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四牌坊畜牧中心彭光兴等,为了探索育肥猪的最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5月11日至9月10日。笔者进行了本地猪、二元杂交猪、三元杂交猪不同组合育肥猪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猪头平均日增重分别比本地猪增加102g、168g;头平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556元、157.60元。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首茬不同生长期株高、分蘖数、根系、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的变化,提出了盛世、WL-525HQ、南霸天可作为在营养期刈割利用的首推品种,WL-323HQ可作为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利用的品种,苜蓿王、游客作为初花期刈割利用品种,WL-323接种包衣、WL-324可作为各期均可利用的推广品种。同时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特别是营养期叶茎比高,饲喂小家畜(禽)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秋眠级别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首茬不同生长期株高、分蘖数、根系、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的变化,提出了盛世、WL-525HQ、南霸天可作为在营养期刈割利用的首推品种,WL-323HQ可作为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利用的品种,苜蓿王、游客作为初花期刈割利用品种,WL-323接种包衣、WL-324可作为各期均可利用的推广品种。同时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特别是营养期叶茎比高,饲喂小家畜(禽)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5.
《畜禽业》2021,(1):10-11
蚯蚓养殖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前景。对蚯蚓在不同温度对不同粪污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蚯蚓在纯牛粪中的生长指标优于猪粪及猪牛粪混合物,在冬季和夏季也能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蚯蚓养殖实现对畜牧废弃物的生态处理,是当前国内外正在大力推广的一种经济、环保的循环利用模式。试验通过对蚯蚓人工养殖环境、设施的改造及系列防暑降温综合措施的应用,开展蚯蚓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与野外养殖环境相比,采用塑料大棚和冬季保暖、夏季降温等技术措施后,可有效提高蚯蚓的生长性能,实现蚯蚓的常年常态生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地区稻田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但成蟹规格偏小,价格低,效益不高。为此我们于2007年在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进行了三种规格扣蟹、不同放养密度的稻田成蟹养殖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水温而变化。因而,在鱼类的生活中温度的作用极为重要。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不超过l℃。也有少数鱼类例外,比如鲤鱼的体温和水温相差1.7℃。由于鱼类的代谢和体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水温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鱼类都有它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鱼类的代谢相应增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和鲤鱼等生长的适宜范围在20~32℃,15℃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剂型微量元素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剂型微量元素对中国对虾增重率、成活率、消化率及微量元素在肌肉中积累的影响。增重率以有机态的Carbosan(30×10-6)和蛋氨酸资合物(30×10-6)为最好,有机态微量元素的增重率高于无机微量元素。对虾对不同剂型的微量元素消化吸收率不同,以Carbosan(30×10-6)和蛋氨酸螫合物(30×10-6)为最好。维生素C与微量元素共存时受到破坏,这种现象为本实验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草鱼种对不同磷酸盐和不同矿物饲料的优选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对其营养需求量研究较多。研究证实,鱼类对磷的吸收主要依赖饲料,而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可以促进草鱼生长。但草鱼对不同种类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磷酸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也随之不同。为优选出草鱼吸收利用率高、饲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以海洋模式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 设置了 90%大个体捕捞(H-B)、90%随机捕捞 (H-R)、75%大个体捕捞(M-B)、75%随机捕捞(M-R)、50%大个体捕捞(L-B)、50%随机捕捞(L-R)、75%小个体捕捞 (M-S) 7 种捕捞策略处理组, 用以研究海水青鳉的生长特征在不同捕捞策略、不同世代(F1、F2 和 F3)之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 同代际不同捕捞策略条件下, 海水青鳉卵径和仔鱼全长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 不同代际间, 高强度捕捞处理组(90%捕捞策略) 卵径增大, 低强度捕捞处理组(50%捕捞策略)卵径变小, 但不同世代对下一代鱼卵的孵化率和存活率影响较小。不同代际间, 低强度捕捞处理组在幼鱼时期增长率高于其余处理组; 同代际间仔鱼发育阶段, 高强度捕捞处理组生长迅速, 前期增长率明显高于后期, 其在仔幼鱼阶段其增长率低。随着外界捕捞压力的增加, 同代际间高强度捕捞处理组瞬时增长率最低; 低强度大个体捕捞策略组瞬时增长率在代际间较稳定。与现阶段捕捞策略相同, 高强度大个体捕捞会导致鱼类生物学性状在 3 代中产生极大差异。因此本研究通过模拟不同捕捞策略探讨鱼类发生的生物学性状变化, 旨在为预测鱼类进化趋势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山东省乳山黄海海区、河北省黄骅渤海海区近几年搞三疣梭子蟹生产育苗的经验,分析了不同海区不同水质对育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不同地域、不同养殖模式刺参产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选取不同地域(烟台、福州)、不同养殖模式(围堰、底播)的刺参,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从不同地域来看,以干质量算,烟台组刺参的粗蛋白含量(43.17±0.22)%和多糖含量(10.72±0.12)%显著高于福州组的(39.05±0.20)%和(8.46±0.68)%(P0.05);两组刺参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上相差不大,但烟台组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0.33,0.35)高于福州组(0.32,0.34),必需氨基酸指数(87.67)高于福州组(81.91),整体营养价值优于福州组。从烟台本地两种不同养殖模式来看,底播组粗蛋白(45.66±0.18)%和多糖含量(12.28±0.18)%显著高于围堰组(P0.05);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绝对值高于围堰组,但围堰组各项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更高,且围堰组的氨基酸评分(87.67)高于底播组(84.45)。分析结果表明,烟台两组不同养殖模式的刺参氨基酸营养总体均较高,底播组营养更丰富,围堰组各组分比例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鱼类回避反应的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其味蕾为感受外界环境中化学物质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6.
以采自广东、福建和青岛海域的龙须菜雌配子体、栽培和野生龙须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它们的形态和适应性差别,并研究了各样品可溶性总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之间不仅在形态和适应性方面有较大差异,而且至少有16种可溶性蛋白在它们之间差异表达,这为龙须菜遗传育种提供了更可信的分子标识.该方法有望成为比传统的形态鉴定和分子标记更简便、有效的含胶藻鉴定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齐鲁渔业》2012,(3):55-55
由于海洋环境要比陆地环境复杂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陆地生物的繁殖力强,它们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都非常巧妙。即使是这样。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在适应了其生存环境之后才存活下来。在海洋里,由于光线、压力、盐度、海流、潮汐、波浪、营养盐以及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存环境。在各种环境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生物,只要它活下来,即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饲料通过调质,可使淀粉糊化,提高颗粒的质量与产量,还可防焦化、杀灭细菌。本文介绍了调质过程中的温度,水分以及种类饲料使用的压力和调质设备。  相似文献   

20.
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生产力 (primaryproductivity) ,即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的速率。初级生产力包括总初级生产力 (grossprimaryproductivity)和初级生产力 (netprimaryproductivity)。前者是指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总碳量 ;后者是总初级生产力扣除自养生物在测定阶段中呼吸消耗掉的量 (沈国英 ,施并章 ,1996 )。初级生产力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 ,是反映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基本参数 ,对于水域生态系统而言 ,它不仅决定该系统的溶氧状况 ,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它生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