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壳聚糖和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荔枝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荔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喷施壳聚糖和水杨酸对荔枝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壳聚糖和水杨酸处理能有效减轻荔枝的低温伤害,与清水对照相比,荔枝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提高,保护酶的活性也明显增加,MDA的积累减少。说明壳聚糖和水杨酸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荔枝的抗寒性,其中,以1000mg/L的壳聚糖和50mg/L的水杨酸复配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物质处理对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用0.5 mmol/L外源亚精胺、50 mg/L壳聚糖、2mmol/L水杨酸和10 mmol/L甜菜碱喷施处理辣椒幼苗,并将幼苗置于昼温/夜温为10℃/5℃条件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分别在胁迫0、2、4、6和8d,25℃/20℃恢复2d后取样测定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和SOD、P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外源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甜菜碱处理能明显地降低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叶片中的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结论]4种外源物质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幼苗的抗冷性,作用效果最好的物质依次为亚精胺、壳聚糖、甜菜碱、水杨酸.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壳聚糖复合涂膜对芒果采后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壳聚糖复合涂膜对台农1号芒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水杨酸壳聚精复合涂膜能够延缓芒果后熟进程,延长芒果贮藏时间,效果优于单一的壳聚糖涂膜;水杨酸壳聚糖复合涂膜对炭疽病和蒂腐病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水杨酸浓度为0.5-2.0 mmol/L的条件下,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越来越明显,其中以2.0 mmoI/L水杨酸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的效果最好,其对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效分别为42.15%/81 87.19%,对蒂腐病的防治效果比炭疽病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海藻糖溶液浸种,在15℃低温条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改善辣椒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海藻糖促进辣椒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1mmol/L,100mg/L,0.5mmol/L,10mmol/L,5mmol/L,0.5mmol/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草莓幼苗抗热性的影响,为水杨酸作为抗旱剂在草莓生产方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0.5、1.0、2.0、4.0、8.0 mmol/L)在草莓缓苗以后,选取相同生长部位、大小相近的草莓叶片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水杨酸能有效提高草莓的抗热性,在40℃的高温下,与CK处理组比较,水杨酸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绿素含量,减少组织水分散失,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小质膜透性。[结论]以2.0 mmo L/L的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玉米生产上低温播种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研究低浓度、中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水杨酸(SA)溶液(0.35mmol/L,0.70mmol/L,1.05mmol/L,1.40mmol/L)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10℃/6.5℃)条件下,低浓度(0.35mmol/L)SA处理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未见明显的促进作用;中浓度(0.70mmol/L)水杨酸处理可有效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对玉米的低温伤害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较高和高浓度水杨酸处理可对玉米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提高玉米对低温忍耐力的SA适宜浓度为0.70mmol/L,可促使种子在低温条件下早生快发。  相似文献   

7.
利用叶圆片法对水杨酸(SA)、草酸(OAA)、磷酸氢二钾(K2HPO4)和壳聚糖(CTS)4种化学物质诱导草莓抗根腐病(Pestalotiopsis photiniae(Thuem)Y.X.Chen)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SA在0.5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1.9%,OAA在20 mmol/L浓度下诱导抗病效果达96.4%,K2HPO4和CTS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均无诱导抗病作用;4种化学物质中只有CTS有直接抑菌作用,对根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为1.983 mg/mL,其余3种均无直接抑菌作用;用SA和OAA诱导处理后,草莓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表明,0.5 mmol/L S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OD活性至第1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252.3%,而PPO和PAL活性变化不大;20 mmol/L OAA诱导处理草莓叶片PAL活性至第4天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37.8%,而PPO和POD的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澄清剂对野草莓果酒澄清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滤后的野草莓酒为原料,采用明胶、皂土、果胶酶、壳聚糖和PVPP作为澄清剂对野草莓果酒进行了单一澄清和复合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剂处理后野草莓果酒的透光率、色度、还原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酒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澄清剂中,壳聚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澄清剂,当添加量为2.2g/L时,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达90.5%;壳聚糖-皂土-PVPP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剂,其最优组合为壳聚糖2.04g/L、皂土5.48g/L、PVPP 0.94g/L.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和甜菜碱对低温胁迫下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巴西香蕉幼苗分别喷施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0.3%壳聚糖5 mol/L甜菜碱后置于低温环境下培养24 h,研究了壳聚糖和甜菜碱对香蕉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甜菜碱无论单剂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均能有效增加低温胁迫下香焦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减少细胞膜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从而增加对细胞水分的束缚能力,减轻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香焦幼苗的抗寒能力.其中以0.3%壳聚糖与5 mol/L甜菜碱混合预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低温弱光下壳聚糖对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低温弱光逆境下不同浓度壳聚糖溶液对番茄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100 mg/L壳聚糖溶液能明显提高幼苗P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透率,保持一定的根系活力及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浓度为400 mg/L壳聚糖溶液的POD活性、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低于其他浓度处理,表明高浓度的壳聚糖溶液...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材,用0.1 mmol/LSA作叶面喷施处理,清水作对照,当小麦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将各组各1/2幼苗分别置于常温(20℃)和低温(4℃)下培养,5 d后对小麦幼苗进行耐寒生理指标测定。[结果]0.1 mmol/LSA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与低温对照处理的小麦幼苗相比,低温胁迫下0.1 mmol/L SA处理的小麦幼苗的SOD酶活力提高了10.95%,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2.80%;MDA含量减少了5.00%,膜透性降低了6.00%。[结论]SA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细胞内SOD酶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减少了低温对细胞的伤害,增强了小麦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草莓采后壳聚糖处理对其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种分子量的壳聚糖配合和添加助剂涂膜,处理采后草莓果实。结果表明:贮藏草莓失水率、腐烂率和发霉率显著减少(P<0.01);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等含量以及糖酸比的降低幅度变化(P<0.05);果实CO2和乙烯放量减少,SOD活性提高,细胞膜透性变小,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壳聚聚糖添加助剂涂膜处理,更能增强草莓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3.
张凤银  陈禅友  雷刚  黄骏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48-17449,17452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在低温胁迫下对藜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用0、1.0、2.0、3.0、4.0、5.0 mmol/L SA处理两叶一心的藜豆幼苗,测定低温胁迫下藜豆幼苗的Pro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除5.0 mmol/L SA使幼苗鲜重下降外,其余浓度SA对藜豆株高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随着SA浓度增加,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0 mmol/L SA处理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结论]SA可以增强藜豆幼苗的抗冷性,并以2.0 mmol/L 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在0℃低温下,用0、5、15、25、45和80mg/L的外源SA处理‘冀东1号’桃花,试验结果表明,0℃低温使‘冀东1号’桃花雌蕊形态恶变,电解质外渗率增强,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高。经5 ̄80mg/LSA处理的桃花,雌蕊形态恶变减轻,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显著下降;5 ̄25mg/LSA处理使SOD活性显著升高,但45 ̄80mg/LSA处理使SOD活性显著下降;25mg/LSA处理使POD活性升高,其它处理使POD活性下降。试验研究认为,外源SA可以提高油桃花朵的抗寒性,以25mg/L外源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西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以1.0、2.0、3.0、3.5 mmol/L四种浓度的SA处理三叶一心西瓜幼苗,研究SA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以增强西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1.0 mmol/L的效果为最好。经1.0 mmol/L SA处理的幼苗Pro含量、POD、CAT和ATP酶等3种保护酶的活性均比5 ℃对照有提高,MDA含量减少,并且SA可减缓低温下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增加膜透性。  相似文献   

16.
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99-17001
[目的]研究草莓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草莓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1-MCP、壳聚糖复合涂膜、香辛料提取液对其进行处理后,置于低温气调库中进行贮藏,对草莓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Vc含量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贮藏13 d时,1-MCP、壳聚糖复合涂膜、香辛料提取液处理的草莓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呼吸强度、MDA含量比空白组(CK组)低,Vc含量、总糖、总酸高于空白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草莓在低温4℃条件下的贮藏保鲜时间被延长。[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黄瓜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种子及幼苗为试材,设置5、10、20、40、80、160 mg/L 6个水杨酸(SA)浓度,研究不同浓度SA对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试验浓度范围内的SA均提高了黄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率,以浓度40 mg/L的效果最佳;常温下浓度10 mg/L的SA能显著地提高SOD活性,低温下浓度160 mg/L的SA能极显著地提高SOD活性;常温下SA处理使超氧自由基含量极显著下降,可以降低活性氧伤害,但低温下使其升高并因此诱导了SOD活性的升高;常温、低温下均可引起脯氨酸含量升高。[结论]SA对增强黄瓜幼苗的抗低温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诱导脐橙果实抗病性、水杨酸及活性氧代谢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降,引起诱导初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积累。【结论】2%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脐橙果实对青霉病的抗病性,其诱导的脐橙果实抗病反应涉及果皮内S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的调节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为解决草莓常温储存易腐烂、营养物质损失严重的缺陷,以丰香草莓为原料,以果实失重率和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室温(20℃)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放电距离、发生电压、气体流速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草莓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时间为60s,处理距离为10mm,处理电压为140V,气体流速为1L/h时,草莓的保鲜效果最好,果实失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草莓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保鲜期(常温)较传统常温保鲜期提升了1倍.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草莓保鲜新方式,试验结果对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