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为了在生产上谋求共同发展,依据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联合起来,共同出资,统一核算,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农村民主自治组织联合体。其主要特征是社员入股、社员所有、社员控制和社员受益。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供需大市场和农民小生产的矛盾,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帮助农民得到切实利益,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现将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文章指出了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内部控制制度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就业问题、资金问题等方面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从紧密联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维护农民在市场主体中的利益等方面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内部成员之间的异质性来回答为什么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存在集体行动的困难。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中的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经纪人、龙头企业、基层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社在资源禀赋、利益目标以及角色定位等方面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从而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行动困难,组织成本很高。  相似文献   

5.
毛松 《油气储运》2007,(2):36-37
8《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一部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主要解决了三个合作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民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对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双阳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相关富民政策,加强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以此为全体农民成员谋取更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创业中的维度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任务是为农民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也需要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社员服务、谋取利益的宗旨。创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新的途径之一,创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与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的特征,并会引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变革。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农民本着自愿的原则由一定的群众组合并具有明确分工,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互联系,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生产,并以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合作组织。本文主要讲述贵定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益分配是当前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法国、西班牙、美国和日本农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具体做法,归纳和总结出可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借鉴的经验,提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逐步建立一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以交易量返利为核心、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保障制度,并要保持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发展农村事业的关键点,正是因为合作社的成立和扩大,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的质量、农民的经济利益才有了很大保障。但在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下,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应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除此,政府还要为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输送合格人才和提供更多的财产支持,并且还要设计出最合理的方案,做到在本质上完善内部监管体制,尽可能将目前农村合作社出现的困难顺利消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凤敏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23-125,172
对2005年以来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功能、内部机制和发展对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粗放的数量型扩张并没有使合作经济组织绩效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称谓和内涵进行规范;对于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宽松的农民创业环境的建立,还有待于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吕少德  张晓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76-2477,2481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合作事业相关政策,表明中央对农民合作事业的态度有很强的连贯性。中央始终明确地支持农民在自愿、自主、灵活、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建立各种合作组织,同时逐步以更大的支持力度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事业规范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娟  孙素芬  孟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00-5901
分析了乡村能人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的动因,阐述了乡村能人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个人优势,探讨了当前乡村能人在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占金刚  詹满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69-8770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将超边际分析方法应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析中,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分工演进内生决定的,并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曾为温氏集团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民工荒”的影响、公司与农户合作剩余分配不均、农户投入成本较大、我国人口红利优势减弱等原因,导致“公司+农户”模式或可遭遇农户弃养等发展困境。破解的思路有:农户的规模化养殖,农户合伙经营,调整合作剩余分配,引入第三方,引进“代养民”,以及转移生产经营区域等;但不能仅选择其一种或两种办法,必须采取集成攻克、多管齐下战略。  相似文献   

16.
夏龙  何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32-4136
虽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农村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在实证研究上依然存在争论。该研究运用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重新检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或是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着农民收入增长,或是与农民收入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深度每增加1%,实际人均农民收入增加4.612%,农村金融规模每增加1%,实际人均农民收入增长1.779%,均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单梳理了近百年农民由分化到齐平再到分化的生存状态,并根据在豫南周村的调研资料详细探讨了当下农民的分化情况.本文将当下农民划分为"纯务农农民"、"半工半农农民"和"非农农民","非农农民"又可分为"常年在外务工农民"和"在外经商农民",这四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依次降低,因此在相关土地制度设计时要予以考虑,要保障占农民...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角度主要阐述了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作用,认为所有制形式、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农技推广体系和城乡结合度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徽省两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落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得到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意愿和影响因素数据。对比分析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观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有序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客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低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对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家庭总人口数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务工或定居人数则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宅基地面积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果,在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时应着重考虑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退出政策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安置、社会保障、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应当完善且要做好衔接,还要加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科普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0.
杨晓杰  姜宁  刘一洁  林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28-10629,10647
基于问卷调查及评分法,对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农民农业科技素质属中等水平,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农民农业科技意识方面,农民最关注知识是"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知识",100%的农民对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收入有信心,说明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心理依赖已经形成。农民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方面,仍有部分农民没有掌握甚至不知道具体的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途径有待于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