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有人将中国企业的发展总结为"人治、法治、文化治",来说明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种提法非常错误,因为企业文化无法"治"。否则就是一种制度,仍然是法治。什么是企业文化?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企业文化的存在有充足的理由:1.企业本身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同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2,(21):30+32
<正>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企业文化的作用这里不用具体谈,很多人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但是必须明确指出,无论我们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塑造企业文化,如果我们犯了如下的"四忌",那么,我们塑造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涂脂抹粉,对企业的"身心健康"最终是一种摧残。一忌: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张贴文化海报,  相似文献   

3.
"刺身"作为日本的高档料理渐渐为众人所知,在人们眼中刺身就是日本菜,是日本把"刺身文化"带到了中国甚至全世界,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相似文献   

4.
余辔扶桑 《草原》2011,(11):93-96
我常困惑,"文化"这东西真怪,"她"的起源或说孕育发展,都该是在人类群体的智慧里,可"她"的发光点却总落在个人身上。这也算一种悖论吧。由此,我对日本学者菊池宽所说的"少数天才或才子垄断创作权的时代已经过去"的说法,一直怀疑乃至觉浅薄。在我看来,文学上天分是前提;  相似文献   

5.
"艺妓"是日本人美感的象征,代表着对古典传统的热衷,艺妓文学中赤裸地描述体现出其背后日本人的纵欲、追求官能的独特女性审美特质。两种文化异同兼并,却又深深地植根于各自国度固有文化土壤之上。然而,缠足的"实"与艺妓文学形象的"虚",所影响下的中日女性审美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活动日趋频繁。一直以来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之间,对于同一文化中的不同群体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对众多人物间纷繁复杂的关系的描写正体现了这种跨文化交际。在研究分析这些交际的同时,笔者发现这些跨文化交际与书中的“情”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情”文化奠定了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对“红楼梦”一书中这种群体间跨文化交际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情”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对社会语言学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从"一带一路"的思想起源及产生背景谈起,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战略框架下,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及华夏文化代表的蚕丝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所承担的满足、整合、导向和教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承和弘扬蚕丝文化、做强做大蚕桑产业、加强蚕丝文化的对外交流等建议,以期让古老的蚕丝文化更好地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以引起蚕桑人的思考与共勉。  相似文献   

8.
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他使解释学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并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在国内,强制阐释论是由学者张江提出的,本文研究"强制阐释论",探究"话语转换"、"硬性镶嵌"、"词语贴附"、"溯及既往"的深层次含义,顺应"‘本体阐释’以文本的自在性为依据"的依据,探寻"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而日本自古以中国为师,传统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文字词汇上,中文和日文更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关照”一词作为礼貌用语,在中文中被广泛使用,而在日文中,“关照”则使用得更为频繁。本篇文章就要来探讨一下“关照”在两种语言中的用法,通过观察它们的异同,我们也可以觉察到中日文化仍然存在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即长期以来教育制度和外语教学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忽视以及外语学习者自身跨文化意识较弱、自身不重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点,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不是说一切都好,但是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5000年发展下来应该是有它的民族精神,有它的贯穿其间的一种灵魂,一种核心的东西。传统文化在当今上仍有其活力与价值。本文将从故宫的建筑特色,建筑理念出发,从众多的细节入手分析故宫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故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作为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频繁的往来与交流。而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更可以说是两国历史交流历程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茶文化,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旨在发现中日茶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希望通过对别国优秀文化的借鉴,来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等概念早已深入国人的人心,影响了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盲目引进西方民主与科学"、"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等等运动并没有将国人对国学的热爱彻底抹杀。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具有经济、军事等力量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通过社会文化来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山东饲料》2014,(17):109
<正>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6,(12):12-13
<正>[中国养蜂学会讯]11月3~5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二十一世纪第二届全国蜂业科技与蜂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香山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驱动蜂业发展"为主题,以学术及产业发展报告与交流为主,同时组织了"首届中国蜂业大奖赛"、"蜂机具精品展"、"中国蜜蜂文化秀"等。大会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青睐,来自斐济、澳大利亚、英国、瑞士、日本、韩国以及全国30余个省市的蜂业专家、学者、蜂业工作者、大型蜂业合作社代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蚕丝文化概念,探讨中国蚕丝文化的特质。与西方舶来之"文化"定义有所不同,中国蚕丝文化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和世界观。据此认为中国蚕丝文化特质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农耕文化——构成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君子文化——使人"内修",养成温婉柔韧的品性;哲学文化——使蚕桑活动上升为意识形态,完成其由经济基础向上层建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内宠物文化与西方的差异,基于近现代中国宠物文化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指出了当前国内宠物文化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宠物文化发展对宠物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建立"文明、规范、包容、有度"宠物文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管理文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文化"一词,从广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中国正处在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变迁的时代,经济领域的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不得不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文化在管理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要求,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创造、发展与提炼出来的一种体育形式。彝族是一个"火"的民族,彝族人民对火的热爱和崇拜自然铸造了具有"火"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它深深扎根于彝族人民心灵深处、生生不息的影响着祖祖辈辈的彝族人民,成为彝族辉煌灿烂历史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20.
<正>盆景韭菜、卡通香瓜、酒瓶梨……当前,山东省莘县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注入了文化创意,跳出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摇身变为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这些文化创意农产品不仅销路更为广阔,带来的附加值更是成倍增加。增加农产品文化元素,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莘县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文化创意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变化,创造了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