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松与锐齿栎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锐齿栎林和草丛壤微生物Cmic,Nmic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栎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土壤剖面中从上到下明显的下降趋势,0-20cm土层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集中分布区;(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细根(死,活)生的量呈正相关,与土壤容呈负相关;(3)0-3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锐齿栎林,油松林和草丛的Cmic分别为565.87,87,502.64,292.25mg/kg,Nmic分别为89.48,79.34,46.38mg/kg,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排序为:锐齿 栎林>油松林>草丛。  相似文献   

2.
在秦岭旬阳坝林场和火地塘林区分别选择了油松林和锐齿栎林两种主要林型进行抚育间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森林抚育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的林分树种组成更加合理;林分株数在各径阶上的分布由正态分布变为顶峰偏左的曲线分布;林分林木在各径阶上的平均树高基本无变化;林分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林内健康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锐齿栎林土壤呼吸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按照5个土壤含水量(0.20、0.25、0.30、0.35、0.40 kg·kg-1)和5个温度(15、20、25、30、35 ℃)梯度设计试验,对取自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天然林中0~20 cm的原状土柱进行恒温培养和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含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1); 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随土壤含水量增高的变化规律为单峰曲线,含水量为0.20~0.35 kg·kg-1 时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0.35 kg·kg-1时土壤呼吸速率最高,0.35~0.40 kg·kg-1时随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下降,是对土壤呼吸产生抑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点;锐齿栎林土壤呼吸Q10值的变化范围为1.36~3.10,平均为2.13,Q10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含水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呼吸速率一致;土壤含水量0.35 kg·kg-1和土壤温度35 ℃结合下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 回归关系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P<0.01),与土壤含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P<0.10),土壤温度与含水量可以分别解释呼吸速率变化的73.26%与21.85%,共同解释能力为86.40%,土壤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大于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4.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与能态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的能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细根在分解过程中 ,能量的损失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锐齿栎的分解系数为 0 0 0 31,年周转率为 0 35次·a- 1 ;油松分解系数为 0 0 0 2 4 ,年周转率为 0 4 8次·a- 1 ;油松林活细根年均储存能量为 119 4 3× 10 6 kJ·hm- 2 ,年死亡损失能量为 2 1 84× 10 6 kJ·hm- 2 a- 1 ,相当于地上部分年凋落物损失能量的 31 7% ;锐齿栎林活细根年均储存能量为172 70× 10 6 kJ·hm- 2 ,死亡损失能量 5 8 31× 10 6 kJ·hm- 2 a- 1 ,相当于地上部分年凋落物损失能量的 6 2 8%。  相似文献   

5.
对秦岭西段南坡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研究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为137.9648~260.9673T/ha,乔木层占总生物量的88.6~96.0%。系统营养元素的总贮量为306.8065~316.6865T/ha(包括0~60cm 土壤),其中土壤占98.4~99.4%,林木仅占0.55~14.3%。30龄锐齿栎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92.9180T/ha、2771.3809kg/ha,营养元素分配到同化器官较多,且各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各器官的相对分配各不相同。30龄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362.736、133.261和229.475kg/ha,平均归还率为0.633。吸收量和存留量的大小顺序均为:Ca>N>K>Mg>P,归还率的大小顺序为:Ca>N>K>Mg>P>K。采伐锐齿栎林时应将枝、叶、树梢等保留林地,适当处理加速其分解,使营养元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土壤呼吸对气候变暖和干旱的响应,阐明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碳排放之间的反馈关系。[方法]采用红外辐射增温和林内穿透雨减少技术模拟气候变暖和干旱,通过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观测,分析了干旱年不同处理(对照、增温+减雨、增温、减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季,以上4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78、1.84、2.02和2.01μmol·m~(-2)·s~(-1),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68.2%87.5%和51.0%66.6%。干旱期,以上4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低于生长季,增温处理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但增加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结论]干旱年内,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该区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干旱期增温处理引起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限制作用削弱了气候变暖与土壤碳排放之间的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腹地和林缘区的锐齿栎群落的大小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区腹地分布区锐齿栎群落的个体较多,锐齿栎成年林木树高频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7 - 19 m间,占总数的73.54%, 3 m以下的幼苗幼树占总数的18.43%,锐齿栎幼苗的萌发受中成林木、灌木的影响较大。在林缘分布区内,小于3 m以下的幼苗幼树与林区腹地分布相类似,但3 m以上各树高阶的数量都很少,特别是成熟林木较少,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组成丰富,物种数均高于林缘区,林区腹地锐齿栎群落多样性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林缘区锐齿栎群落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省株洲市樟树人工林不同坡向(南、北坡)林地CO2释放量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樟树人工林林地CO2释放量一般是在0.040 6~0.422 9 g*m-2h-1之间,平均值为0.266 9 g*m-2h-1,且呈一定的季节变化;坡向对林地CO2释放量的影响不明显;林地CO2释放量与各层土壤温度、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性;林地CO2释放量昼夜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根据观测的林地CO2释放量日平均值计算得出,樟树人工林林地释放CO2通量估计范围为13.56~94.42 kg*hm-2d-1,平均为61.78 kg*hm-2d-1.  相似文献   

10.
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湖南省会同生态定位站郁闭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进行测定 ,并分析温度、水分和土壤C N比对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郁闭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在 0 10 5 2~0 5 5 90g·m- 2 h- 1 之间变化 ,且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 ,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他季节低 ;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与林内气温、土壤各层 (0、5、10、15、2 0cm)温度和土壤各层 (0、10、2 0cm)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元线性正相关 ,与土壤C N比也呈一元线性正相关 ;以林内气温、土壤各层 (0、5、10、15、2 0cm)温度为依据得到的Q1 0 依次为 2 0 8、2 2 2、1 94、2 2 8、2 5 1、2 2 3;林地土壤CO2 释放量与林内气温的相关性最强 ,为极显著相关 ,偏相关系数为 0 916 (p <0 0 1) ,与土壤各层 (0、5、10、15、2 0cm)温度也是极显著相关 ,偏相关系数均在 0 818以上 (p <0 0 1) ,但与土壤C N比和土壤各层 (0、10、2 0cm)含水量相关不显著 ,偏相关系数为 0 4 5 2~ 0 6 12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定义与碳计量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小全  侯振宏 《林业科学》2003,39(4):140-144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是涉及《京都议定书》第3条第4款(3.4条款)中几个主要的附加人为活动,这些活动的定义与碳计量方法、碳源或汇的大小密切相关,是目前IPCC和国际气候变化战略谈判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以及IPCC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调研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国际定义,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AfertheGreatforestfireonMay6inl987,theauthorhasdoneaseriesofresearchworkforacceleratingregenerationofforestvegetationandpromotingestablisIunentofstand.TheyareasfollowingfA.Analysisofnaforeenvironmentalcon-dition.Authorhasmainlyanalysischaractersofnaforecondition,theregulationofforestvegetationsuccessionandthe4ifferenceofforestsites.Thisisthetechnicalbasetolnydownrestorationandplantationinfrigidre-gion.B.Evaluationofselectionandintegrationrestorationandplantationof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新造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高度集约化经营湿地松林对环境的影响,以湿地松新造幼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了连续6年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量为64353mm,林地径流量为1611241t/hm2,泥沙流失量为27844777kg/hm2,流失N、P、K等主要养分为131kg/hm2,径流系数为316%;在安徽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林,实行大块状(80cm×80cm×50cm)整地,并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9559t/hm2,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该区可提倡高规格整地和实行集约经营;5~8月为集中降水期,应避免相关营林活动;水土流失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林木生长和植被的恢复,径流量逐渐减少,泥沙流失量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青山森林植物分布立地适宜性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继镐  汪炳根 《林业科学》1990,26(3):209-218
本文将大青山范围植被、土壤垂直带内的主要森林植物,分草、灌、乔及不同科、属,着重个体生态的共性与特性,探讨了它们分布立地的适宜性及化学成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其在该处土壤、母质母岩上的生产量。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森林土壤酶活性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森林土壤酶系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分泌及其残体的腐解和微生物的分泌等 (关松荫 ,1 986) ,可见 ,植物种类和组成不同 ,其根系分泌物和枯落物的质和量就不同 ,从而可能引起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但已有的报道主要涉及到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Sarathchanderetal.,1 984) ,土壤酶性质的研究 (Tate ,1 984;Busi nanetal.,1 985;Lajthaetal.,1 985)以及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及其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等 (杨万勤等 ,1 999a,1 999b ;张其水 ,1 992 ;郑文教等 ,1 995;…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冷杉原始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任青山 《林业科学》2002,38(3):57-62
在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采用定位和典型样地研究法,对该区森林的主要森林类型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原始林林内和林外(采伐迹地)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内A层土壤容重小于林外A层土壤容重,分别为0.74和0.93,B、C两层,林内和林外分别为0.94,1.34和0.99,1.22。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相比较,林内A层均大于林外A层,B层则相差不明显,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表层(0-10cm)含水量最高,林内,林外分别为75%和63%,50cm以下土壤含水量趋于稳定,为30%-45%,并依此区分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利用层和调节层3个层次,土壤含水量年变化有明显的规律,在冬季1、2月达到最高,而在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不大,并依此界定出土壤水分消耗期,积累期,消退期,稳定期4个时期,林内A层,B层的渗透性能均好于林外A层,B层,达到稳渗速度所需时间林内A层比林外A层要少,分别为10min和45min,B层所需时间要长,分别为70min和45min,总体表明,林内土壤物理性状优于林外,说明森林受到干扰破坏后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物理性能向不良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7.
对樟子松混交林营造技术和不同混交方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分不仅提高了造林树种的生长量 ;同时 ,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 ;增强了樟子松的抗病能力 ,减轻了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萃取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装置,采用动态萃取的方法,研究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等因子对花椒挥发油萃取的影响,为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样品200g粒度40目,最佳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3MPa,温度55℃,时间1.0h,花椒挥发油萃取率为10.2%。气-质联用分析花椒挥发油结果表明,挥发油为3-甲基-2氮杂芴、γ-萜品烯、3-蒈烯等31种化舍物组成。其中3-甲基-2-氮杂芴含量最高,达到18.63%。  相似文献   

19.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和不同林分密度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状况和林地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含水率有明显区别:0~20年生林分土壤含水率较高,至27年生林分林地土壤含水率为最低,27年生以后林分土壤含水率有所回升。甸子地樟子松固沙林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优于坨子地樟子松固沙林。不同林龄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区别不明显,但较裸沙地要好。从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效果来看:樟杨混交是较好造林类型,600~800株/hm2是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适宜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