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景观被破坏并逐步消亡,村落原有的生态格局失衡。如何在建设的同时保持新农村的乡土特色,保护和传承地域传统文化非常重要。通过对滑县锦和新城社区的深入调查,探索乡土自然景观元素、聚落景观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元素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为河南今后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方 《河南农业》2021,(9):54-5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乡土文化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并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保持乡村独特的生态空间和乡土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以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根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构成与特征,以河南省滑县锦和新城为例,探讨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等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东江嘴村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善,乡土景观遗失等问题,结合东江嘴村特色资源和用地建设现状,提出了以"渔乡风情"的构思作为规划建设乡土景观的主题,把发展乡村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休闲空间等作为规划原则,从而对村庄改造和建设的不同功能进行侧重的布局,重点分析功能布局和乡土景观的建设要求,营造乡土景观特色鲜明的渔乡风情村。  相似文献   

4.
具有地域乡土特色的乡村品牌景观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是现今园林关注的热点,顺应新农村建设的大趋势。针对现今乡村景观建设忽视乡土元素、形式雷同等问题,走特色景观品牌化道路是必然选择;提出营造乡村品牌景观的建议和措施。品牌景观的概念强调景观的品牌价值,突出景观的独一性,在其开发中,通过对地域乡土特色的多方面分析,将地方特色运用于乡村品牌建设和景观开发中,经过品牌景观建设的五个阶段创作出有地域乡土特色的品牌景观,以推动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让农民享受现代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农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景观格局错乱、无规划建设、盲目招商引资以及不注重农村内在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新农村景观方面的乡土特色表达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表达乡土特色气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瑜 《乡村科技》2019,(9):36-37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湖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土景观元素因遭受各类因素的影响而消失,部分乡土景观遭到了严重损坏,严重影响了乡村发展。因此,政府应将乡土景观元素划分为建设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乡土景观元素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使地域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如今,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农村将迎来全新的面貌。而将乡土元素应用到新农村景观营造中,会给村庄带来特色和标识,有助于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发掘景观乡土特色、避免新农村建设趋同化的思想指导下,对近年来浙江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色的乡村进行深入调研,并通过群众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现有的农村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乡土特色表达的7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伴随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村庄的特色也在逐步丧失。在这喷井式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村庄的特色景观及周围的环境受到的巨大的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应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抓住乡村景观的本质即乡土特色等,从乡村性、传统魂、自然衣、人文情等方面加以利用和保护,以福建永泰古村落古庄寨振兴为例,营造具有乡土特色景观的村庄规划,使之与乡村振兴建设相融合递进,建设生态环境优美、乡土特色浓郁且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现代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园林绿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景观和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列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中。建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更成为了时代要求。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规划与建设出能体现本土自然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秦岭北麓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园林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引入"反规划"建设思想,论述了"反规划"的概念以及它对当代乡村景观重归乡土性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论述了乡土景观的涵义,以及乡土景观所蕴涵的特征;最后,归纳总结了构建乡村乡土景观的非传统性要素,即自然、人、生产生活、思想文化和信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了营建乡土景观天人合一、持续发展、融于自然、因地制宜、技术支撑以及绿色经济等设计原则;论述了如何从隐性景观、平民景观两个新的视角设计营建当时当地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2.
秦守亮 《农学学报》2022,12(9):70-76
在广西北流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为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完善建筑功能,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筑形制及营造手法的发展方向。针对北流市所处桂东南地区乡村不同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建筑外部形态更新手法,包括在原建筑结构基础上构建新的建筑表皮、以轻介入手法结合标准化适当提升建筑外立面、重建建筑外部形态的乡土性体现以及打造景观环境来完善建筑功能等。在北流市清水口镇积丽村的村民小组进行实践,在设计中结合村民和村委会意见,在建造中结合施工单位的实践经验和建议,突出乡土性和经济性,建成后获得村民和村委会等使用者的认可,探索了一条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新乡土主义”理论在中国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实践进展,认为在新农村规划中,保护乡村特色应以“新乡土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额敏县村镇景观规划实例,运用景观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从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和经济景观等方面研究如何在半农半牧地区乡村景观规划中保护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刘雪  陈东田  赵鹏程  刘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91-2992,2995
在充分认识高校乡土景观基础上,分析了乡土景观在高校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景观设计的解析,探讨了在高校景观设计中,如何分析利用基地条件和提取、传承景观资源,塑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校园环境。最后从实践层面总结了乡土景观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校园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探究乡土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景观品质提升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乡村问题的根源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本文以惠州市大良村为例,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从景观规划设计视角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化解乡村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新的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乡土文化、重视景观地域特色思想的指导下,以关中地区优秀的景观设计工程为例,探讨并分析了乡土景观元素和乡土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并对景观雕塑、硬质铺装、建筑装饰、植物造景、景观小品、实物展示6种乡土景观元素表达与营建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乡土景观资源是乡村的文化载体,是本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融合体,乡土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是发扬优秀乡土文化、“记住乡愁”的重要途径。从保护和利用视角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乡土景观构成与类型,采用田野调研、层次分析(AHP)等研究方法,从项目层、因素层及指标层3个层次构建了乡土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对福建省龙海市松岭村进行乡土景观资源评价。结果表明:1)项目层总评分排序为物质空间(1.621)>自然生态(0.864)>社会文化(0.827),说明松岭村乡土景观中物质空间所占权重远高于其他项目层,具有一定优越性;2)从指标层来看,总评分最高为传统文化传承性,其余依次为生活景观参与性、山水景观奇特性、古树名木独特性、建筑年代久远性和生活设施丰富度,说明与乡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在乡土景观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性;3)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乡土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为松岭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闽南地区乡土景观资源研究提供较为合理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要素、格局和景观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太春  张寿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8-20661,20670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人对环境意识的提高,景观设计在城镇建设和城镇规划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山区新农村的规划和景观设计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还没有认真研究乡村景观。因此,怎样利用山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要素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是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根据甘肃省陇南地区自然村落和民居的实地考察,探讨了山区聚落与民居的形成,山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山区村落景观的空间格局及景观规划原则,希望能为乡村景观的设计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