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素与密度对稻田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杂交种登海11号(DH11)为材料,在氮素与密度相互作用条件下,对DH11的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试验,并对植株高度、最大叶面积指数等4个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品种登海11的产量以及农艺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实现.其中,密度为(4.8万株/hm2),施氮量为(240 kg/hm2)时的产量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吐丝期地上生物量、吐丝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玉米植株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9 2、0.791 6、0.778 0和0.5704.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基基因型棉花在二种密度、三个播期下的植株产量分布。结果表明:植株总的产量截留百分率为34.75,在产量截留中,果枝的产量贡献为65%,营养枝占35%。  相似文献   

3.
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长农35号谷子产量、生育期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生育期影响较大,播期相同时密度对全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播期与密度互作对谷子产量和植株性状有较大影响。本研究条件下,长农35号最佳播期和密度组合为5月15日播种、留苗密度45.0万株/hm2,该组合产量最高。根据试验结果和多年栽培经验,认为长农35号的最适播期为5月5~20日,最佳留苗密度为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长花序短果枝株型大豆品种沈农6号叶片的产量形成,结果表明,沈农6号的生物产量在不同施肥量间差异显著,在不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这说明生物产量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影响都较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最大积累速率也不同。在同一施肥水平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生物产量最大积累速率有降低的趋势。在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下,以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的植株籽粒所占的比例最大(37%)。种植密度为7.5万株/11m2和15.0万株/hm^2的群体籽粒分布均集中植株中下部,而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的籽粒主要分布于植株中上部。短果枝出现的最早层次都是在20~30cm。在植株上,短果枝的分布位置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施肥水平与密度互作间的产量差异显著。这说明:对沈农6号而言,种植密度对产量形成更为重要,并且施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植密度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晋太182植株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2016,(7):957-961
晋太182是近年选育的适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种植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为了探索其植株高度受播期和播种密度影响的变化规律,采用二因素(播期、播种密度)随机区组设计,对晋太182植株高度变化进行试验,并与2010—2011,2011—2012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区域试验水地组试验结果一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晋太182植株高度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与播种密度互作对植株高度的影响不显著;晋太182植株高度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而显著增高;在同一播期内,晋太182植株高度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而增高;在同一播种密度下,植株高度随着播期推迟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枣树的地上部分与根系的关系为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密度与根系、密度与地下部分、密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就是从密度影响地上部分与根系的矛盾中体现的。幼树期,密度从栽植后第二年或第三年起便开始制约枣树的生长发育,首先表现在根系对土壤有限养分水分的竞争上,到8年生时,不同密度植株根系在坡面上和水平沟内的分布数量和大小是不相同的,根的分布趋势是,粗大根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地下部分植株在地径、树高、冠幅、二次枝数和单株有效股等项指标均表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密植栽植后,一是提高了早期产量,1-5年生时,产量急速上升,比稀植园具有明显优势,密度较大的,增产幅度较大;二是进入丰产期早,6-7年生时就已进入盛果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进中科1号杂交构树苗在新平县按10 000株/hm2、株行距100 cm×100 cm的模式种植,1年种植期内观测了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秋色期、落叶期,并于植株长至1.3 m时刈割测定其产量。结果表明,整个种植期间未出现开花结实现象,刈割2次,平均产量仅为6.435 t/hm2,刈割次数和产量较低,建议下一步降低株行距、增加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以获取更高产量和饲草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9.
采用4个密度梯度,探讨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升高,不同玉米品种植株株高、穗位高均有所升高,但矮秆紧凑型品种表现不明显,而中高秆半紧凑型品种株高增高显著。密度对辽单565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影响相对较小,对辽单527影响相对较大。随着密度的升高,穗长穗粗降低,秃尖增大,植株个体产量降低,但群体产量增加。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在苗期到拔节期影响较小,在抽雄期开始至吐丝到成熟,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影响呈上升趋势,并且在抽雄期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油菜育秧盘毯状苗移栽,大田不同氮肥和密度耦合对油菜碳氮积累、运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植株碳氮代谢与油菜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宁杂1818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毯状苗的培育和移栽试验,比较不同年份、氮肥以及密度条件下碳氮积累、运转以及利用效率差异。【结果】油菜毯状苗适宜条件下移栽也可以获得3 750 kg·hm~(-2)高产。不施氮肥以及225 kg·hm~(-2)氮肥处理条件下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增加,在300 kg·hm~(-2)氮肥处理和125 000穴/hm~2移栽密度条件下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油菜植株中碳素积累能力显著高于氮素积累能力,初花期前植株C/N比较低,为16.30,初花期后C/N比较高,为114.37。碳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下降幅度更大。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氮素运转率最高,不同处理变化范围为73.90%—78.56%,其次是茎枝氮素运转率,变化范围为38.96%—67.08%,根中氮素运转率最低,变化范围为24.45%—37.06%。不同处理叶片中氮素运转率差异较小,茎枝和根中氮素运转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逐渐降低。初花期至成熟期叶片碳素运转率为正值,不同处理变幅为23.16%—29.08%,随着密度增加叶片碳素运转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初花期至成熟期根和茎枝仍然以积累碳素为主,两者碳素运转率表现为负值。【结论】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可有效提高茬口较迟地区的油菜生产能力。油菜在初花期之前氮代谢能力强,初花期以后碳代谢能力强,前期氮素供应有利于植株营养体的建成,从而使得后期积累更多的碳素,促进后期的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米植株进行分期遮光试验,认为;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始期是影响玉米穗粒数的关键时期;雌穗小花分化期至籽粒快速灌浆高峰期是玉米植株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吐丝期是决定单株产量和穗粒数的临界期;对百粒重有显著影响的时期是胚乳游离核期和快速灌浆期;果穗顶部籽粒比中、下部籽粒发育较迟,当中、下部籽粒进入快速灌浆期时,顶部籽粒则停止干物质积累,成为败育粒。  相似文献   

12.
青饲青贮玉米收获适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熟期的分枝多穗型青饲青贮玉米进行分期收获试验,结果表明,在蜡熟初期至中期收获最佳,可获得较高产量,营养品质最好.此期干物质量占27.4—34.7%,穗子占干物质量的3 1.9—33.2%,植株含水量为68—71%。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菏豆38的增产潜力,设置3个播期和3个密度处理,通过调查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筛选菏豆38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均增大,有效分枝、各器官干重、植株总干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均减小。随播期延长,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根干重、茎干重均减小,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先升后降。播期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豆产量随密度增大和播期延长均先升后降。菏豆38在山东省德州市适宜播期为6月15日,最佳密度为19.5万株·hm-2,此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 789.21 kg·hm-2。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低油菜播期及密度试验,初步了解了播期和密度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适期早播,能提高油菜单株叶面积和光合势、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开花数和角果数;早播可以使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提高。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群体总光合势,增加单株结角数和干物重,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对贵单8号的适宜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进行研究,以探明不同施肥量和密度条件对贵单8号产量、植株性状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贵单8号在较高施肥量和中等种植密度下,有利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经济性状较好,施肥量为35.70kg/667m^2、种植密度为3 403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并与其它密度水平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苦荞麦播期、密度二因子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荞麦耐寒力弱,怕霜冻,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5℃时,植株的生育受到明显抑制,尤其是有霜降来临,一次霜降就可以将植株冻死。因此栽培荞麦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根据当地积温情况掌握适宜的播种期。同时,荞麦的单株产量低,密度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密度大了,植株光照弱,茎秆不壮实,结籽少、易倒伏,影响产量。此实验就是根据不同播期和密度下,产量性状表现情况,找出适合我区的最高产量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解决苦荞麦在我区低产徘徊不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在山西中部麦区大面积推广优质中筋小麦晋太182,开展了播期和种植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对晋太182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依次降低,穗长依次缩短,结实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均逐渐减少;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植株依次增高、穗长变短、结实小穗数减少、不孕小穗数增多。不同的播期有不同的最佳种植密度。晋太182适播期为9月24—29日,而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密度为375万~525万株/hm2,450万株/hm2为最佳密度。晋太182在因前茬作物不能及时收获而晚播的条件下,通过增大种植密度同样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油菜若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油菜植株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结构及千粒重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结角数、二次分枝对产量的贡献率等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分枝点高度、千粒重、含油率、主轴对产量的贡献率和等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 。因此,杂交油菜种植密度过低,植株高大,二次分枝增多,其产量贡献率占单株产量的1/4-1/3,在充分发挥杂交油菜单株生产潜力的同时,千粒重和含油率下降,从而影响杂交油菜籽粒的商品性,在大面积生产上,杂交油菜的种植密度以8000株/亩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于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均会影响油研11号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等;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密度为10000株/667m2,若因轮作茬口的不同,可以调节种植密度,以获得更高产量;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则以15000株/667m2的密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播期与栽培密度两因素的裂区设计,以确定沙地菊芋种植的较佳密度和适宜播期。研究表明,不同播期与密度交互作用对沙地菊芋地上部植株植物学性状无显著影响;而对于块茎性状及产量,春播优于秋播,密度以25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