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珠江口发生了一次空前规模的赤潮,使粤港两地网箱中养殖的名贵鱼类大量死亡,损失惨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少群众也纷纷打听赤潮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日本长崎大学水产系和医学系共同探讨赤潮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并着重研究引起赤潮的环境条件、鱼类的窒息机制和致死物质等。研究人员发现,由于浮游植物侵入了鱼鳃,活鱼约经过半小时到3小时即窒息而死。  相似文献   

3.
非病害死亡,顾名思义是由其他因素而非病原体原因引起的生物体感染死亡。近几年,在鱼类工厂化养殖中因非病原体而导致大量死亡的现象频频发生,而养殖生产者由于对病害和非病害引起的死亡原因不明,盲目用药,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贻误施救时机,同时,无序用药易引起药物残留,给产品销售造成困难,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牡蛎大量死亡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大连太平洋牡蛎养殖区的养殖状况、病害发生及水文、水质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查明其大量死亡原因主要为局部养殖规模过大、密度偏高、品种单一、管理不善及海况异常,加之由此引起的水质恶化、赤潮、饵料不足等,并针对死亡原因初步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桂芳 《齐鲁渔业》2014,(10):34-35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贝类死亡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贝类死亡的种类、面积不断增加,使贝类养殖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问题已引起水产养殖者的广泛重视。 1 养殖贝类死亡原因 造成养殖贝类严重死亡的重要原因有海洋污染、气候影响、各种敌害和赤潮等。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专家指出,最近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养殖鱼类,发现很多死亡,原因是鱼类发生病害。经鱼类研究人员研究,已经找到子弹型体病毒与鱼类死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胡宝林 《科学养鱼》2002,(11):25-25
去年冬天,我区有部分养殖户池塘不断发生鱼类死亡现象,曾有人带过几尾死鱼前来检查,但均未发现有任何疾病。后经对多个养殖户的塘口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如下:一、原因1.越冬池水严重缺氧导致死亡,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池水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水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壤保水性差,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②池中淤泥厚,有机物过多,大量分解消耗氧气太多,造成缺氧。③池中野杂鱼类太多,或者放鱼密度太大,引起缺氧。④池水太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猛 《河南水产》2007,73(4):25-25,22
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我们所说的"鱼瘟"即鱼类因病害等原因而发生的暴发性大规模死亡现象。鱼类一旦出现暴发性死亡,塘鱼会在短时间内所剩无几,甚至全军覆没,给养殖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本人对鱼类暴发性死亡的一个重要疫病——鱼类肝病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设置在沿海江湾内的网箱养殖场,由于海底累积着饵料的残渣和鱼类排出的粪便,污染着海水,遇到发生赤潮或异常高温时,鱼类常因缺氧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马尼拉湾发生赤潮,由于食用了被赤潮毒化的海洋食品,有6人死亡.大约100人被送往医院。据菲律宾卫生部门报告,赤潮是由一种有毒的微生物引起的,这种微生物繁殖迅速,很快使海水变为深红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黄海中北部海域养殖贝类持续五年大面积死亡,沿岸一些地方性鱼类资源明显减少,尽管分析原因是综合的,但是,赤潮影响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仅1994年的一次赤潮,就使海水养殖业惨遭直接经济损失利己多元。目前赤潮已经严重威胁着海洋资源存量的增加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认清赤潮发生的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创造一方“净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赤潮产生的机理赤潮又称红海潮,它是由于海域条件的改变,促使其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目前,人们对赤潮产生…  相似文献   

12.
铵盐是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之一,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对鱼类是有害的,轻则抑制鱼类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研究资料报导过,其有害浓度,不同的研究资料有很大的出入,主要原因是早期的研究资料只注意总氨量,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以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10多个省市的淡水养殖场相继发生了鱼类大批量死亡(或称之为暴发性死亡),其受害鱼类之多,流行地区之广,流行季节之长,在我国养鱼业历史上十分罕见。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引起了许多科研单位的注意,不  相似文献   

14.
戴子坚 《内陆水产》2002,27(5):34-34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死亡很常见,如何判断死亡原因则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在正确判断后,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死亡继续,并防患此类事故再度发生。总的来讲鱼类死亡主要有这几种原因,鱼病、缺氧、化学药物中毒。以下我们着  相似文献   

15.
方旭 《齐鲁渔业》2012,(2):34-35
精养鱼池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多,水中悬浮的有机物、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等耗氧因子多,极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稍有疏忽即可能由于严重浮头而引起鱼类窒息死亡,这种现象称“泛池”。泛池给生产带来的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必须注意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甲藻赤潮对养鲍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全震 《水产学报》2000,24(2):151-155
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引起鲍鱼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并对赤潮在陆上养鲍业上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0mL/m^3甲醛溶液可杀伤甲藻等赤潮生物,但不能解体该赤潮生物;0.1-0.5g/m^3KMnO4可完全治理该种赤潮生物所引起的鲍鱼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7.
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冬鱼类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了越冬鱼类的数量,还要影响来年鱼类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现将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鱼类锚头鳋病是由锚头鳋寄生鱼体引起的,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各种养殖鱼类都能被感染致病而造成死亡,主要危害草、鲢、鳙、鲤和鳗鱼。下面介绍治疗锚头鳋病的5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月至二月,我市在水库养鱼中连续发生几起鱼患水霉病,有的放养鱼种三、四天后开始出现鱼死亡,每天死亡100多尾,有的每天死亡100多斤,甚至几天后全军覆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当年的养殖生产。我们就有关问题对一些鱼种专业户进行了调查,并对发生的现象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鱼种放养时体质瘦弱。水霉病一般发生在体质瘦弱,体表受伤的鱼类,而引起鱼种放养体质瘦弱的缘由有:一是由于一些鱼种专业户在鱼种并塘前,没有加强对鱼种的培育,因而有的鱼种体质差;有的鱼种有病…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4月份,广东省沿海海域发生了历年来规模最大的赤潮,它所波及的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其中以珠江口海域的珠海、香港、深圳灾情最严重,全省仅网箱养殖鱼类一项累计死亡就高达350吨,造成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六十年代以前,我国有字记载的赤潮仅4次,但随着沿海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赤潮也频频发生,特别是深圳大鹏湾更是每年都要发生规模不等的赤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