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红心火龙果在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大棚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进行了三年实践研究,探究出大棚温度控制、种植密度、植株枝条管理、冬季田间管理等技术改进措施,达到降低种植成本、降低台风危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一项适合向普通农户推广的红心火龙果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红心火龙果在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大棚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进行了三年实践研究,探究出大棚温度控制、种植密度、植株枝条管理、冬季田间管理等技术改进措施,达到降低种植成本、降低台风危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一项适合向普通农户推广的红心火龙果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亩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桂中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追肥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2次追肥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产量均比3次追肥处理高;在相同的追肥方式下,在一定播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采用2次追肥的方式,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不但能获得高产,而且节省了劳力,是桂中地区玉米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燕选1号”和“保罗”2个品种、3种密度、3种施肥水平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施肥有显著增产作用。2个品种667m2播种量5kg、施复合肥40kg(底肥)+5kg尿素(追肥)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对晋亚9号旱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亚9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晋亚9号胡麻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影响,不同密度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不同密度与基本苗和成株数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单株生产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必须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晋亚9号胡麻旱作时,产量达到最高时的适宜播种量为600万~750万粒/hm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种植密度、基肥和追肥单因子以及密度、基肥和追肥的互作效应,对山西芮城白菊花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该地区白菊花高产、优质、低耗的合理密度和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大通县高海拔地区种植油菜青杂三号,分别从密度、施肥量、追肥量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在本地区种植的适宜密度为45万株.hm-2,尿素与二铵施肥量分别为135kg.hm-2、225kg.hm-2,追肥施用尿素37.5kg.hm-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播种量和摘苔高度对油菜菜苔、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免耕直播条件下,播种密度为2.01kg/hm^2,在苔高为30~35cm时摘苔20cm处理的菜苔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菜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玉米隆平206是一种中熟、高产且适应性很强的杂交玉米品种,其制种技术是提升产量的关键。父本和母本的选择必须保证纯度足够,在播种时要注意隔离区、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田间管理时要及时注意出苗情况、生长情况、花期,通过人工受粉、去雄、追肥追水、病虫害防治等,做好生育期全程的严密监测,确保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牧草种子,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利用根瘤菌、切叶蜂、干燥剂进行了紫花苜蓿种子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俄罗斯紫花苜蓿播种量为3.3 kg·hm^-2,使用基肥和追肥的同时喷施0.05%浓度的硼酸0.5 kg·hm^-2,取得了种子平均实际产量500 kg·hm^-2。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对杭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初步考察分析,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杭嘉湖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杭嘉湖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三)杭嘉湖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了发展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张杂谷8号在玛纳斯地区最佳种植密度和追肥处理方式。2016年~2017年在玛纳斯试验站设栽培试验,按照底肥20 kg/666.7m~2磷酸二铵、播期为5月10日、全生育期浇水5次,对张杂谷8号的密度和追肥方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密度19 000株/666.7m~2和头水追肥15 kg/666.7m~2、二水追肥5kg/666.7m~2组合处理情况下产量最高,籽粒产量达到375.13 kg/666.7m~2;谷草产量达到2 577.91 kg/666.7m~2。  相似文献   

14.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过磷酸钙施用量对倒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播种密度和尿素施用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西荞2号和KQ2008-07表现较好,苦荞秋播密度20万~24万苗/亩(用种量5~6 kg/亩),施5~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4(品种KQ2008-07、24万苗/亩播种量、开沟穴播、施用45 kg/亩过磷酸钙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36.5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5.
陇中旱地春小麦不同播量对群体建成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陇中旱地春小麦不同播量对群体建成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春小麦生育期、基本苗、分蘖数、叶面积、产量及农艺性状指标的关系,预测了欲获得最高产量的播种量。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春小麦各生育时期出现的日期无影响, 分蘖数与基本苗、播种量呈显著负相关,春小麦精量稀播比常规播量增产,获得最高产量的播种量为148.35 kg/hm2, 在该播种量水平下可达到的产量为1 146.37 kg/hm2, 比当前播种量的实收产量1 015.12 kg/hm2高131.25 kg/hm2,播种量降低31.65 kg/hm2,产生经济效益约为162.90 元/hm2,并建立了陇中地区春小麦适宜播种量和产量的数学模型:y=-0.051 197 x2+15.190 509 x+19.588 365。  相似文献   

16.
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稻茬免耕小麦产量和相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以播种量1125 kg·hm-2最高,播种量过多或过少的产量和相对经济效益均降低。播种量75 kg·hm-2,氮肥增加,产量增加;播种量1125 kg·hm-2,氮肥增加,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播种量150 kg·hm-2,氮肥施用太多,产量反而降低。播种量1125 kg·hm-2,施纯氮180~240 kg·hm-2,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迟熟中粳新品种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的栽培特性和技术。[方法]以宁粳7号为材料,从不同播期试验、机插秧不同播量试验、机插秧不同密度试验、播量和密度交互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宁粳7号6月份播种,产量降低显著,机插秧播种量75、100 g/盘时产量较高;宁粳7号机插秧中播种量100 g/盘,配合移栽株距11 cm时产量最高。[结论]宁粳7号在安徽滁州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5月下旬,机插秧移栽行距固定为30 cm时,适宜播种量为100 g/盘,移栽株距11 cm。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紫花苜蓿播种量与菊苣移栽密度对其鲜草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与其播种量及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紫花苜蓿播种量、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以紫花苜蓿鲜草产量、菊苣鲜草产量两者高产兼顾且同步增长为目标,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36 000kg/hm^2、菊苣鲜草产量≥65 000kg/hm^2的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2.38~26.07kg/hm^2、菊苣移栽密度为158 220~199 308株/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侧重探讨寒地稻作的密度模式。我们在1982~1983年期间,进行播种量及栽植密度的连应试验,并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及逐步同归方法,选择行距、播量、苗数的最优组合,从而初步提出寒地稻作的播种量及栽植密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结合除草剂对杂草抑制效果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随着小麦播种量上升,看麦娘和菵草的发生密度呈下降趋势,与75.0 kg/hm~2播种量相比,112.5~225.0 kg/hm~2播种量下小麦田杂草发生密度显著降低24.64%~77.73%。相同播种量下,不同剂量化学除草剂对看麦娘发生的抑制作用有显著差异,与相同播种量、不使用除草剂相比,5%唑啉·炔草酯EC 60 g/hm~2,a.i对看麦娘和菵草抑制作用分别为52.46%~74.44%和44.55%~75.44%。相同除草剂使用剂量下,随播种量增加,杂草受抑制作用也呈上升趋势,其中5%唑啉·炔草酯EC30 g/hm~2,a.i,小麦播种量150.0~225.0 kg/hm~2时,与75.0 kg/hm~2播种量相比,看麦娘密度显著下降28.43%~50.00%,菵草密度显著下降70.80%~83.70%。可见适当提高小麦播种量可通过改变小麦-杂草生态竞争关系,抑制杂草发生密度,提高化学除草效果,而且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配合使用5%唑啉·炔草酯EC对小麦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没有显著不利影响,150.0 kg/hm~2小麦播种量时,使用5%唑啉·炔草酯EC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但不同剂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87.5 kg/hm~2小麦播种量时,是否使用除草剂对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可促进化学除草剂使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