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陕西棉蚜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0 ̄1995年测定了陕西棉花伏蚜对1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陕西棉蚜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产生了极高水平抗药性;除对久效磷产生5.2 ̄9.8倍的低水平抗性外,对其它供试的有机磷杀虫剂均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阶段。  相似文献   

2.
棉蚜抗药性简易生物测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江苏宜兴、山东阳谷和河北冀县等不同抗性水平的棉蚜,通过与毛细管点滴法的比较测定,建立了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的棉蚜抗药性药膜生测法.并利用宜兴敏感性棉蚜,初步建立了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磷胺、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等7种杀虫剂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并与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抗性倍数为0.3-6.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抗性倍数达118.2;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抗性倍数上升至15.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LD50=0.27ng.头^-1)。  相似文献   

4.
2004—2007年间,测定了氧化乐果、灭多威、吡虫啉和啶虫脒等杀虫剂对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毒力。与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地棉蚜对灭多威的抗药性始终处于中、高抗水平,抗性倍数最高达94.04倍;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发展较快,但基本仍处于中、低抗水平,其抗性倍数为2.15~20.76;河北省各地棉蚜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药性差异波动较大,对啶虫脒的差异最大可达25.83倍。  相似文献   

5.
山楂叶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FAO(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玻片浸渍法,以兰州师专校园内桃树上的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isZacher)为敏感品系,建立了山楂叶螨对13种杀虫杀螨剂的敏感毒力基线。测定了桃园山楂叶螨种群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山楂叶螨对灭杀毙、丰收菊酯、氧乐菊酯、灭扫利、天王星、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双甲脒等8种杀虫杀螨剂表现非抗性和轻度抗药性;对克螨特、久效磷表现抗药性;对水胺硫磷、喹硫磷表现明显抗药性,其抗性倍数分别是44.8和48.3倍。  相似文献   

6.
以小菜蛾敏感品系为试验靶标,测定了锐劲特、甲维盐、阿维菌素、毒死蜱、抑太保、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毒死蜱等8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敏感品系的抗性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差异明显,其中甲维盐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活性最高,其LC50为0.000 821 mg·L^-1,是毒力最差的毒死蜱的16 394.15倍,其次是阿维菌素和锐劲特,其室内毒力分别为0.007 085、0.014 80 mg·L^-1,是毒死蜱的1 899.73和909.43倍,而抑太保、功夫、除尽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敏感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在3.205 7~6.536 7 mg·L^-1,是毒死蜱的2.06~4.20倍。8种农药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维盐〉阿维菌素〉锐劲特〉功夫〉抑太保〉除尽〉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  相似文献   

7.
陕西棉蚜抗药性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铲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8种杀虫剂对陕西棉蚜的毒力,并与1994,1995年测定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陕西棉蚜对氯氰菊酯的抗药性发展很快抗性倍数已达884.19的极高抗水平,对有机磷农药的抗药性发展比较平缓,抗性倍数为0.83 ̄11.36,处于中低水平;对灭多威的抗经性发展呈下降趋势,抗性倍数为16.60,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高,LD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 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 ,并与 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 ,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 ,抗性倍数为 0 .3~ 6 .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 ;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 ,抗性倍数达 118.2 ;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 ;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 ,抗性倍数上升至 15 .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高 (L D5 0 =0 .2 7ng·头 - 1 )。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基线及抗药性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均达到了极高抗水平,其抗性指数最高为1367.3;对氟啶虫胺腈抗性也达到了高抗至极高抗水平;但是对噻虫嗪和噻虫胺抗性只达到了中至高抗水平。以室内饲养敏感种群为基线横向比较,发现河北省各棉区棉蚜对噻虫嗪抗药性指数最高为74.29,对吡虫啉最高为32.13,氟啶虫胺腈最高为21.97,噻虫胺最高仅为7.14。综合来看,河北省棉蚜对包括第四代氟啶虫胺腈在内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高至极高的抗药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稻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建立了适合于测定褐飞虱对噻嗪酮敏感性的稻茎浸渍法及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表明:1996年安庆、江浦,1997年南宁种群对噻嗪酮为早期抗性(抗性倍数为3.0 ̄3.5);1996年由南向北敏感性有下降趋势,而1997年该趋势不明显。还对抗性监测方法及抗生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棉蚜对常用五种农药抗药性普查与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对山西省3个棉区棉蚜进行了抗药性普查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丹和灭多威,临猗县棉蚜抗药性分别属于极高等水平、低等水平、敏感水平、中等水平和低等水平;襄汾县棉蚜除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处于高-极高等水平外,对其他4种农药的抗性与临猗县棉蚜相同;平遥县棉蚜除对氰戊菊酯和灭多威抗性分别处于中-高等水平和低等水平外,对其他3种农药均处于敏感水平。山西省棉蚜抗药性在近10年中均有增长,尤其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增加很快。目前南部棉区棉蚜抗药性水平大于中部棉区棉蚜抗药性水平,这与南部棉区用药水平高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90~1995年间在陕西渭南、三原、大荔棉区,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棉花苗蚜对九种常用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相比,陕西各棉区苗蚜对有机磷类杀虫剂基本处于敏感水平;对久效磷的抗性相对较高,其RR值为2.5~4.5.对菊酯类杀虫剂则表现出极高的抗药性,1995年测定发现,对溴氰菊酯的RR值高达134571;而对氯氰菊酯则相对敏感些,三原苗蚜仅为14.36;而渭南苗蚜种群则高达164.86  相似文献   

13.
从用药水平较低地区棉田中采集棉蚜,在室内液培棉苗上繁殖,分别用氰戊菊酯、氧乐果及氰戊菊酯+氧乐果(1∶8 AI)混剂以浸蘸法处理试虫16代,氰戊菊酯选育的种群抗性高达4324.4倍,而氧乐果及混剂选育的抗性仅分别为22.3倍及16.5倍。上述三种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分别表现出显著或高度交互抗性,但对一些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有机氯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却不明显。用酶抑制剂生测法及离体酶活性测定的研究表明,棉蚜对上述药剂的抗性与羧酸酯酶及氧化酶活力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及防治技术研究(1993~1995)协作组3年来的研究结果。通过用点滴法对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棉蚜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哺丹、灭多威,小莱蛾对氰戊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麦蚜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乐果、氧化乐果、辛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的敏感性的测试,明确了山西省上述害虫抗药性水平,划定了抗药性水平区域。针对山西省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提出了包括轮换用药、科学使用方法和生物、农业、物理防治在内的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措施,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取得明显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棉铃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4~1995年,用点滴法测定了山西省不同棉区棉铃虫对常用5种农药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临猗县处于中-高抗水平,襄汾县和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对功夫菊酯,临猗县和襄汾县处于中-高抗水平,平遥县处于中抗水平;3个县棉铃虫对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的抗性分别处于低-中抗水平、中抗水平和敏感水平。抗性水平有逐年上升趋势,尤以对功夫菊酯和氯氰菊酯抗性上升最为突出。3个棉区棉铃虫抗性顺序是临猗县>襄汾县>平遥县,抗药性的大小与用药历史和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诊断剂量监测结果表明,抗性个体频率随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个监测棉区对菊酯类农药的抗性个体频率均在58%以上,敏感个体只占棉铃虫群体的42%以下,如继续大量单一使用菊酯类农药,可预测棉铃虫对该类农药抗药性将会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蚜虫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好年冬乳油2500~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刺4000~5000倍液对绣线菌蚜、棉蚜均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且有效控制时间长,对天敌较为安全,应大力推广应用.菊醋酯药剂的防治效果亦较好,但对天敌杀伤力大,有效控制时间短.应减少应用.有机磷类药剂的防治效果差,有效控制时间短,且对天敌伤害大.对幼果亦不够安全,已不宜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中部棉蚜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生物测定方法和生化测定方法监测了河北省中部棉蚜对几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本地区棉蚜对氧化乐果,久效磷及呋喃丹的敏感度水平基本一致。棉蚜对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随地区、季节、寄主的不同而有差异。棉蚜的抗药性增加与体内水解酯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吡虫啉和抗蚜威对麦蚜的防效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4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效。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g/亩)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为91.21%~100%,优于40%氧化乐果乳油25~50ml/亩和40%久效磷乳油25ml/亩,而对七星瓢虫成虫的杀伤率为11.8%~60.8%,明显低于40%氧化乐果乳油和40%久效磷乳油。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阳谷县棉铃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三龄幼虫点滴法,于1990-1993年年对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抗性中心区的山东省阳谷县棉铃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该县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最高,对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顺式氰戊萝酯和灭多威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对久效磷为低水平抗性。文中还讨论了该县棉铃虫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特点,并就中国棉铃虫抗药性治理策略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酶抑制剂与杀虫剂混配对黄曲条跳甲抗药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磷酸三苯酯(TPP)、胡椒基丁醚(PB)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酶抑制剂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的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P对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均有显著增效作用;除对敌敌畏的增效作用低于PB外,TPP对其余6种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均高于PB和DEM;PB对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DEM对甲胺磷、敌敌畏和氯氰菊酯的增效比均大于2.0,但PB对甲胺磷、灭多威以及DEM对甲胺磷、敌敌畏的增效作用不显著;PB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以及DEM对灭多威、氰戊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较低或不明显;辛硫磷、毒死蜱和氟虫腈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远大于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分别采用辛硫磷、毒死蜱和氟虫腈与氰戊菊酯或氯氰菊酯混配后的增效作用显著.故采用酶抑制剂与杀虫剂混配可有效抑制黄曲条跳甲对一些杀虫剂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