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马属动物危害较大,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澜沧县畜牧兽医部门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用了近40年时间消灭了马传染性贫血病。该病的消灭,对保证马属动物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马的饲养过程中,通常有以下3种疾病在临床诊断上容易混淆,分别是马传染性脑脊髓炎、马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霉玉米中毒。马传染性脑脊髓炎又称肝脑病是由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该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马属动物贫血、消瘦、出血和水肿为主。一旦发生,能给马、骡、驴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马传贫的综合预防和控制,及时有效地扑灭疫情,为马属动物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成为防治马传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马鼻疽则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马传贫和马鼻疽简称"马两病"。上海市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的防控工作,在农业部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相似文献   

6.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传染病。马传染性贫血主要症状是发热、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本病只感染马属动物,无品种,性别,年龄的差异;多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以7~9月份发生较多,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染。1临床症状2018年7月10日,大连市普兰店区乐甲镇沙河村农户安某打电话说,他家养了10多匹  相似文献   

7.
<正>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马、驴、骡)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无烧期间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该病可人畜互传,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据报道,2003年农业部对青海省马传染性贫血防治工  相似文献   

8.
马传染性贫血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毒性传染病。通过采取群体普查、检疫监测、扑杀病马、消灭疫源等防治措施以达到消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马胸疫,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病呈短、呈纤维素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一般散发或成地方流行.我场(山丹军马四场)为此病疫区,每年秋冬和早春天气骤变时发生流行,数量不等.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贫血病(EIA)是马属动物的一种由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所引起的传染病。关于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性质等问题,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但在研究本病的长期过程中,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并认为 EIAV 侵入马属动物后缺乏免疫学反应,从而导致了 EIA 的特异性诊断及免疫学研究迟迟不得进展。60年代初,小林报导了 EIAV 能在离体培养的马白细胞  相似文献   

11.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给马属动物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大理州马传贫防控工作始于1977年,1987年首次确诊,1997年8月通过云南省畜牧局组织的考核验收,达农业部颁发的"稳定控制区"标准。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牧[2014]22号)文件的精神,为确保大理州在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消灭马传贫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防治动物疫病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管理的通知》,农业部指定了我所为国家马传染性贫血参考实验室和国家马鼻疽参考实验室。马传染性贫血和马鼻疽是影响马属动物健康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是国际兽疫局(OIE)规定的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受农业部委托,我所马传染病与慢病毒病研究创新团队(马病团队)长期对国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进行流行病学检测。该团队曾成功研制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帮助国家控制和净化了马传染性贫血病。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和2019年广西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广西南宁、贵港、防城港、柳州、河池、来宾、百色和桂林8个市进行马传染性贫血的抽样调查。重点监测养马场、马术队、马属俱乐部等的马匹及骡等马属动物。两年共采集马血清5050份、骡血清842份,经马传染性贫血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马传染性贫血在以上8个市区发病感染率为0。  相似文献   

14.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由该病毒引起的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或EIA)是马属动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  相似文献   

15.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以反复发作、贫血和持续病毒血症为特征。武宣县为马传染性贫血疫区县,20世纪60年代,曾多次发生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病例,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几十年来,武宣县按照农业部要求,坚持"以防为主"方针,采取检疫、监测、扑杀等综合防治措施,马传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8年通过稳定控制区标准验收,2005年通过消灭标准验收。  相似文献   

16.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传染病.勃利县曾于50年代暴发本病,导致大批马属动物死亡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是鸡的一种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周神经、各种脏器、虹膜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鸡马立克氏病既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又是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对养鸡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文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和防制6个方面对鸡马立克氏病进行综述,期望为鸡马立克氏病的防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会理县农村马属动物养殖逐年增量、发展较快,目前尚未发现有重大传染病,是马属动物养殖环境极好的“无疫区”,只要掌握好几种当地常见病的诊治技术,即可保障良好的养殖效益。结合会理县马属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几种实用、高效的常见疾病诊治方法,为当地马属动物养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马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马属家畜传染病,曾在天水部分县(区)流行,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经过广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多年不懈努力,全市现已达到部颁无疫区标准。为巩固已取得的防制成果,我们在市场、运输、产地等环节积极开展了血清学疫情监测,从1994年至今累计监测马类家畜66526头(匹),曾两次在市场采集血清中,检出琼脂扩散性马5匹,弄清是人工注苗免疫还是自然感染马,对  相似文献   

20.
卢锐生 《兽医导刊》2020,(2):157-157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马传贫病毒感染而诱发的马属传染性疾病,此病以马属动物易感,除马属动物外,其他动物无易感性.此病在国内的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多次流行,对畜牧养殖产业的影响较大.后期此病得到控制,但是仍然有零星发生,危害禽畜养殖产业较严重.文章本着科学防病的理念,从此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综合防治措施等等,就此病的控制做要点阐述,为今后科学控制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