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是小麦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品种的更新及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吸浆虫在部分地区又有回升趋势,从南至北不断蔓延.轻者小麦减产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对小麦有毁灭性危害. 相似文献
2.
3.
4.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小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J、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7.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金黄色,体长2.5毫米,成虫体长2毫米。小麦抽穗期,成虫在麦穗的颖壳内产卵,随着小麦的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田减产30%~40%.重者70%~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小麦吸浆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为彻底控制其危害 ,近年来我们对鲁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分布特点在鲁山县 ,小麦吸浆虫主要分布于沙河、氵襄河、荡泽河沿河两岸及平原灌区 ,分布区域占全县麦播面积 86 %。综观小麦吸浆虫发生分布特点 ,沙河、荡泽河上游的二郎庙、土门、背孜、赵村等山区乡虽发生较早 ,但危害相对偏轻 ,马楼、张良、董周、辛集、氵襄河、滚子营等沙河、氵襄河、荡泽河中下游地区及平原灌区发生较晚 ,但危害较重。经鉴定 ,鲁山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 相似文献
12.
13.
<正> 小麦红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其虫体小,隐蔽性强,普查难度大,整个危害过程不易被人们发现,致使小麦收获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自1986年在我市开始发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受害面积达10万亩以上。据300多块麦田调查,有40%的地块不同程度地受到麦红吸浆虫的危害、受害麦田平均虫穗率为3%~10%。受害轻的地块每穗有虫量2.1头,重的地块每穗就达20头以上,严重影响着农民利益。1994年全市小麦因麦红吸浆虫 相似文献
14.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郾城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的原因,致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逐年加重,面积逐年增加。一般受害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达7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6.
17.
小麦吸浆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发生严重地块若不防治可减产30% ̄50%,甚至绝收。1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6 ̄10厘米土壤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翌春土温上升到8℃ ̄10℃(小麦拔节时),越冬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地温达15℃左 相似文献
18.
19.
1986年小麦吸浆虫从1985年再次重度发生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防治,始终没有彻底根除危害,根据年份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情况,时轻时重发生,成为威胁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民每年不得不防的虫害,鉴于目前的这种状况,为了更好的使农村技术干部和农民对小麦吸浆虫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50年~60年代小麦吸浆虫曾是天祝县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经开展防治后,基本控制了为害。但近年来随着农田生态环境渐变,小麦吸浆虫虫口又呈回升趋势,且在部分地区暴发猖獗,成为小麦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作者于2003年-2005年对天祝县小麦吸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发生特点、规律及发生条件,进而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