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前轮摆振往往被当作故障进行理解和处理.从轮胎迟滞特性、陀螺效应等汽车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前轮摆振的非故障原因,论证了汽车前轮摆振现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前轮摆振是指汽车直线行驶时 ,前轮以一定的振幅和频率绕转向主销轴左右摆动。汽车前轮摆动严重时 ,车身左右晃动 ,方向盘难以控制。前轮摆振破坏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 ,还加速了转向系的磨损 ,所以一经发现 ,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其方法是 :(1)先查方向盘、转向横拉杆头、转向臂传动机构及前钢板卡子是否松旷。(2)若前轮转向立轴与轴套、前钢板轴与轴套磨损严重 ,配合间隙过大 ,应更换新轴和新轴套 ,以达到标准配合间隙 ,并调整轮毂轴承间隙。(3)若是由于前钢板使用时间过长 ,钢板挠度弹性达不到要求而引起摆…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我国拖拉机除了用于农业作业外,还广泛用于运输,很多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时存在前轮摆振(前轮摆头)的现象。引起前轮摆振的因素很多,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前轮定位参数不恰当,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前轮定位参数包括转向节立轴后倾角β、内倾角α,前轮外倾角γ和前轮前束△l。这些参数不当,可能是由于设计时选择得不合适,也可能由于使用中零件变形或磨损引起的角度变化。例如  相似文献   

4.
前轮摆振是普遍出现在汽车上的一个相当复杂的振动现象,根据表现特性不同,前轮摆振分为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前者属于自激型摆振,后者属于强迫型摆振.根据国内外前轮摆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的故障现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自激型摆振发生的机理,即产生“负阻尼”的原因,并指出两种形式的摆振的表现特征,最后,从车轮平衡度、转向系、悬架刚度和阻尼、轮胎的侧向刚度、前轮定位参数4个方面分析了前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车辆行驶时,转向轮经常会绕前定位主销以一定频率振幅发生左右摆振的现象。前轮摆振有诸多危险,如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使前轮定位轴套及轮胎发生异常磨损等。因此,分析研究发生摆振的原因及防止摆振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影响的回归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的试验结果,为研究轮式拖拉机及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及前轮摆振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四轮农用运输车是以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机动性好和适用于农村道路运输为特点的交通运输工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辆的增多,农村道路条件差、驾驶员技术维护水平不高,以及部分农用运输车质量不过关等原因,致使农用运输车出现不少交通安全事故,其中前轮摆振引起前轮松脱出现的倾翻事故危害性较大。研究和分析引起前轮摆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无疑对消除前轮的摆振,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减轻轮胎的磨损和操纵的轻便性大有益处。前轮摆振是指车辆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车轮绕主销持续的摆振现象。摆振与前轮定位参数、方向盘的自由行程、前轮轴承间隙及主销轴承的预紧度、前轮的失衡量及气压、系统阻尼及与产生自激振动的车速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转向行走部分的检查调整刘成礼一、行走部分的检查调整1.前轮轴承间隙的检查调整前轮轴承正常间隙为0.05~0.2毫米。在使用中,当轴承磨损间隙增大到0.4毫米时,轴向推动前轮会发生明显的晃动,拖拉机行驶时发生摆振现象。调整方法是:先将前轮顶高地面...  相似文献   

9.
汽车前轮摆振非线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逸  贺丽娟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1):174-177
为探求汽车前轮摆振的机理,以期望在汽车设计初期预测并控制摆振的发生,综述了国内外对摆振从线性到非线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摆振非线性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摆振研究现存的问题,并对摆振在非线性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改装后东方红-30拖拉机试验样车进行的前轮摆振单因素试验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前轮产生摆振的机理,探讨了影响前轮摆振的诸因素。在防止前轮摆振和减小振幅的前提下,对合理选择前轮某些定位参数及轮胎特性参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EQ2102型越野汽车的前轮摆振问题,建立了典型非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获取了计算模型的所需参数,设计了转向系统刚度测量方案,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汽车摆振的影响因素,对车轮失衡量、系统刚度和转向系阻尼对摆振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影响拖拉机前轮摆振的因素较多,机理复杂,目前尚无定量分析影响前轮摆振诸因素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用正交和回归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东方红-30拖拉机前轮摆振的一次实践。在所试验的范围内,鉴别了主销后倾角、前束和前轮载荷对前轮摆振振程的影响,以及导致前轮系统发生自激振动诸作用的主次地位。为合理地设计前轮系统,以减小前轮摆振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辆黑豹牌农用车,时速超过50m/h时,其前轮(转向轮)振摆,严重时整车抖动,握不住方向盘,而且路面差时,振摆愈加严重。 按常规检查,发现右后轮第二片钢板弹  相似文献   

14.
机构运动副间隙对系统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将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引入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的六自由度摆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车速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车速范围内前轮会发生自激摆振,这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三种机型的试验结果,认为前轮摆振可分为随机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三种类型,得出了严重的摆振是由于自激振动所引起的结论。在讨论输入和阻尼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振幅大小和起振门槛值作为衡量摆振大小和抗御摆振能力的衡量指标。根据机理和试验结果,讨论了前轮前束、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偏距、轮胎气压、轮胎载荷及行驶速度、挂钩牵引力八个因素对摆振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前轮摆振的结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对操纵轻便性和轮胎磨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前轮定位诸参数对回正性能、操纵轻便性、轮胎磨损及前轮摆振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函数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为合理确定前轮定位参数提供理论根据。并提出了合理确定中小马力两轮驱动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的原则和参数的取值范围。为合理设计和使用拖拉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转向系参数对干摩擦诱发的汽车自激摆振多极限环特性影响,以在一定车速下具有多频多幅摆振独立悬架汽车为样车,将悬架与转向系统运动副间隙处干摩擦等效到前轮主销处,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干摩擦主导型的汽车摆振系统3自由度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在数值计算时轮胎选用魔术公式,而干摩擦模型选用Stefanski-Wojewoda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该样车在一定车速下因初始激励的不同而会出现不同幅值的自激摆振;横拉杆刚度和主销处的干摩擦力矩均对自激摆振系统的分岔区间有较大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抑制该类型汽车自激摆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还不太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会发生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前轮定位的概念 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由前轮前束、主销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