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猪-沼-果”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沼—果”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省赣南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模式,对巩固和促进治理成果取得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介绍“猪—沼—果”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及“猪—沼—果”产业循环生态链,对“猪—沼—果”综合治理模式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益进行全面阐述。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保护自然植被,巩固治理成果;2)提供有机肥料,改善水土流失地土壤养分条件,促进开发性治理;3)促进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取得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沼果”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模式是一种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农村能源建设和种植业有机结合成一个物质循环系统的新型治理模式。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小流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阐释了“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的主要技术原理,总结分析了河子背、柏树芫2条小流域实施“猪沼果”生态治理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3.
“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对江西赣南山地丘陵区三个县(市)进行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户用"猪、沼、果"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对控制水土流失,提供农村能源,防治面源污染;对节约能源开支,发展种、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对改善卫生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韶关沙坪镇是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典型地区之一,以韶关沙坪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参与式调查评估法,从农户意识行为、农户耕作行为、农户种植模式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在农户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猪(农)一沼一果模式、农林复合系统等适合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97,(11):48-50,56
<正> 赣州地区位于江西南部,简称赣南,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18个县(市),总人口755万,土地总面积390多万hm~2,其中山地面积300多万hm~2,耕地面积38.9万hm~2,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也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980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10万hm~2,占山地面积的37%.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成为赣南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搞好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改善我区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赣州地委、行署从区情出发,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打好农业开发总体战,大力开发山地资源,搞好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96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比1980年减少了33.5万hm~2.此外,我们着力寻求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新路子,在水土保持治理中创造了“赣南模式”,即以治理开发水土资源为目的,以生态小流域为单元,以股份合作制为切入点,大力兴办水保经济实体和农村庄园经济,全面推进以“猪—沼—果(鱼、林、禽)”工程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这个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 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1.1 生态型小流域建设进展迅速1983年地委、行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南康市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坚持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大力推广“猪一沼一果”生态治理模式,全市形成了以南康甜柚为主的果业开发和生猪养殖两大产业。  相似文献   

7.
陂溪小流域是宁化县严重的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之一,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2.1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1%。该流域推行以封先行,草、灌、乔三位一体,草-牧-沼-果生态治理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同类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8.
赣州市在贡水流域水保重点治理中 ,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猪—沼—果”工程 ,建设生态小流域经济 ,推行股份合作制 ,培育治理专业大户等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水保治理综合效益。 1998年以来 ,该市贡水流域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95条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 33万hm2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普遍达到 7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猪沼果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赣南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近几年兴起的“猪—沼—果”工程,在水土保持三大效益和各种治理措施的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增加农村能源,保护山地植被,有利于水土保持;(2)增加有机肥料,促进治理开发,发展小流域经济;(3)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4)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户用“猪-沼-果”生态模式经济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江西省赣州市户用“猪 沼 果”生态模式和单项脐橙生产经济评价结果表明 ,投资建设户用“猪 沼 果”生态模式财务净现值为 2 870 4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8.8% ,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6 .99年 ;单项脐橙生产财务净现值为 2 4 998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34.77% ,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7.5 4年。“猪 沼 果”模式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和探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途径,为该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以江西省兴国县塘背河小流域为例,基于相关科学研究和文献资料,在综合考虑不同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开展以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在系统梳理塘背河小流域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崩岗侵蚀、林分结构单一和林下流、规模化经果林开发导致的局部水土流失恶化和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从前期侧重遏制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修复转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为主的新阶段,这是南方红壤丘陵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结论]建议以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为核心目标,从不同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和水土保持服务的空间流动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入手,研发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包括权衡与协同土壤保持与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固碳增汇等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生态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模式,打造塘背河小流域"升级版"和"扩展板",以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策略及其生态经济评价是水土保持学科的热点问题,以整个工程实施范围作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该文以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综合治理第五期工程整个治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县级行政区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域为评价单元,选取反映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的46个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3种治理措施主成分,并对治理前后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建立了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次变化与治理措施主成分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实施的范围大小、实施的力度和强度是影响其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大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三川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三川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与退化的主要形式,是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其危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 ,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赣南山地红壤丘陵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之一,江西省信丰县崇墩沟项目区因大面积低效林分布、山地果园建设和稀土矿开采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具有区域的代表性和典型特征。以崇墩沟流域为对象,通过全面调查及系统分析诊断,查明生态系统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采取优化土地利用方式,配置适宜生物措施类型,并与工程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方案,为赣南山地及同类地区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江是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位居第3。信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各市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且对江西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影响甚大。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信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及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为促进新世纪新阶段信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提出应发展生态工业、推广生态农业、倡导生态旅游、搞好生态治理、加快生态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对东北低山丘陵区有代表性的红旗流域土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流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要求,调整了其土地利用结构。确定了该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工程规模,并计算了其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结合河北省实际,阐述了水土流失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指出水土流失是山区生态农业的基础,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其基本形式,是下游平原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并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智    刘志强  李援农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327-331
临安市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开发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67.7 km2,以中度土壤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林地,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50%,尤以山核桃林为主。本文在介绍临安市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危害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对策,特别是山核桃林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方法]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7—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2007—2011年江西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2.029 12×108 hm2增加到2010年的4.151 51×108 hm2。总水资源生态足迹5a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的3.882 09×107 hm2增加到2011年的4.344 7×107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渐增加的势,水资源利用率有所降低。[结论]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江西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