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寒地水稻栽培创新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无霜期仅有110~115d的高寒地区黑龙江省讷河市,以创新精神,试验采用跨地区、增产潜力大的水稻晚熟品种作生产栽培。通过温室高密度播种培育中苗,再移栽入大棚内钵育带蘖壮秧。然后摆栽至本田,做到一次播种二次移栽,进行过水湿润管理,措施配套应用。结果,获得了晚熟水稻安全成熟,每公顷产量达12500kg、比对照增产40%、节本450元、增效4200元以上的显著效益。为高寒地区水稻增产增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水稻晚熟品种能正常成熟,进行了两段式育苗技术研究。即在温室或室内或大棚内播种,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入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指出这种育苗的技术优势:秧龄可增加25-30d,带蘖率可达100%,增产21%,增收18000-26000元/hm^2,为便于推广,在播种环节和第一次移栽技术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水稻晚熟品种能正常成熟,进行了两段式育苗技术研究。即在温室或室内或大棚内播种,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入大棚苗床上继续育苗。指出了这种育苗的技术优势:秧龄可增加25~30d,带蘖率可达100%,增产21%,增收1800~2600元/hm2。为便于推广,在播种环节和第一次移栽技术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北方寒地无霜期短,有效积温低,许多水稻晚熟优质品种不能充分成熟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提前温室播种措施,三片叶左右移栽到大棚中,培育带蘖壮秧,然后再移栽到本田的栽培方式,延长了生育期,增加有效积温,增产、增收,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内容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海伦市长发水稻科技示范园区。该区地处第三积温带下限,年活动积温2300℃,无霜期115d左右,正常年份降雨量550mm左右(2001年水稻生育期间降雨量为260mm)。自流灌溉至返青,以后靠地下水灌溉。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的水田开发生产实践证明,仅依靠引进雇佣劳力,不但制约着农时、质量、标准,而且成本加大、效益下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质量效益农业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之路,是实现水稻增产,农场增效,稻农增收的根本。几年来八五八农场采取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据全场285个农户调查结果,平均每667m2节本35~45元,增效45~60元。1机械化水平较高2001年八五八农场种植水稻2.53万hm2,全程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3.3%。其中:应用秧田播种器523台,播种2.…  相似文献   

6.
晚熟品种超早育苗高产技术,通过选用优质晚熟品种,采用温室、大棚"两段式"育苗,超早播种,超稀摆插,培育壮秧,实行整地、施肥、管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五项标准化管理,获得了成功,解决了高寒地区水稻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上不去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镇巴县中、高海拔地区低湿冷浸田光热严重不足,前期低温烂秧、坐蔸,后期秋封的问题,受地膜玉米的启示,在农户零星栽培成功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连续4年试验示范水稻地膜覆盖技术,累计示范28.67hm2,平均公顷产量6103.5kg,比常规栽培增2622kg,增产76.31%,高产田块产量达9037.5kg/hm2。扣除所增费用684元,较常规栽培增效益2462.4元/hm2。(一)水稻地膜栽培增产原因分析1.能够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通过1995年试验,从移栽到成熟,逐日测定膜内外5cm土温,增加积温287.4℃。2.生育期提前在4月4日同期播种的地膜水…  相似文献   

8.
棉花板地精量播种省工管理种植技术2015年在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示范应用80 hm2,与当地常规种植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相比,一是成苗率相当,均在98%以上;二是可节约人工成本52.5个/hm2;三是籽棉增产492 kg/hm2,增产幅度9.7%;四是节本增效7231.8元/hm2以上。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新技术,适合在江西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玉米在湖南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除高寒山区外,夏播玉米常因病虫严重和夏秋长期干旱导致减产。春玉米 秋玉米 冬作,可以充分利用地力,提高产量。双季玉米对光热要求比双季水稻低,凡能种双季稻的地区都可种双季玉米,种水稻光热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也可通过品种搭配和育苗移栽种好双季玉米。其种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 ,宁夏引进小麦覆膜机 ,在它的启发下 ,开发了一种水稻种植方式——水稻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栽培技术 ,取得成功。这种栽培技术将成为高寒、缺水地区的一种新的种植方式。一、水稻覆膜栽培增产机理1.提高土壤温度 ,有利提早播种据试验观察 ,地膜覆盖地 0~ 5 cm土层在早春低温阶段平均比气温高 2 .1~ 3.5℃ ,其中 4月上中旬增温 3℃以上 ,为水稻提前播种创造了基本条件。 1997年 ,地膜水稻比常规旱直播提前 1个多月播种的 1.37叶龄的幼苗 ,虽遇到 - 1℃的低温 ,也未造成冻害。从另一方面也为选用优质、多抗、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两端育苗是采用温室早育苗争积温,使当地较晚熟品种正常成熟达到高产目的。本文根据建设农场的特点,提出建造温室、品种选择、温室育苗及育秧移栽等栽培技术要点。并对两段育苗与常规栽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段育秧虽增加了成本,但增产增效极为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米》2000,(1):29-29
一、水稻抛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水稻抛秧是利用所育秧苗带土重力进行抛撒移栽的一项水稻种植技术,是我国传统水稻移栽方式的重大改革,变干百年来农民弯腰插秧为站着抛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自SO年代在黑龙江等个别省开始试验示范,到gO年代开始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1999年推广面积达48O万hm’左右,为水稻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稻抛秧技术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秧盘播种的均匀度较差。大面积生产上抛秧播种主要采取种土混合播种和人工撒播,均匀度低,每孔播种量为0~IO粒,并有IO%左右的空穴率,高的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盘锦稻区2010年水稻生产受降水增多、积温光照减少等不良气候影响,水稻播种、移栽期推迟,有效分蘖临界期茎蘖不足,成穗率降低,单位面积颖花量减少,结实率、千粒重下降等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棚定量播种旱育苗技术培育壮秧,采用定量本株稀植移栽技术适时插秧,采用精确定量施肥、灌水技术提高群体质量,促进水稻增产的主要措施,以促进盘锦稻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施用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哈尔滨地区水稻土壤缺钾的生产实际,开展了增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分蘖,减轻病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改善米质,增产稻谷18.4%-27.2%。增效117.20元/667m^2,效果显著。该地区,硫酸钾适宜用量在7.5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轻简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塑盘旱育秧培育健壮秧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化学除草,灌溉浸泡,待田水落干成花花水时均匀撒施底肥,水基本落干时用轮式免耕撬窝器打孔,在孔中移栽秧苗,本田配套进行化学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省能、省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简便易行等优点,可以提早本田移栽期1~3d,节约用水10%~15%,增产3%~8%,增收节支75~110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育秧是水稻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水稻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儋州地区杂交水稻博Ⅱ优235育秧高产栽培技术,采取保温措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优势,保证水稻充足的营养生长,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县推广水稻旱育秧近20年,推广面积达100%。但最近几年,由于不按技术规程操作的较多,致使旱育秧在苗床生长期,不同程度出现生理病害,造成秧苗素质差、植伤重,移栽后返青慢,分蘖期延迟4d~5d。为解决这一问题,省站专门安排了应用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的试验、示范。两年四次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这种种衣剂节省催芽时间,苗齐、壮、秧苗素质好。增产增效,并且不受地域或生态条件限制。为验证其效果及在我地区的适应性而进行了此项试验。1试验内容与方法1.1供试作物品种及基地情况品种为水稻97—98。试验地点在呼兰…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适当深耕、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坐水播种等农业措施,均能提高盐碱地甜菜的保苗率,秋耕深度以40cm为好;纸筒育苗移栽或“切块”移栽均能达到抗耐盐目的,以4叶期或6叶期移栽为好。地膜覆盖较非盐碱地露地栽培块根产量平均增产112%。盐碱地坐水播种可提高幼苗耐盐能力,一般应灌水两次。  相似文献   

19.
进行水稻测土配方个性化施肥,探讨其对水稻的增产和化肥减量使用上的影响。结果显示:个性化施肥下,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区增产20.2 kg/667 m~2,节约肥料12.7 kg/667 m~2(折纯),节约成本59.6元/667 m~2,增产带来的收益增加54.5元/667 m~2,合计节本增效114.1元/667 m~2,该示范区120 hm~2,共节本增效20.54万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点示范应用水稻增产素,结果表明,使用增产素能提高水温0.8-1.5℃,防治水绵有效率达85.6%,促早熟2d左右,平均增产8.5%,增效775.8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