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进行了水库网箱养草鱼不同放差规格,密度,饵料种类投喂方法,鱼病防治等综合技术研究。总面积75m^2的网箱共产草鱼6027kg,净产5461.6kg,平均80.36kg/m^3,试验证明:网箱主养鱼在北方地区是可行的,合理调整青饲料与配饵的搭配比例,以促进草鱼生长,提高产量放养鱼种最适密度为40-60尾/m^2,规格在35g/尾以下的鱼种不宜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4.
赵延霞  宫洪沛 《齐鲁渔业》2006,23(11):39-39
淡水养殖工作者对草鱼疾病大都感到头痛,每年草鱼发病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清楚。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总结了预防草鱼病的三条基本经验:1水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草鱼发病大多跟水质有关。因水中的有害藻、病毒、细菌、虫害、低溶解氧、pH  相似文献   

5.
草鱼常见病一般指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以下简称草鱼“四病”)。这四种疾病为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危害甚大的几种传染性鱼病。据统计:“全国草鱼产量约占我国淡水鱼总产量的1/5…从鱼苗养到成鱼,成活率不到20%”(倪达书1984)。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四病”的严重侵染。这四种鱼病,区域分布广、病原繁殖快,疾病传播迅速,既可造成单纯感染,又可形成并发症。草鱼发病率高,病期长,死亡率高。对于“四病”的研究,省内南城县水科所(1976),江西省水产研究所(1979),张业下(1981),王启赣(1984),叶荫云(1984)等曾有大量报告,这些主要立足于草鱼“四病”的防治,而涉及它们的流行学的内容甚少。为摸清我省草鱼“四病”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性,作者自1983~1987年,在江西省鱼病病原区系的研究中,对草鱼“四病”流行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首次在草鱼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测定草鱼血清中溶菌活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免疫多糖对草鱼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池塘应用试验也表明,免疫多糖可显著增强草鱼对病毒性出血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认为添加2 ̄3%免疫多糖可达到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7,(6):25-27
草鱼出血病是1970年首先在湖北省黄陂县滠口水产养殖场发现的。当时该场工人和技术人员已识别出此病与已知的其它传染性鱼病不同,并根据病鱼表现出肌肉充血这一主要症状而称它“红肌肉”病。1972年我们开始对此病进行研究,认为“红肌肉”病名,不能全面反映此病的特点,故改称“草鱼出血病”。  相似文献   

9.
1995年在虞城县八里堂乡蔡小楼渔场,利用1O亩水面池塘进行主养草鱼高产模式试验。1995年12月22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验收。共产商品鱼6292kg,平均亩产629.2kg,亩净产515.45kg。收获草鱼4050kg,综合饲料系数2.3。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草鱼出血病免疫刺激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池养草鱼,特别是草鱼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svirus of Grass Carp,HVGC)(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室病毒组等,1980)。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业已在鱼病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自传染性胰脏坏死(IPN)成为最早被确认的鱼类病毒病(Wolf等,1960、1961)以来,鱼类病毒学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推进了鱼类病毒防治的研究。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应用Dot_ELISA技术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斑点免疫吸附ELISA(Dot-ELISA)快速检测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方法以及对提纯病毒、染毒细胞内病毒和病鱼组织的检测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与SPA-CoA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Dot-ELISA检出GCHV的最低含量为3pg,该灵敏度比SPA-CoA和常规ELISA法分别提高10倍和20倍,而且快速易行,是目前检测GCHV最为有效的方法,并可在草鱼出血病临床诊断和病毒疫苗质量鉴定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及一足龄草鱼。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广,严重地影响养鱼生产。草鱼出血病通常分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和并发型。现将我们于1981、1982年对病鱼的血液、肝、脾、肾、肠、骨胳肌和鳃等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所作的测定和观察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3.
14.
草鱼对鱼害粘球菌类脂多糖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PS 浓度为2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最低,为5%;1mg/1ml的免疫鱼,死亡率为18%;3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为26%;而4mg/ml 的免疫鱼死亡率最高,达50%.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佛山市白金水产良种选育场提供的草鱼EST库的醛缩酶B基因重叠群的2个Contig扩增该基因的序列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法,经过序列比对,共筛到C+687G、C+1042A和A117C等3个颠换SNPs位点。C+687G位于醛缩酶B基因外显子6的63 bp处,为同义突变;C+1042A位于外显子8的43 bp处,为错义突变;A117C位于内含子7的117 bp处。采用Snapshot方法对同一群体的296尾草鱼的这3个SNPs位点进行检测和分型,并统计基因型频率。3个SNPs位点中AA的频率分别为42.9%、32.8%、32.8%;AB的频率分别为42.9%、45.9%、45.6%;BB的频率分别为14.2%、21.3%、21.6%。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个SNPs位点与草鱼体质量、体长等重要生长性状的关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C+687G位点不同基因型只在体长/尾柄长比值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体质量等重要生长性状不相关。A117C和C+1042A两个位点都在体质量等4个生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3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两两位点组成3个组合的双倍型(都去掉了频率小于3%的组合),结果显示,C+687G和A117C以及C+687G和C+1042A的2个组合分别组成的7种双倍型在体质量等5个生长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A117C和C+1042A组成的3种双倍型在体质量、眼间距等2个生长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认为,可以考虑将草鱼醛缩酶B基因作为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用于草鱼的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6.
张庆 《水产学报》1993,17(3):230-234
  相似文献   

17.
<正> 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淡水渔业中危害最严重的鱼病之一。国内鱼病工作者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对该病进行研究,已证实该病的病原是病毒。利用可长期离体传代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稳定而均一的鱼类细胞株培养病毒,是鱼类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对病原和防治技术作深入的研究。我们于1979年培养成功草鱼吻端组织细胞株ZC—7901(以下简称ZC—7901)。经试验,该株细胞对草鱼出血病病毒具有敏感性。本文报道ZC—7901株细胞培养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 为提高优质鱼产量,于1984年,湖北省科委下达我所“池塘大面积主养草鱼亩净产500公斤的试验”课题。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已达到预期要求和目的,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1.鱼池条件试验在仙桃市老台渔场进行。1984年成鱼试验池为600亩,1985年扩大到736亩。每口鱼池面积大部分为18-20亩,水深常年2.2-2.5米。 2.饲料地试验池埂宽达15-18米,为鱼池配套饲料地。其面积与鱼池水面之比为0.4:1,共计293亩。  相似文献   

19.
李效宇  杨红生 《河南水产》1995,(3):18-19,22
本文测定了主养草鱼成鱼高产池塘4-9月份浮游生物的平均生物量,研究了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和优势种群的变动情况,初步探讨了草鱼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的关系,探讨了池塘水质调节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了解草鱼B淋巴细胞吞噬活性,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IgM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量,并且检测了IgM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细菌刺激下IgM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gM在卵裂期到出膜前期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在出膜后开始显著增加;IgM在检测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其表达量在不同细菌的刺激下均显著上调。从草鱼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得到B淋巴细胞,并通过吉姆萨染色、q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了验证。细菌吞噬实验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随孵育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细菌刺激B淋巴细胞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显著上升;血清调理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血清调理可以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ROS的释放,然而对NO的释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草鱼B淋巴细胞对细菌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呼吸爆发等非特异性免疫的方式直接参与抗菌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