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回顾与展望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姚军虎王康宁来稿时间:1997-03-21自Sarrer和Rofler(1974)首次公开发表以评价饲料中可降解蛋白(RDP)为核心的反刍动物新蛋白质饲养体系以来,各国科学家及权威机构纷...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小肠蛋白质及氨基酸供应量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小肠蛋白质及氨基酸供应量的调控李建国,冯仰廉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使其能够利用大量低质蛋白质饲料,生产出高品质的菌体蛋白,与此同时,也会造成饲料氨基酸氮的损失。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营养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改进其平衡。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营养的核心是氨基酸平衡,在低蛋白水平下补给适量的氨基酸使其达到平衡,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以达到最好的生产效果。如果直接添加氨基酸,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会使部分氨基酸降解扰乱瘤胃内环境,达不到提高小肠可消化蛋白的目的。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过瘤胃氨基酸可提高小肠可吸收氨基酸的数量、平衡小肠氨基酸营养以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目前在反刍动物上应用价值较大的两种过瘤胃氨基酸为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文章综述了RPLys和RPMet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国内外研究表明,即使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达到最大程度,进入小肠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仍不能满足高产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必须增加进入小肠的真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数量。随着蛋白质饲料资源的紧缺以及过瘤胃蛋白质局限性的不断暴露,人们认识到必须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满足反刍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因此人们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过瘤胃氨基酸上。  相似文献   

5.
小肠理想蛋白质及其在反刍家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肠理想蛋白质是当前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反刍家畜小肠氨基酸的组成、消化率及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十二指肠氨基酸和平衡小肠氨基酸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小肠理想蛋白质与反刍家畜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新蛋白体系的相关内容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立 《饲料博览》1995,(3):13-15
反刍动物新蛋白体系的相关内容浅探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150030)崔立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研究的深人,以及考虑到用DCP估测需要量时预测动物生产性能困难,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沿用的CP或DCP体系已经或正在被废弃,英、美、法、北欧、瑞士、德、澳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反刍动物在冬春季节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往往摄入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其生产力.尿素作为反刍动物最廉价的蛋白质资源是有目共睹的.因尿素[CO(NH2)2]含氮量为46%左右,其蛋白质含量为28.8%,在理想情况下,约相当于3.5kg豆饼所含的蛋白质.尿素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内,被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内的微生物可利用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酮酸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随胃内容物运至小肠和真胃被消化吸收.尿素在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尿素的碱味和苦味,尿素在瘤胃中分…  相似文献   

8.
在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消化代谢评价体系中,反刍动物内源氮(氨基酸)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反刍动物消化道内源氮(氨基酸)的来源、周转及意义和评定技术方法上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消化代谢评价体系中,反刍动物内源氮(氨基酸)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反刍动物消化道内源氮(氨基酸)的来源、周转及意义和评定技术方法上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过瘤胃蛋白质也被称作瘤胃非降解蛋白质,是指在饲料蛋白质消化过程中未被瘤胃降解而进入小肠的部分。过瘤胃蛋白质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加肠道内优质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降低氮的环境污染,是反刍动物所需氨基酸的重要来源。文章就过瘤胃蛋白的保护方法、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本世纪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蛋白质对动物健康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研究,许多理论被检验和改进。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展开,产生了一些蛋白质营养的新认识和新观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显著数量的氨基酸以二肽或三肽形式吸收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关于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对肽的研究已愈来愈深入广泛地展开,对于肽对瘤胃微生物的营养作用、反刍动物消化道对肽的吸收利用规律及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理等肽营养方面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反刍动物蛋白质研究的热点。1肽吸收的特点和意义已有大量试验证实了肽完整吸收的可能性(乐国…  相似文献   

12.
非蛋白氮的营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蛋白质资源缺乏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了缓解饲料蛋白质紧缺和人们对食物结构中蛋白质需要量不断增长的矛盾,人们越来越重视非蛋白氮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1 非蛋白氮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原理 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共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当用尿素饲喂反刍动物时,在瘤胃内首先被微生物分泌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同时碳水化合物也被其它瘤胃微生物降解形成挥发性脂肪酸和酮酸,然后在瘤胃中释放的氨与有效酮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转而形成微生物蛋白质。瘤胃微生物随胃内容物运行到真胃和小肠时,…  相似文献   

13.
一、反刍动物粗蛋白体系的缺陷 多年来,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同非反刍动物一样,都是以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表示的(简称粗蛋白体系,CPS)。然而,反刍动物对日粮中CP的消化和利用与非反刍动物截然不同。反刍动物瘤胃中有很多细菌和原虫,都可以产生蛋白酶,具有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绒山羊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高产绒山羊绒毛纤维生长对营养反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中国的高产绒山羊品种与国外低产品种对日粮蛋白质水平反应的差异,除与其遗传基础有关以外,主要的原因可能与日粮蛋白质的品质和氨基酸组成有关。甄玉国采用灌注营养技术、慢性血插管技术和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和方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的氨基酸吸收和利用及蛋白质周转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日粮条件下,中国高产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小肠可吸收氨基酸中存在一种相对平衡的有利于绒毛纤维生长的理想模式。改善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模式,提高小肠可吸收氨基酸水平,可提高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绒山羊氨基酸代谢和需要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及其在粗饲料科学搭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评估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方法、影响组合效应的因素及发生机制、秸秆饲料营养物质的补饲、粗饲料优化搭配方法等。作者认为:现行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尚不能准确地评估饲料间组合效应,特别是对可吸收养分代谢和营养素分配等方面的互作效应还难以作出准确评估。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建立能准确快速评估反刍动物饲料间组合效应的发生机制,完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理论和技术,以促进动物营养学理论的发展,科学指导反刍动物生产。  相似文献   

16.
非蛋白氮(No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是一种能够应用于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指元素氮或化合状态的氮。在NPN化合物中,尿素[(NH2)2CO]溶解度很高,在瘤胃微生物产生的脲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碳架,合成微生物蛋白质,供反刍动物机体利用。1kg尿素的含氮量(42%-46%)相当于7-8kg的油饼或26-28kg禾本科籽实所含的氮量,成本低,效果好,故而被广泛用作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料。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情提出了建立反刍动物蛋白质补充料生产体系的构思,节约植物蛋白质资源和开发利用非蛋白氮饲料资源是该体系的核心内容,脲酶抑制剂技术,氨基酸保护技术和添加剂是该体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反刍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现从三个方面作概括介绍。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近30年来,反刍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大的突破。①拚弃了陈旧的淀粉价、消化能为代表的旧的能量饲养体系,代之以代谢能为基础的新的能量饲养体系(Blaxter1965);②批判可消化粗蛋白的旧体系,出现了崭新的蛋白质饲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瘤胃蛋白指饲料中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的蛋白质,是反刍动物吸收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通过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提高蛋白质的过瘤胃率,增加氮在体内的沉积,可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国内外对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各种热处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包被等,文章综述了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NPN在养羊业中的应用沈阳农业大学谢崇文辽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宋树文沈阳市康利新兽药研究所王秀芝NPN(非蛋白氮)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饲料,主要是工业合成的尿素等.与天然蛋白质饲料作为N源相比,NPN具有以下优点:①来源广、产量大、成本低;②不与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