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20个指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自直辖以来的生态安全问题.在灰色关联分析时引入了熵权和AHP的平均值作为权重,使评价更为合理.结果表明:1997年和1998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生态安全呈病态,1999-2007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呈不健康状态.从资源环境压力来看,1997年处于病态,1998-2007年为不健康状况;从资源环境状态来看,1997年处于不健康,1998-2000年处于病态,2001-2007年处于不健康状况;从人文环境响应来看,1997-2003年均处于病态,2004年处于不健康,2005-2007年处于亚健康状况.因此总的来讲,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趋于好转,但是生存环境欠佳,需要采取措施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2.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能值和物质流方法构建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别从EKC曲线特征,生态效率及其"脱钩"三个层面解析了榆林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负荷之间"倒U"形特征显著,EKC转折点将出现在2015年前,届时经济价值与资源环境压力将分别较2009年增加8.83和4.38倍;生态效率在11 a间提高了4.55倍,生态效率的提高建立在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的基础上;榆林市脱钩现象以弱脱钩和扩张性复钩的交替为特征,经济发展的弱可持续特征明显,相比于废物排放,资源投入对生态压力的升高具有更加明显的推动作用。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榆林市在满足全社会物质需求总量的同时,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是今后榆林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与限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1996-2008年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分析了影响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1)1996-2008年,湛江市土地资源状态子系统总体状况较好,但处于缓慢退化之中,压力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生态安全状况处于逐步改善之中,但总体状况较差,因此湛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状况一般。(2)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是湛江市土地资源压力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农田水利设施差是状态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和教育科技发展滞后是响应子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开封市为研究对象,对开封旅游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提出了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遥感分析(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使用TM影像和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取的数据,研究了1986-2005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6-1997年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是重庆市3个最大的土地转换类型,而1997-2005年,这一转换则体现为耕地退为林地、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转换为水体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建设用地的扩张以耕地的减少为代价,而同时又有大量的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成耕地.林地的快速增加来源于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建设用地的复垦.同时,三峡工程的修建也使得沿江及其支流的部分耕地转换为水域.然而,驱动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这一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安排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原始格局.前者决定短时期内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方向,而后者则在大的环境背景下,决定重庆土地利用变化异质性的根本性力量.研究有助于理解后备资源短缺下的土地资源压力,对制定合适的土地管理时间策略,监测生态系统状况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银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分别以全国、甘肃省和兰州市作为参照区,动态分析了该区域1996-2005年各种资源的相对承载力以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①与全国或兰州市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但近年来超载程度有所下降。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均约为163万人,尚超载12万人。②与甘肃省相比,白银市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有上升的态势。2005年末,综合资源承载力为231万人,富余56万人。③白银市自然资源对其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都最大,均在42%以上,是综合资源承载力的主要贡献源。以全国为参照区,社会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甘肃省为参照区,经济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的贡献最大,自然资源最小;以兰州市为参照区,自然资源对资源承载力增长的贡献最大,社会资源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地进行潞安矿区复合土地系统生态环境建设,依据潞安矿区土地系统的自然环境因子以及矿业生产等人为因子的分异性,建立矿区土地系统生态环境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潞安矿区土地系统生态环境压力分为自然资源压力A_1、资源消耗压力A_2、环境污染压力A_3与生产规模压力A_4共4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潞安矿区土地系统生态环境总压力为中度压力,其中资源消耗压力A_2>环境污染压力A_3>生产规模压力A_4>自然环境压力A_1.由于各不同的土地单元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不同,其外在会表现出不同的土地生态功能.因此,将土地系统按照其所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特点分为生产型、保护型、消费型和调合型4种生态功能类型.在GIS平台下通过叠加分析,将潞安矿区划分为土石坡消费区、沉陷地湿地保护区、工矿生态经济调和区、平川耕地生产区4大生态功能区和11琳生态功能类型区,其所占地面积比例分别为6.50%,19.16%,8.77%和65.57%.潞安矿区土地系统生产型和消费型面积过大,而调和型和保护型面积过小,属于一个不合理的利用状态.结合潞安矿区主要环境压力的实际现状,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多维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对矿区土地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山东省日照市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市未来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日照市2006—2016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利用资源环境压力指数法测度资源环境压力,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2006—2016年日照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呈双递增趋势,城镇化水平逐年递增,资源环境压力呈波动性递增,二者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城镇化水平的增长速度大于资源环境压力的增长速度,但资源环境压力仍处于中高压与高压阶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促进日照市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压力及土地利用模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缓解土地压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该文以上黄试区为例,针对试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用地需求,从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三方面构建了土地压力指数定量评价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分析了上黄试区不同时期土地压力指数和土地利用模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82年,上黄试区土地压力指数达到0.738,为重度压力等级,1982-2000年,土地压力大大缓解,2000年土地压力指数降至0.247,为轻度压力等级,2001-2010年,土地压力指数继续下降,达到0.164。在整个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模式与土地压力相互作用,不同时期其作用的表现形式存在着明显差异。治理前,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土地利用模式粗放,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土地压力与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出现了严重的失调,人地矛盾突出;1982-2010年,虽然人口有一定的增长,土地资源面临更大的压力形势,但在科技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引导和干预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土地利用模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实现了粮食增产、经济增收,生态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从土地压力和土地利用模式相互演变的关系来看,人口增长是土地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土地生产力水平是缓解土地压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瀚阅  陈思明 《土壤》2009,41(3):366-371
以 1996-2005 年漳州市和龙岩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运用 GIS 空间分析技术,对漳州市与龙岩市城镇用地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 年漳州市城镇用地现状结构变化快于龙岩市,在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区域分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导致两市城镇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主要是在自然因素差异基础上,不同的社会经济因素及政府决策行为叠加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任治忠  宁平 《土壤》2012,44(6):924-932
环保产业是区域及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区域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优化,探讨了地方环保产业发展的集群模式.文章结合云南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进的需求,指出了云南省在清洁技术与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土壤修复和环保服务业等环保产业领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区域及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风险。采用三峡库区重庆段2010年TM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采用PS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以中度风险和较低风险为主,生态风险由东北到西南逐渐减轻。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重庆主城九区及长寿的生态环境影响力有限;而对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较低的土地利用风险压力将导致区域生态风险状态与响应值偏高。因此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应重点予以关注,强化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状况、经济水平、人群健康、生物群落健康和区域发展可持续性7个方面选取45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隶属度矩阵,并建立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995-2004年,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为{0.421,0.475,0.359,0.312,0.375,0.406,0.415,0.377,0.447,0.457};(2)1998年以来健康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和2010年城市规划目标(0.68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3)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健康指数有所下降,自然环境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4)城市生态系统各要素发展不平衡,健康质量较低;(5)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脱钩”理论的江苏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与基于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耕地资源保护需求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对矛盾。该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76-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趋势、定量评价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间脱钩关系,并探讨了脱钩的原因。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近35 a以来呈持续降低趋势,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分别为0.38%与1.33%;耕地面积减少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加速,直到2006以后,递减趋势减缓。自"六五"至"十一五"以来,耕地建设占用与非农产业产值增长之间一直呈相对或绝对脱钩状态;脱钩指标Di显示,增加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耕地面积逐阶段递减,自"五五"期间的923.5 hm2/亿元减少到"十一五"期间的20.5hm2/亿元,表明经济增长对耕地占用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额、劳动力、技术进步投入的持续增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原因。随着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对耕地占用的消耗将会更低,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有望缓解。  相似文献   

15.
深度揭示秦巴、武陵等连片特困山区的贫困特征对于当前脱贫攻坚效应分析、返贫预警机制构建以及2020年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以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境内392个乡镇为评价单元,通过构建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热点分析等方法,综合测度多维贫困指数,并进行贫困地理识别。结果显示:1)乡镇贫困程度多以比较、高度贫困为主,各维度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多维贫困空间呈现"北深南中浅"分布且高值区集聚明显,北部秦巴山区贫困程度最深;2)基于各维度下贫困测度值识别评价单元致贫因素,划分出弱综合约束型、单因素约束型、双因素约束型、三因素约束型和强综合约束型,秦巴山区更多表现为三因素和强综合约束型为主,武陵山区更多表现为单因素和双因素约束型为主,而连接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之间的万州区则以弱综合约束型为主,表明区域贫困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结果。该研究能为乡镇尺度开展脱贫效应评价及乡村振兴基础工作提供前提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域,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研究基于ArcGIS10数据处理平台,结合成本加权距离,选取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的7个因子综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用地,其面积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9.52%、50.87%、34.58%和5.03%。研究该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根据自然条件本底因素,结合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适宜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库区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利用,而且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脱钩理论的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国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基于脱钩理论,运用Tapio弹性分析法对中国4个直辖市2001—2014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中国4个直辖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2)农业用水脱钩关系优于工业。农业用水方面,北京市、天津市与上海市总体处于强脱钩,重庆市为弱脱钩;工业用水方面,北京市与上海市主要处于强脱钩,其余则相反。(3)北京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最好,其次是上海市,重庆市的脱钩状态最差。[结论]各市水环境与经济尚未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发展的压力最大,其次是天津市,北京市与上海市要避免向弱脱钩和负脱钩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探索耕地资源贫困状态,揭示耕地资源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对整治耕地资源与提高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引入“耕地资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耕地资源贫困指数模型,运用动态层次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重庆市37个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各区县贫困程度差距巨大但逐年不断缩小;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出渝东北>渝东南>城市新区>主城区的特征,并且贫困程度高值区域由渝东南向渝东北转移,贫困程度低值区域由主城区向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空间关联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益,高值中心集聚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低值中心集聚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判定草原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划分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的时间节点,本文以内蒙古典型农牧交错带四子王旗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2016年草地生态足迹和人均GDP的时间序列,基于BP结构突变协整检验对该区域的草地消耗与经济增长展开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检验,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下的四子王旗并不适合;而结构突变的协整检验能良好地反映长时期农牧交错带资源与经济的结构性变化,体现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并呈现出资源消耗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区草地生态足迹的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草地生态足迹的短期波动(-2.289、-1.082和0.495)趋于平缓,长期均衡系数(0.292%、0.728%和1.355%)逐步提升,表明生态保护政策有助于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该结果不仅有益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利用,也为农牧交错带科学编制草地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探索区域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开发策略,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该文构建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边形综合图示法、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程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多维贫困程度较深且区域差异较大;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高贫困水平的区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低贫困水平的区县主要分布在主城和主城外围地区;空间关联格局特征表现为农村多维贫困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效益,各区县主要以HH型和LL型正相关空间格局为主,HH型区县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地区,LL型区县主要集中在主城地区;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到地形坡度、到重庆市政府驻地距离、耕地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