜猪与引入的梅山猪群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外三元、外二元杂交猪和大白猪中均检测到...  相似文献   

6.
苏联一国营农场,用不同饲料对母猪和育肥猪进行饲喂试验,研究提高母猪生殖能力和猪肉质量的技术。供试猪是18头大白猪品种母猪,分为3组,每组3头。对照组饲喂100%精料,试验1组饲喂90%精料 10%肉骨粉,试验2组饲喂68%精料 10%肉骨粉 22%青草(占日粮总营养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了60、120、150、180、210日龄东北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显示,120日龄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1.25个百分点(P0.01),而210日龄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2.27个百分点(P0.01),其他阶段无显著差异;6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08个百分点(P0.01),18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0.94个百分点(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内游离水含量随着机体生长逐渐接近并超过大白猪,而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开始较晚,随着机体生长肌内脂肪含量逐渐接近东北民猪。  相似文献   

8.
猪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638位氨基酸由丝氨酸(Ser)突变为精氨酸(Arg)可改善猪的肉质,是一个有重要育种应用前景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对47头莱芜猪,53头大白猪,45头杜洛克和60头商品杂交猪共205个个体钙蛋白酶抑制蛋白Ser638Arg突变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猪群均检测到AA、CA和CC3种基因型。其中莱芜猪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最低,为0.415;大白猪、杜洛克和商品杂交猪A的频率分别为0.632、0.800和0.750。莱芜猪A的基因频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猪种(P<0.01)。所检测的4个猪群在该突变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9.
杜长大,杜大长繁育体系肥育性能测定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戴华荣  刘炳青 《养猪》1997,(4):22-23
以长白猪和大白猪的正、反杂交猪为母本,杜洛克猪为父本的三杂交繁育体系,在国内外都已广泛应用。在国内,近年在生产供港活猪基地的集约化猪场推广甚快,应用面已达70%以上,这说明该体系与其他体系比较而言,相对占有一定的优势。湛江市食品进出口公司跃进猪场,是具有2万头规模的供港活猪生产基地,已采用杜大长三品种杂交繁育体系生产数年,为了摸清这一体系在南方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结合大群生产条件,进行了一次小群系统肥有性能测定,兹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村温与方法1.1试验组设五及供法堵试验设杜R大、壮大长及其亲本长大…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9,(3)
为比较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试验通过B超测定4种三元猪80~115 kg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随体重增加而增加。杜洛克猪(新美系)×[托佩克猪(N系)×托佩克猪(A系)(]QN)组、杜洛克猪(台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Z)组背膘厚在80~90 kg缓慢增加(P0.05),90~100 kg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美系)×[长白猪(美系)×大白猪(法系)(]MX)组背膘厚在100 kg前显著增加(P0.05),100 kg后趋于稳定(P0.05)。杜洛克猪(新美系)×[长白猪(法系)×大白猪(法系)(]GA)组背膘厚在110 kg前缓慢增加(P0.05),110 kg后显著增加(P0.05)。4种三元猪眼肌面积在110 kg前显著增加(P0.05),110 kg后趋于稳定(P0.05)。三元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因杂交组合方式不同而异。背膘厚方面,除80 kg时MX组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外,其余体重阶段各组间背膘厚差异均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方面,除100 kg时,MX、GA高于MZ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MX、GA组在其余体重阶段均显著高于QN、MZ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元猪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该试验结果表明,4种三元猪适宜上市体重均为110 kg,MX、GA组眼肌面积高于QN、MZ组,建议推广MX、GA三元猪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16 kg左右英系大白猪×比利时皮特兰杂交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复合型氨基酸与市售预混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6%的复合型氨基酸比添加4%预混料使生长育肥猪全期增重提高了8.6%(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0.1%(P<0.05),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10):40-42
皆在探讨生长猪饲粮中用发酵花生粕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0头平均体重为(2961±3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发酵花生粕。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8%(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了81%(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16%(P005)、425%(P005)和600%(P005),但能量、粗脂肪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单一的豆粕调整为豆粕和发酵花生粕后能改善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我们研究了基础日粮中加入维生素B_(12)和钴后对生长期猪和育肥期猪生产力的影响。试验是在省国营农场进行的。选125头两月龄苏联大白猪仔猪,按相似的原则分五组:Ⅰ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Ⅱ—Ⅴ)为试验组,每组25头,各组猪管理条件相同并符合动物卫生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民猪与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试验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了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Ⅱa、Ⅱx、Ⅱb 4种亚型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Ⅰ、Ⅱa、Ⅱx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而Ⅱb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说明民猪肌肉中氧化型和中间型肌纤维含量高于大白猪,而酵解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9,(17):26-30
试验旨在研究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饲料对民猪杂交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将24头试验猪(体重接近)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有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仅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的饲粮以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玉米和豆粕,替代比例分别是15%、30%,试验全期30 d。结果表明,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8.40%(P<0.05);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的料重比最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31%(P<0.05),与30%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相比显著降低了11.11%(P<0.05)。试验1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2组较试验1组显著下降2.25%(P<0.01)。在粗脂肪消化率方面,试验2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61%(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的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显著下降7.11%(P<0.05),4.52%(P<0.05)。添加玉米蛋白饲料对民猪杂交猪的干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5%玉米蛋白饲料对民猪杂交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有促进作用,过高比例(30%)则会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其对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南极虾粉的粗蛋白具有很高的消化率(80%),这种高价值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利用来肥育猪。为了研究肥育猪有效地利用南极虾粉和它对机体的影响。作者选择4~4.5月龄乌克兰草原大白猪,体重40~41公斤,试验猪分为4组,每组20头。1组为对照组,一昼夜摄取拌湿的配合饲料2~2.8公斤和11%粗蛋白,2~3公斤青料和10克  相似文献   

18.
营养水平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胴体指标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胴体指标的影响效应,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能量、蛋白质、赖氨酸为3因素,选择体重(69.74±0.87)kg的育肥后期三江白猪207头,按体重、性别一致原则,平均分成23组,其中14个试验组,9个零水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猪达100kg时屠宰.结果表明:3因素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瘦肉率调节的灵敏度为:赖氨酸>蛋白质>能量;对背膘厚和眼肌面积调节的灵敏度为:能量>蛋白质>赖氨酸;在蛋白质水平为15.43%、赖氨酸水平为0.63%时,对胴体瘦肉率的互作效应最强.以零水平的能量(12.72 MJ/kg)和低水平的蛋白质(12.57%)为基点,无论2因素水平同时提高或是某一因素水平提高另一因素水平降低,其互作效应均使眼肌面积增大,且以能量、蛋白质上限互作的预测值最大.能量水平下限(11.96 MJ/kg)、赖氨酸水平下限(0.53%)时,胴体屠宰率较高,为73.41%.  相似文献   

19.
在伊斯科拉和阿文加尔德进行了用酒精酵母饲喂生长一育肥猪的科学试验。两个农场的试验方案相同。试验选用2.5—3月龄苏联大白猪各60头。伊斯克拉农场的白猪活重为26—28公斤,阿文加尔农场白猪活重为33—34公斤。各场按活重和性别将猪分为三组,每组20头。Ⅰ组为对照组,Ⅱ和Ⅲ组为试验组。试验Ⅱ和  相似文献   

20.
我们曾对肥育幼猪补加氯化胆碱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大白猪品种都是中猪,分作试验、对照两组,每组15~16头,2.5~7月龄喂给富含维生素A、D、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基础日粮,试验组按基础日粮每公斤加1.5克。两组猪饲料的实际消耗量一样。试验猪日粮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