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内的农业生产作业中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越来越高,农民朋友对农业机械进行作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人工收获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速度慢,玉米联合收割机可迅速完成玉米的收获任务而在全国广泛普及推广。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把农业劳动力从繁重的玉米收获任务中解脱出来进行劳动力转移发展二三产业,且降低了玉米收获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玉米种植收益。但是很多农机用户对玉米联合收割机性能、  相似文献   

2.
魏小社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1):139-139,142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而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不高.收玉米成了当前农村最累的活儿。在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一方面农民急需从繁重的玉米收获劳作中解脱出来的情况下,另一方面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却难以扩大。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对我市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当前农机化作业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环节,是目前县乡两级农业、农机部门的重要工作,对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有很大的促进。当前人工收获玉米成本高出机械收获,再加上玉米收获技术逐步完善,政府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同时机械收获减轻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县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加快推进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年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现状建平县是一个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整地、播种基本是机械作业,但收获环节仍是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建平县于2006年开始机械玉米  相似文献   

5.
1 背景依据 由于黑龙江省的玉米在秋季成熟时含水率高达30%以上,为了保证玉米直接联合收获的作业质量,黑龙江垦区大都在冰冻之后才开始进行玉米直收作业.否则,玉米收获机的脱粒环节会对玉米子粒造成大量破损.但是,随着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传统的冰冻之后再进行玉米直收作业的方法,占据大面积的土地无法进行秋整地作业,减少了秋整地作业面积,而秋整地作业又是保证次年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解决上述传统玉米收获技术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垦区采用了玉米割晒收获技术,在保证玉米秋季及时收获的同时,又扩大了可以进行秋整地的面积,为次年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整株玉米茎秆放铺量大,玉米果穗割晒后脱水效率低,晾晒质量差,不利于后续的拾禾作业.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玉米茎秆分段截取切碎割晒装置,使割晒后的玉米果穗脱水快,且便于后续的拾禾脱粒作业.  相似文献   

6.
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全部(切割、摘穗、剥皮,脱粒、集箱和秸秆还田)或部分生产环节应用机械来完成的作业过程.山东省玉米收获时,其子粒含水率较高(30%左右),因此.使用的玉米收获机只可完成切割、摘穗、集箱和秸秆还田等作业.不可直接完成脱粒作业.根据玉米收获的技术内容,可将玉米机械化收获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皮山县主要农作之一,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饲料加工产业的主要原料。该地区玉米产量和品质对保证新疆地区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先进机械设备的应用,玉米在整地、播种、施肥、中耕、运输和脱粒等关节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该地区的玉米收获作业主要靠人工完成,这种作业模式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费用高,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收获作业占整个玉米生产劳动量的55%,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为减轻劳动量,很多农民选择购买收获机来完成玉米收获作业。我国现有几十种玉米收获机,农民在购买时除了要注意产品的投资收益及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考虑区域适用性。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部分要求对行收获,而我国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又千差万别,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区域适应性都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产量的高低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但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玉米从种植到收获仍以人、畜力为主,玉米机械化生产只在耕整上得到一定的发展,机械播种、机械收获还是空白。因此,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突破机械化作业瓶颈,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促进土地流转以适应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地规模小,分散经营,一直是制约澜沧县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玉米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基本靠手工操作,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严重制约着秋收作业的进程。因此,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本文从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指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的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可分为联合收获、半机械化收获和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收获等几种形式. 1 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1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低严重制约了中国玉米种植的收益和市场竞争力。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缺乏、栽培措施不当和玉米收获机械不能与我国玉米生产形势相适应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率低的主要原因。综述了选育适宜机械化收获且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的玉米品种;研发适应中国不同种植区的机械化收获及烘干设备;进行适宜玉米籽粒收获种植制度、栽培技术和物化产品研发;探索土地流转制度适度增加玉米种植的经营规模,降低农民玉米收获机械的购买、持有和使用成本,提升农机人员作业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和比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让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实现机械化作业,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机具的合理配备与选型。以技术经济学中成本理论为基础,建立玉米机械化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作业机具的作业费用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其主要机具的工作效率、作业成本、最小和最大临界规模;并提出100hm2玉米机械化生产机具配备方案,实现免耕播种,联合收获同时秸秆还田,取代了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可以节省机具费用345元·hm-2,既减少机组的数量,又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了农机购机补贴惠农政策,激励了舒兰市广大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的积极性,购买玉米收获机械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末统计,舒兰市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998台。舒兰市机械化耕整种等机械作业达95%以上,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达60%以上。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陕西省宝鸡市面积最大的秋粮作物,在宝鸡市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通过对宝鸡市夏玉米生产现状的分析研究后认为合理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配套相应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将对实现我市夏玉米增产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在播种、施肥、养护、收割等方面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还不够广泛。本文主要对影响西南丘陵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西南丘陵地区机械化收获玉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摘     
正20190501旱区全膜双垄沟播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辛尚龙(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赵武云,戴飞…//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4).-1~11.针对中国北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方式,解决玉米收获过程中的摘穗啃伤、田间作业垄上行走稳定性差及玉米茎秆回收再利用问题,设计了一种履带式玉米穗茎兼收型联合收获机,以及配套的立辊式摘穗割台和茎秆切碎抛送装置。设计的非对称立辊式对行收割结构,可适应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收获作业要求,实现了穗茎兼收,提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陕西省宝鸡市面积最大的秋粮作物,在本市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研究了宝鸡市玉米生产的现状,针对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宝鸡市及其他同类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定河北省辛集市为调研点,对其所辖3乡10村的279个农户的玉米收获损失现状展开实地调研。利用T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影响农户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玉米收获损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农业收入占比、种植规模、收获机械所使用年限、机手作业水平、收获时机和玉米品种。最后从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化摘穗辊辊型、加强对机手收割环节的培训、培育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玉米品种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