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北林区木材生产工艺流程基本可分为伐区木材生产、运输、贮木场生产三个阶段。从木材生产成本看:伐区木材生产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60%,而在伐区生产成本中,集材成本又占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所以对于集材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生产成本。从我省情况来看,集材作业主要是以拖拉机为主,占整个伐区的75%以上。我省现有集材拖拉机大部分是集材—50拖拉机。黑龙江省部分林业局运用了集材—80拖拉机集材和接运。对  相似文献   

2.
森林工业以木材采运为基础。在采运生产的采、运、贮三大工序中,伐区生产占去60%以上的劳力和50%以上的成本,集材成本又占整个伐区生产成本的60~80%。因此,降低集材成本提高集材劳动生产率就成为伐区生产以至整个木材采运工业的关键.降低集材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缩短集材距离.要缩短集材距离,就必须增加运材道路。可是,运材道路的投资.在采运生产总投资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处理好集材和运材道路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采运工业的关键性问题。林道网密度理论,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科学方法。国外林道网密度研究发展已久,已形成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秦岭林区集材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成本约占伐区生产成本的60%以上。1985年以来,汉西林业局主要采取了冰雪滑道集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原理是:利用伐区的自然坡度,挖土筑槽,表面浇水结冰后构成半圆形的槽道(直径0.8~0.9m),靠木材自身的重力,沿着槽道进行下滑的一种集材方式。它的具体作法是:在冬季的夜间浇道,早晚放材,中午停放;放材时,将大  相似文献   

4.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屯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伐区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伐区林道间距或集材距离是影响木材生产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长期以来,对路网理论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马秋思和塞给巴登等人详细地研究了拖  相似文献   

7.
集材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伐区地形地势、单位面积出材量(或集材量)、树种和材种规格、机械设备的性能与适应范围以及技术发展水平而定。根据伐区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集材方式,有利于降低木材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金洞林场伐区特点及现有和可行集材方式  相似文献   

8.
如何经济地收集伐区剩余物是木材生产单位完成采伐、集材后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收集成本高于售价,木材生产单位就要亏损。为此,我们必需对收集伐区剩余物进行成本估价,确定合理的收集方式。为了充分发挥集材设备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集材和伐区剩余物的收集采用同一机械。因受自然条件限制,采用人力、畜力集材的伐区,也同样采用相应的集材方式收集伐区剩余物。这样,对于某一块采伐迹地来说,剩余物的收集方式是确定的,单位时间的费用是定值的,变量是单位时间收集量。如果我们采用集材斜距为标准距离,则单位时间的收集量与集材斜距、剩余物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的根数有关。集材斜距越  相似文献   

9.
毛枝桠生产和木材生产、透光割灌作业同步进行,在伐区清理和透光割灌作业过程中,把毛枝桠粗小枝和梢头修理去掉,单独堆放;用打捆器将堆好的小枝桠扎成直径20~30 cm的小捆;采取畜力集材或人力集材;采取人力装车。生产成本为289元.t-1,经济效益为55元.t-1。  相似文献   

10.
森工采运企业设备的折旧基金提取办法经历了两个阶段:(1)1966年以前,伐区设备按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基金,此外,按照木材产量每立方米提取五元的伐区道路延伸费用,作为维持简单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临江林业局狠抓了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了物资消耗定额的日常管理,开展了以物资消耗定额为计算依据的班组经济核算,实行了超耗罚款、节约奖励制度。在全年定产39万立方米、十二个林场分散在四条沟岔、林相差、运距远、设备年年增加、木材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的不利情况下,控制住了物资消耗增长的势头。1982年,又在企业整顿中进一步加强了定额管理,落实了经济责任制,出现了物资消耗回缩的好局面。1981年,木材生产单位成本为47.72元,构成直接木材生产成本的材料费为9.80元,占成本的19%。1982年木材生产单位成本提高到49.02元,但用于直接每立方米木材生产的材料费降低到7.17元,只占成本的14.6%。按木材生产直接材料  相似文献   

12.
伐区木材生产工序中,集材工序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伐区未材生产效率的高低,也关系到伐区木材成本的高低。因此,在组织伐区木材生产时,把集材工序搞好,至关重要本。文在深入林区生产第一线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借鉴了发达国家林业生产经验,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集材工序的主要因素:林份特征、地形条件、气象等自然因素;机械设备、劳动者、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等社会技术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100型营林抚育人力集材索道的应用范围,伐区的区划与设计、生产工艺与劳动组织及它的技术参数与制造,分析了人力索道集材与人力集运的效率和成本。实践证明:一条索道一年可集材1500m~3,节约了生产成本4497.08元  相似文献   

14.
集材是木材生产的基本工序之一,约占伐区生产工作量的70%。其作业在工业化采伐所造成表土流失的影响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之,合理的选择集材方式和确定相应的集材工艺,不仅对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森林集约经营、发挥森林宏观生态效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既往在集材方式与集材工艺的选择上,只着重于集材生产率和集材作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对于集材作业造成的地表破坏所带来的表土流失,以及幼荫、幼树的损伤,所带来的森林恢复时间的  相似文献   

15.
伐区集运材生产方式最优方案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刚平 《森林工程》1995,11(3):21-24
本文针对现阶段闽西北林区三种比较典型的伐区集运材生产方式,在给定的伐区条件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揭示三种集运材方式的成本K同集运材距离L的关系,从而确认索道集材、汽车便道接运的机械化生产成本普遍低于人力集运材生产成本,明确了机械化生产仍然是木材采运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集材是木材采运过程中一道重要工序。它是影响木材生产成本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对生产效率、伐区水土保持、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就新疆而言,早在五十年代是以畜力集材为主,即所谓“牛马套,集材,并开始推广冰雪滑道集材。六十年代初,在一无机械设备二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成功地架设了我区第一条集材架空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福建伐区木材生产实践,应用数量概率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了选择集材索道工艺类型的多元回归方程的数量化模型,并对20个伐区进行回报,回报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39%(劳动生产率)和3.58%(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100型营林抚育人力集材索道的应用范围,伐区的区划与设计,生产工艺与劳动组织及它的技术参数与制造,分析了人力索道集材与人力集运的效率和成本。实践证明:一条索道一年可集材1500m^3,节约了生产成本4497.08元。  相似文献   

19.
一、国外缩短伐区集材距离方法国外伐区集材距离,一般为300米至400米,最远不超过500米。其缩短伐区集材距离方法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提高纵断坡度展线法国外林区运材公路,线路纵断面设计坡度较大,重车下坡一般在10%左右,最大可达15%。线路平面设计,一般采取偏倚,傍山、绕谷、盘山等方法,展线延伸至伐区腹部,使集材距离缩短。2、缩短公路间距法缩短运材公路间距,实质是增加林道貌岸然网密度主要基于集材与修建功立业成本合计为最小的林道间距。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森林采伐作业中,应用着各种集材机械把伐倒的木材运到伐区装车场,而后进行装车运材。在伐区集材作业中,已往情况是木材的一端搭在集材机械上进行拖曳集材;目前一般是应用专门的抓钩装置抓取木材的一端进行拖集,但是由于木材体大笨重,而且抓钩的安装位置又处于拖拉机架边缘之外,这样容易造成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