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羊BLG基因侧翼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奶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5′、3′调控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从徐淮奶山羊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高保真长模板PCR法克隆得到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4.2 kb的5′调控区和1.8 kb的3′调控区。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验证克隆的正确性。部分序列分析表明,5′区与GenBank中登录的山羊和绵羊BLG基因5′区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5%;3′区同源性则分别为99%和93%。克隆得到的奶山羊BLG调控区与山羊BLG伪基因显著不同,5′区和3′区同源性分别为83%和88%。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奶山羊BLG调控区可用于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为指导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乳腺中的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β-乳球蛋白是牛奶乳清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就牛奶中β-乳球蛋白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影响其生物学活性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β-乳球蛋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β-乳球蛋白的应用和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奶β-乳球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乳球蛋白是牛奶中主要乳清蛋白的成分。作者对目前国内外有关β-乳球蛋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牛奶中β-乳球蛋白的组成与结构、生理功能,热加工对β-乳球蛋白变性的影响及β-乳球蛋白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检测了在UHT牛奶中添加浓缩β-乳球蛋白粉(0.015-0.375g/100g牛奶)或乳清粉(0.26-2.5g/100g牛奶)对其稳定保存的影响.在生奶中添加β-乳球蛋白或乳清粉,增加乳清蛋白质的浓度,UHT奶推迟了凝结时间.添加低浓度的β-乳球蛋白通常推迟凝结时间4-8周,而大剂量的添加β-乳球蛋白或乳清粉将进一步推迟凝结时间.凝结出现在样品上层的乳脂层,通常与样品凝结有关的粘度并没有增加.牛奶组成的季节变化与凝结时间之间没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机从2窝“杜长约”三元杂交仔猪中挑选12头,分成A、B、C3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半。21日龄断奶;22-26日龄,A组饲喂不舍任何豆科植物的代乳料,B、C组分别饲喂合纯化的蒸汽处理前、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代乳料。26日龄全部屠宰,取胃、空肠中段、盲肠和结肠中的食糜,以测定消化道各部位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消化道的延续,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消化道其他部位比较起来,活性在胃和空肠下降幅度较大,到空肠中段基本丧失,从空肠中段到结肠无明显变化;整个消化道中,采食含未经蒸汽处理β-伴大豆球蛋白代乳料仔猪中β-伴大豆球蛋白免疫活性的下降幅度均小于采食含蒸汽处理β-伴大豆球蛋白代乳料的仔猪。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检测猪乳中溶菌酶、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程序洗脱,用Xbridge~(TM) Sneild RP C18色谱柱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溶菌酶进行分离检测,用Supelcosil C18色谱柱对乳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检测。结果显示:5种乳清蛋白分离良好,在25~1 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标准曲线回归系数均大于0.99,RSD小于5%,回收率在91%~97%,溶菌酶、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检测限分别为0.2、4.0、0.6、0.3和1.0 mg·L~(-1);对猪乳中乳清蛋白进行测定显示,β-乳球蛋白、溶菌酶、乳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在母猪分娩后16 d内逐渐降低,其含量均在母猪分娩后第1天最高,分别为17.2、0.224、2.0和15.6 g·L~(-1),在第16天含量最低,分别为5.6、0.092、0.5和3.6 g·L~(-1);α-乳白蛋白含量在母猪分娩后逐渐升高,在第7天时含量达到最高为3.3 g·L~(-1),随后降低,保持在3.1 g·L~(-1)。结果表明:建立的乳清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猪乳中5种乳清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β-乳球蛋白(β-Lg)的热力学特性、压力对β-乳球蛋白(β-Lg)结构的影响,以及β-乳球蛋白的凝胶特性,阐述了β-Lg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β-Lg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前期的研究筛选出了一株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干酪乳杆菌WPC09。研究表明,在脱脂乳中β-乳球蛋白抗原性降低率达到92.0%,且水解牛乳蛋白产生游离氨基酸的数量相当于341.5μg/mL酪氨酸。所以为了了解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机理,我们初步的考察温度和pH值对干酪乳杆菌WPC09降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影响,以及考察发酵上清液和活细胞悬液对β-乳球蛋白抗原性的降低能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水稀释、调节pH值至4.6沉淀酪蛋白,过滤后采用Xbridge Protein BEH C4柱分析,经体积分数0.1%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0.09%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在10~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7;当牛乳中α-乳白蛋白加标量为200~1 032 mg/L,加标回收率为97.9%~104.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00%~1.09%;β-乳球蛋白在20~9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6;当牛乳中β-乳球蛋白加标量为600~4 727 mg/L,加标回收率为96.1%~103.0%、RSD为0.00%~2.23%。该方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适用于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10.
8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含生全脂大豆粉的代乳料和全乳。1、3、7、10、14、18、22、26、30、34、38、42日龄早饲前采血5mL,分离血清,以提纯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及其相邻收集馏分(7S二峰、11S二峰)为抗原,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表明:A组犊牛自10日龄起全部开始腹泻,20日龄左右粪便中可见脱落的肠黏膜,而B组犊牛无腹泻发生;A组犊牛血清中各种大豆抗原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均极显著地(P<0.01)高于B组;饲喂初乳后,3日龄血清抗体滴度出现一个峰值;在持续饲喂大豆蛋白的情况下,6周龄内血清抗体持续升高,未见下降趋势,其中7S二峰致敏性高于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11S二峰;β-伴大豆球蛋白在30日龄前致敏性高于大豆球蛋白和11S二峰。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乳与乳制品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SDS-PAGE方法.β-乳球蛋白标准溶液在0.238-7.128 m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10%).液态奶及奶粉的检出限分别为24 mg/100mL、240 mg/100g.通过对β-乳球蛋白的重复性和灵敏度实验,表明SDS-PAGE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可靠的特点,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UHT)杀菌机对生乳进行不同强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后样品糠氨酸、乳果糖、β-乳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生乳杀菌强度的增加,其加热副产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含量越高,而β-乳球蛋白含量越低,而经过不同强度UHT处理后,β-乳球蛋白含量最高可达108.50 mg/L。在摸索超高温工艺的过程中发现,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通过降低UHT杀菌温度、调整均质机变频、缩短UHT时间、取消预巴氏等方式,可极大地减少糠氨酸及乳果糖的产生量,增加β-乳球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超纯水溶解,经过二硫苏糖醇和碘代乙酰胺溶液反应打开二硫键并保护巯基后,加入胰蛋白酶溶液进行酶解,反应结束后用乙腈水溶液定容,离心,移取上清液待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标准曲线在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在生乳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5%~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牛乳和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牛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是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牛乳蛋白也是诱发婴幼儿食物过敏的 主要因素之一。对5 种市售婴幼儿乳粉进行体外模拟静态消化,通过电泳、水解度测定分析蛋白消化稳定性,并利 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评价乳清蛋白的抗原性。结果表明:5 种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样 品1、2、4中具有较好的消化稳定性,胃肠消化后,样品1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样品2中2 种过 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4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在 样品3和5中消化稳定性较低,经胃肠消化后,样品5中2 种过敏原蛋白的抗原性增加,样品3中α-乳白蛋白的抗原性 增加,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酮病奶牛乳液与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相关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观察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乳液和血清中β一羟丁酸(BHBA)浓度的相关性。以40头新疆荷斯坦酮病奶牛为试验动物,用酮粉法和改良的水杨醛检测法对其乳样和血清进行检测,将检测为阳性样本按照产奶量和产犊胎次分为2组,每组分别检测乳液和血液中β一羟丁酸浓度,应用磷钨酸沉淀法对乳液进行脱蛋白处理,采用酶荧光法测定乳中β-羟丁酸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结果:酮病奶牛乳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1.21±0.25 mmol/L;血液中β-羟丁酸平均浓度为2.19±0.35 mmol/L;二者的相关系数在0.7964~0.9105。表明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加,酮病奶牛乳液中的BHBA浓度也逐渐升高,但血液中BHBA浓度变化不显著,其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产奶量越高,乳样和血清中的BHBA含量也在逐渐增高,且二者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6.
乳清蛋白是牛乳中的一类重要蛋白质,主要由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血清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乳过氧化物酶等构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牛乳乳清蛋白的主要组成及其营养特点,分析了影响牛乳乳清蛋白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牛乳乳清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营养变化特征以及牛乳乳清蛋白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73头青海省德令哈地区黄牛乳中4种乳蛋白的多态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都存在多态性;德令哈地区本地黄牛乳蛋白的多态性特征与杂种黄牛相似;在β-CN基因座上发现新等位基因β-CN^F。  相似文献   

18.
以瑞士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胃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为水解用酶,研究了乳酸菌发酵和蛋白酶酶解结合对乳清中β-乳球蛋白(β-LG)和α-乳白蛋白(α-LA)抗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酶解相比,乳清先经瑞士乳杆菌发酵会促进胃蛋白酶对β-LG和α-LA的降解,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减少大肽的生成,但β-LG的抗原性仅比直接酶解降低了5%,而α-LA的抗原性反而升高了6%~7%。对于碱性蛋白酶,发酵并没有提高最终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浓度,对β-LG和α-LA抗原性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及基因系的奶牛对补充脂质的反应不同,说明营养与基因型的相互作用。β-乳球蛋白显型与牛乳产量及组成是相关的。没有测定出不同β-乳球蛋白显型奶牛对补充脂质的反应,此外.测定了补充脂质是否会改变牛乳蛋白质的组成。通过使用一种随机分组设计,将39头荷斯坦奶牛饲喂了3周,一部分饲喂包含2.8%粗脂肪的对照日粮(n=19),其余的饲喂补充了4.2%动物脂的试验日粮(n=20)。存此之前,所有奶牛均饲喂补充动物脂的日粮至少2周。存试验期及前1周测定干物质摄入量、体重、乳产量及乳汁组成。补充动物脂增加了干物质摄入量、乳产量及乳中成分,包括酪蛋白含量,没有减少任何乳中成分,也没有改变乳蛋白的组成。在低脂肪对照组,β-乳球蛋白B奶牛的乳产量及乳汁内容物含量要高于β-乳球蛋白A奶牛,然而在试验组的奶牛中没有观察到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β-乳球蛋白显型的奶牛对低脂肪日粮的反应不同,补充4.2%动物脂的日粮可以增加乳汁产量但是不影响乳汁成分构成和乳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20.
牛乳蛋白主要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其中酪蛋白基因和β-乳球蛋白基因是对奶牛产奶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两种基因。牛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如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量及乳蛋白率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对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