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或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细菌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极大。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2年4、5两个月,在库尔勒市及周围共诊断108个病例,分离出巴氏杆菌的有48例,其中蛋鸡18例,肉鸡19例,肉杂鸡5例,三黄鸡6例,群体大小由500只至5000只不等,日龄范围在3日龄至18月龄之间,每日最高死亡率在0.3%~0.7%之  相似文献   

2.
某养殖户21日龄肉杂鸡发病,发病鸡群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具有肾型传支和巴氏杆菌病的特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肾型传支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采用禽白细胞介素、禽干扰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产蛋禽.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本文介绍了一例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及体会,为禽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巴氏杆菌病又称鸡出败或禽霍乱 ,是一种极常见的鸡的败血性传染病。 2 0 0 0年夏季 ,信宜县某山地鸡养殖专业户连续 4批鸡都发生散发性死亡 ,经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每批鸡约 2 0 0 0只 ,品种为土种怀乡鸡 ,每批鸡龄相差约 1个月左右 ,采取山地放养 ,每批都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场地都是新的 ,但饲养员只有专业户夫妻两人。据了解 ,当鸡进入到 3个月龄时开始发病死亡 ,每天死亡 3~ 5只 ,投饲或注射抗生素后死亡减少及停止 ,但停药 2~ 3天后又复发 ,且死亡数增加 ,到6个月出栏时死亡达 1 / 3以上。如此连绵不断 ,后几…  相似文献   

5.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现介绍1例孔雀感染禽巴氏杆病而死亡的案例。1发病情况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与孔雀同笼饲养,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并死亡8只。  相似文献   

6.
猪、禽巴氏杆菌多由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感染。禽巴氏杆菌感染猪的病例多见有报道,现将本地发生鸡、鸭摄食病猪毛、皮、组织发病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正发病增况德化县某猪场1994年12月28日下午解剖1头疑为猪肺疫死亡的病猪,从次日到1995年五月3日,附近的63羽鸡和ZI羽白鸭(皆为中成年禽)先后发病死亡,共死亡44羽鸡和16羽白鸭。1996年1月22日剖检1头拟猪肺疫死亡的病猪,剖检病猪后5天内该区域内饲养的36羽鸡中28羽死亡。据查这些病鸡均有啄食死猪病料历史。2;@床症状鸡在吞食病料后8~Ic小时开始发病,首…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12月,我站接待了7起笼养鸡发生急性死亡的病例。其发病共同特点是同笼鸡相继死亡,然后迅速向邻笼鸡传播。经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实验室检察诊断为禽巴氏杆菌病。 1 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 7起发病鸡群,日龄分别为4.5月龄至8月龄不等。病鸡表现食欲不振,饮水增加,口、鼻内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腹泻,排出黄白色或黄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材料禽菌灵、复方禽菌灵由广东省茂名兽药厂提供。用于雏鸡白痢杆菌病试验的雏鸡为5~7日龄 AA 鸡;用于禽出败和毒性试验的鸡只为32~40日龄。雏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提供。禽巴氏杆菌 C48—1由广东省农科院兽医所提供。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湖南某鸡场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的原因,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对获得的分离菌株G-2进行了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系统鉴定。通过16S rDNA鉴定和Biolog鉴定,表明该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脂多糖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荚膜A型、脂多糖L1型、ST129型。利用SPF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能引起SPF鸡典型的禽霍乱症状,肌肉注射7 CFU活菌可致死78日龄SPF鸡,10 CFU活菌可致死114日龄SPF鸡。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表明引起鸡群死亡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
张某于2006年6月15日在当地购进肉鸡雏2000支,7月14日(40日龄)发病,前来就诊。1主诉从进雏到7月13日鸡长的很好,14日下午发现精神不好、减食、饮水增加,拉黄绿便,出现死亡,鸡冠发紫,一个上午就死20只,张某拿一只死鸡一只活鸡前来解剖。2剖检变化病鸡外观肛门被黄绿粪便粘满,鸡冠发紫,剖开内脏,腹部脂肪有多量针尖大小出血点、心冠脂肪出血点明显,肝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点多量,十二指肠出血,疑似禽霍乱(巴氏杆菌病)立即用肝片用美兰染色,显微镜下见到两个染色的卵圆杆菌。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化验、综合判断为禽霍乱(巴氏杆菌病)。3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广西某养殖场山地放养的3500只三黄鸡,80日龄时部分鸡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后突然死亡,死亡鸡多为相对体型较大者。剖检发现有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症状,肠系膜有出血点,每天死亡3~5只,后期死亡率达到0.3%。经病原分离、生化鉴定、动物回归等试验,确诊为禽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3~4月龄的育成鸡和成鸡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多发。1临床症状1.1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峰鸡最常见,病鸡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迅速死亡,病鸡无前驱症状,有时夜间死亡,早晨发现,这样死亡的一般为体格肥胖的鸡和高产鸡。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3~4月龄的育成鸡和成鸡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季多发。1临床症状1.1最急性型常发生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峰鸡最常见,病鸡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迅速死亡,病鸡无前驱症状,有时夜间死亡,早晨发现,这样死亡的一般为体格肥胖的鸡和高产鸡。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呈世界性流行,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野禽均可感染发病,鸭、火鸡、鹌鹑和鸡最易感。以3~4月龄育成禽和产蛋禽多见,放牧禽或野禽比笼养禽更易感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潮湿多雨的夏季发病率最高。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感染,带菌禽是主要的传染源。应激因素,如气候突变、运输、换料、免疫接种、惊吓等是本病发生的诱因。2临床特征最急性型常无前驱症状,突然倒地、拍翅、抽搐…  相似文献   

15.
禽巴氏杆菌病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所以又被称为禽出败或禽霍乱。各种家禽、野禽都有感染性,其中鹅的易感性很差,但2~20日龄的雏鹅很易感,而且常以急性发病为主,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病,治愈率很低。因此,对雏鹅巴氏杆菌病应主要以防预为主。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某鸡场疑似巴氏杆菌(Pasteurella)感染,从送检病鸡的肺脏和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菌落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并命名为Pm-HB株。动物回归试验表明,10 CFU细菌即可100%致死30日龄SPF鸡,可确诊为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1] 。 2 0 0 3年 5月 2 1日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奶牛场犊牛发生疑似巴氏杆菌感染。现就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情况作简要汇报 ,供广大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1 流行病学2 0 0 3年 4月中旬 ,长春市郊区某奶牛场从外地购买 1~ 3月龄大黑种犊牛 10 8头 ,5月初有 1头牛发病 ,到 5月中旬相继有 2 8头牛有明显临床症状 ,并有 2头牛死亡 ,发病率达到2 5 .6 % ,发病死亡率为 7%。随后进行体温测试 ,…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种禽类发病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及高死亡率,剖检特征是病禽全身黏膜、浆膜出血及肝脏有坏死点。慢性病例特点是鸡冠、肉髯水肿,关节炎,病程长,死亡率低。禽巴氏杆菌病是目前尚无较好防治方法,却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禽类疾病。本文以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泰安市周围几个乡的养鸭专业户相继暴发了一种以病鸭呼吸困难、腹泻、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给养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病自 2 0 0 0年入夏以来 ,相继在上高乡的几个养鸭户爆发。肉鸭一般在 10~ 13日龄突然发病 ,也有的在 2 0~ 2 2日龄发病。发病率 84%以上 ,死亡率达 95 % ,病程一般持续 2~ 6d ,大部分在发病后 3~ 4d死亡。有一个村的两个养鸭户每月进肉鸭 5 0 0只 ,发生该病后 ,出栏时仅剩七、八十只 ,经济损失严重。2 临床症状病鸭表现…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 (choleraavian)又称禽巴氏杆菌病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除日本消灭禽霍乱外 ,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在 1 980年前后曾广泛流行 ,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目前虽然疫情有所控制 ,但在一些地区仍有发生。 2 0 0 0年 2月 ,某县养殖区鸡群发生一种高死亡率的疾病 ,经病原分离、鉴定 ,确诊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在应用敏感药物治疗和根据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佐剂苗后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地区为养殖黄羽鸡的专业县 ,饲养有本地黄鸡、石岐杂等品种的杂交黄鸡 ,年出栏量为 5千万只。鸡群发病时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