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艺称得上是一门独特的发现艺术,它以普通植物根桩为笔墨,表现出其它材料所不及的艺术魅力。陈兴旺自幼酷爱绘画、文学,兼攻书法、篆刻、摄影等艺术。后同根艺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其艺术领域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创作意识,使作品更具艺术及欣赏价值。在他诸多的作品中就不难看出,如作品《古篮》取材奇特(用的是槐树树瘤),造型古朴、拙雅,天然处之,整体凝聚自然。而作品《飞天》仅是常见的一普通山枣树根,在创作中就材取意,把飞天仙女表  相似文献   

2.
根艺与插花艺术,一般人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二者也各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很难联结组合融洽成一景。插花作品《诚的奉献》(本刊1990年9期P.16)却能脱俗地从传统的形式组合中挣脱出来。作者董永宁别出心裁地采用根  相似文献   

3.
毋容置疑,雕琢是根艺创作的主要技法之一。但雕琢是否应有个尺度标准?这是根艺界争执不下的老问题。笔者认为,根艺作品应把“根味、意味、(天)趣味”作为衡量雕琢尺度之标准。这里谈点管见,供研讨。众所周知,根的质感、纹理、色彩、凸瘤、凹洞等因素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根艺家们独具慧眼,巧妙地运用这类令人称奇入迷的形态创造出天趣盎然有意味而又有根味颇浓的艺术品来。在作品中,应使意味、根味、(天)趣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意味: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作者凝注在作品中的情感。根的自然美不是艺术。只有把作者的情感熔铸到赋有自然美的根料中并能以感动人的形式出现,这才是真正的根艺。这也是根艺意味之所在。比如,观赏《龙的传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对中华民族的称颂,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情感不能用逻  相似文献   

4.
作品《七里香》(见附照)是台湾树石盆景艺术协会理事会会长、盆景艺术家洪金宝先生的一盆上乘之作。从树干基部开始洞枯穴朽。宛若白骨化的顽石,树干全部扭筋转骨,表皮纹理凸凹有力,枯荣相济,象征着力与自然的抗争。作品技法独特细腻,结构优美完整。赏心悦目的枝、干、叶,铺排有序,很见功力。从作品技法看,不同于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根艺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把观赏者提高到一个新的审美层次,段志安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见《中国花卉盆景》九三年第四期)。但他说:“根艺与二维空间的绘画和三维空间的雕塑艺术不同,后二者是艰苦的专业修习的结果。它的创作特点是立意在先……,根艺则是因物赋形的发现艺术,构思与立意在后。”我以为,就一件具体根艺品  相似文献   

6.
在首届中国根艺展中,陈琰先生以《硕果》、《猩猩》、《憨》三件作品独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名列全国榜首(《硕果》、《憨》两件作品均已被台湾收藏家所收藏)。近年陈先生又应美国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邀请于纽约及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一天我来到他的琢斋陈列室,这里真是个根的世界。凳子、桌子、茶几、果盘、烟缸、笔筒、画筒、壁挂、屏风无处不在“琢”,体现了作者对根艺的探索与痴情。  相似文献   

7.
根艺作品的素材不一定都是树根。笔者认为,凡是有创作价值的任何植物的根,都可以利用。除树根外,尤其以藤、竹、芦苇的根最为常见。早在几年前,南昌市的熊宇安老师就在报上发表过芦根作品《对虾》(见中国青年报82年8月)。  相似文献   

8.
从历届全国及省级盆展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盆景艺术从形式到格局都具有新的突破。不少作品都以较强的艺术内涵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立意布局上,已不满足于靠简单规范的形式表现景物,而以明确的主题喻示其艺术底蕴,向更高层次的意境深度开拓。如上海段子敏的《丛林狮吼》,以“狮吼”为鲜明主题,用太湖石为素材,“狮尾”部栽植小叶虎刺,点出丛林景观效果。该作品大胆采用艺术的奇特手段,既体现出“雄狮”猛健的壮观神韵,又具有浓郁的山水风情,把自然美与艺术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布局独特,立意新奇,使人顿足留连,耳目一新。盆景和中国画异曲同工,讲究“意在笔先”,但创作所采用的材料不同,能表现的意境深度也各有差异。中国画是平面构图,而盆景创作则是利用具体材料表  相似文献   

9.
一件好的根艺作品,首先它应具备一种纯真、朴素的自然美。因为根的艺术,就是艺术家对树根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慧眼发现与利用,在完成的作品中,应多见根迹,少见雕痕,不见拼接。我的看法是:根的艺术应该是一块根的整体(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浪木艺术发展迅速,浪木作品已成为根艺王国里的一员新秀。《中国花卉盆景》曾多次选刊过作品照片。《一丘之貉》以其独特的构思,将狼的凶狠残暴,狐狸的阴险狡猾,刻划得淋漓尽致。你看:在暴雪封  相似文献   

11.
根(石)艺这一随机偶发艺术,不论是美学观念和创作手法,都可称得上是最具现代气质的造型艺术。随着根艺热的形成,根芝的抽象成份不断增长,似与不似,朦胧简洁,神中寓形的半抽象作品和只求神似、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伪装抽象作品(根、“冲”、“知音”  相似文献   

12.
秦翥翊     
秦翥翊,1947年7月生于广西阳朔,1966年开始从事园艺工作,1970年起迷上了盆景艺术。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之滨,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为他创作独特的山水盆景奠定了基础。他常常不辞辛劳,遍访名山,有时冒着生命危险,进深岩,攀高峰,漫山遍野地寻找制作盆景的素材,甚至忍饥受饿、风餐露宿也在所不辞。为了创作出具有美妙意境的作品,他除了向大自然学习外,还深入研究古典文学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构图章法,著有《盆景漫笔》。此文由中国新闻社采用后,先后被香港《文汇报》、《大公报》转载。1978年,在首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中,他的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被作为佳作  相似文献   

13.
屈指算来,叶青山搞根艺已近二十年了,可以说是河南根艺界的老人物。几个月前,他的近百件作品在南阳地区根艺研究中心的展厅里陈列,其中,特大根雕《伏牛奋起》(下图)、《东方古梦》(上图)首次与观众见面,倍受青睐。《伏牛奋起》长152厘米,宽56厘米,高74厘米,重125公斤,由一个原重300公斤的黄檀树根做成。作者从突出自然美、体现人工美的创作原则出发,施千年古根以新的生命。牛的头脸、鼻孔和眼睛以及双角都是自然生成;脖子  相似文献   

14.
盆景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人们之所以称之谓“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缘由盆景在美感上与诗、画存在着内在联系。当今,我国盆景艺术日益兴盛,笔者鉴赏以观代盆最实例和《中国花卉盆景》历年来所发表的艺术作品,仿唐司徒圣表和清黄钺之例,归纳为《盆景二十四品》。但限于艺术修养,谬误之处,幸希博雅正是!  相似文献   

15.
百年树木     
《中国花卉盆景》2010,(2):47-47
在首届厦门海峡两岸盆景精品展上,认识了盆艺多冠王、《阅历雄姿》的主人柯成昆先生,被其作品富有的高雅与禅意所撼动。然而直到探访他那陈列着各种盆景的偌大院落,才切实了解到柯先生对盆景艺术乃至厦门花卉盆景发展的热忱与用心。  相似文献   

16.
盆景艺术的核心在于情景交融,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新的意境和新的自然景观。的确,如果一位盆景艺术工作者不知作山、理水、布树之道,不善于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中摄取美的营养,不善于从艺术大家族(包括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中吸收艺术章法,舍弃或忽略了中国盆景诗情画意的艺术特性,那么,其作品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自然反映”,而绝不能进入撼人心魄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7.
<正>《影落虚涵》是浙江盆景艺术家沈水泉盆景艺术中的佼佼者之一(见《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6期45页)。无可否认,这是岭南风格的传统悬崖式作品,造型中规中距,突出了岭南盆景流畅的树气树势,根盘牢,重心稳,不偏离。下悬的树干也符合比例,曲折回旋,方向明确,有动感,从根头延伸至结顶,树气流畅,节奏感好。整体构图富有吸引力,枝托布局合理,既有天顶托(保重心的主托),亦有伴随干顶架构的枝托,作品成熟,不愧为佳  相似文献   

18.
孔泰初被公认为岭南盆景的一代宗师,这光荣称号于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部分盆景作品登录在《中国岭南盆景》的先辈遗作的篇章内。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这些作品,无论在构图造型或枝法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每一件作品的艺术内涵,都具备了独特的个性,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孔泰初先生从三十年代初便致力于岭南盆景的创作研究。当时,虽然岭南盆景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先生已经把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19.
大凡真正的艺术都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向上力量,在人们观赏之余,必然因其独特的魅力而久久回味无穷,并深深根植于脑海之中难以忘怀。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焦国英创作的盆景就蕴藏着这种神奇的生命力。焦国英的代表作品《饱经风霜更知春》选择的是一株古拙天成、枝干错落的刺柏树桩为基景,利用根部舍利干与端部绿叶之间形成的强烈反差,表现出那种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纵观焦国英的盆景作品,无不具有构思睿智、意境深远、形神清逸、兴趣盎然的品格,他虽八  相似文献   

20.
我从85年起订阅《中国花卉盆景》、《花木盆景》。发现凡是有关根艺的文章都刊在《盆景专页》、《盆景篇》栏内。从一些文章中得知根艺作品还能参加盆景艺术展览。显然,根艺是被归为盆景类的。我认为盆景和根艺是概念不同、风格迥异的两种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