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双高产综合增产技术杨学光(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266752)宽垅大沟麦套种覆膜春花生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夺取粮油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我们平度市崔召镇农技站从199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了这一套种模式,平均每公顷产小麦4482kg...  相似文献   

2.
董书田  武生艺 《花生学报》1989,(3):21-23,14
我县主产花生的沙苑地区和黄、渭、洛河滩地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14.5℃,15℃的积温为3715℃,其中花生生育期内(5月15日-9月30日)≥15℃的积温是3325℃,地下水质好量丰,井灌面积较大(沙苑地区现有机井10.2眼/平方公里,涌水量30m~3/小时)。发展小麦套花生一年两熟,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立高效益综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丘陵旱地花生高产技术开发林同学,范开业,王献杰(山东省临沂地区经作站276001)花生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2625~3000kg/hm2,全区ll个县市,平均单产3000kg/hm2以下有8个,最低单产只有2100...  相似文献   

4.
小麦套种花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套花生是以小麦为前茬的套种技术。依据小麦、花生两作物的生育特点、经济性状表现及生育进程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调整时间差和垄、畦的宽窄可以有效地利用生育季节和作物边际优势,使之产量提高,效益增加。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朝阳市八里堡进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总面积0.49hm2,以小麦清种,麦茬复种大豆为对照。供试作物:春小麦(辽春10号),花生(锦花5号、花37、90 128),大豆(早熟快豆)。试验地为砂壤潮褐土,秋翻春整地做垄做畦。小麦3月23日播种。随播种(纯面积,下同)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92.5kg/hm2,三叶期追施尿素22…  相似文献   

5.
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旱地地膜小麦高产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播量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陕西省千阳、淳化、洛川三个不同干旱地区地膜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地的最佳农艺方案分别是:千阳县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9~10月1日,基本苗为272.8万~330.32万/hm^2,施氮103.1~167.0kg/hm^2,P2O5 82.5~133.6kg/hm^2;淳化县产量在450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31~10月5日,基本苗237.5万~320.5万/hm^2,施氮221.9~285.8kg/hm^2,P205177.5~228.6kg/hm^2;洛川县产量在37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5~9月27日,基本苗286.3万~337.7万/hm^2,施氮111.5~170.5kg/hm^2,P20589.2~136.4kg/hm^2。  相似文献   

7.
红壤丘陵幼龄桔园套种花生效应及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响应“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的号召,1997年底统计,全省利用红壤丘陵区的荒山荒坡共计开发建立了11.20万公顷柑桔园。幼龄桔园空闲面积大,多数套种不近合理,有的甚至不进行套种,不但浪费了资源,且对桔园很不利。为尽快熟化土壤,提高桔园土壤肥力,促进桔树...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浙西南山区旱地多熟间套种的主要冬季作物,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形成了适用于山区旱地马铃薯留种途径,良种选择,切块播种,覆盖,种植群体以及施肥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丘陵旱地花生氮磷配比施肥模型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二次加归旋转通用设计,研究了丘陵旱地春播地膜覆盖花生N、P配比施肥模型。N、P用量交互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麦花生两熟双高产一体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运筹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研究表明:小麦花生两熟栽培,施肥重点应在小麦,宜占总施肥量的60%-80%。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拔节至挑旗期,NPK配合追施.花生追肥在始花前一次施足。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1.
经5年大田试验与培创高产田相结合,在较大面积上使大垄宽幅麦套种的小麦和花生公顷产量分别达到了5250kg和6000~6750kg,明确了相应产量条件下花生生育规律,建立了一套适合鲁东地区的麦油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条件下,有机肥(圈肥和豆饼)与无机肥(三料复合肥)配施及单施对小麦花生两熟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不仅能提高麦油两作的产量,同时对提高产品的品质亦有明显的作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有机肥或化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木薯/花生模式下的产量表现及其经济产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4种木薯株行距配置0.8 m×0.8 m(M_1)、0.6 m×1.0 m(M_2)、0.8 m×(1.0 m+0.6 m)(M_3)、0.6 m×(1.0 m+0.8 m)(M4),木薯单作与相应木薯/花生体系的产量表现和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和产值当量(VOE)均大于1,木薯实际产量亏损(AYLc)均大于0,木薯偏土地当量比(PLER-C)均高于木薯在间作和单作中所占的土地面积之比,即4种间作模式均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且对木薯来说均具有间作优势;M3间作处理中花生相对于木薯的竞争力(Apc)和花生实际产量亏损(AYLp)大于0,而经济产出则比M3单作木薯高出了237元/667 m2,总的实际产量亏损(AYL)为1.07,在4种间作处理中数值最大。故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M3木薯株行距配置的间作产量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最佳。  相似文献   

14.
花生疮痂病近几年在青岛市大面积发生,已成为青岛花生产区一种主要病害。通过轮作、地膜覆盖均能减轻该病危害,且轮作防治效果明显。田间以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以木薯和花生间作行数比为2∶4模式为对象,木薯单作(SC)、花生单作(SP)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该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木薯用IC表示,花生用IP表示)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定植后92 d之前的实际产量大于预期产量,之后的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开始下降;木薯实际产量从定植后75 d到收获均大于预期产量,且实际产量的增加速度大于预期产量的增加速度。(2)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度(Pnmax)和光饱和点(LSP)均显著高于SC;苗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暗呼吸速度(Rd)小于SC。荚果膨大期,IP植株叶片的光补偿点(LCP)、LSPRd均显著低于SP,表观量子效率(α)显著高于SP。(3)IC通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延长快增期持续天数和提高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来达到增加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IP通过提早快增期开始时间和快增期结束时间来缩短快增期持续天数,并使其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最终使IP的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下降。综上表明,木薯通过提高光能截获和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自身消耗来增加干物质积累量,花生后期由于高位作物的遮荫影响其生长发育,但在荚果膨大期IP通过降低LCPLSP来提高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降低Rd来增加花生体内营养物质的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16.
在两种不同麦棉套种模式下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冬小麦叶面积和千物质累积动态,分析了不同麦棉套种模式的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并对麦棉套种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的补偿效应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1)麦棉套种小麦冠层透光率高于麦棉轮作;3:1式麦棉套种冬小麦预留行间透光率低于4:2式,但小麦行间透光率明显高于4:2式。不同栽培模式小麦冠层麦行间温度和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但冠层温度低于预留行,湿度则高于预留行;4:2式预留行温度稍高于3:1式,湿度则低于3:1式。(2)麦棉轮作冬小麦叶面积系数大于麦棉套种模式,两种套种模式间差异不明显;单株叶面积最大差异出现在4月22日前后,此时3:1式和4:2式麦棉套种小麦单株叶面积分别为麦棉轮作的1.17倍和1.41倍。千物质积累量麦棉轮作高于麦棉套种,单株千物质量则麦棉套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两种麦棉套种模式小麦单株千物质积累量均比麦棉轮作增加40%左右。(3)麦棉套种冬小麦在生长和产量上其边行均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综合不同栽培模式的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其差异分析,3:1和4:2式麦棉套种冬小麦分别比麦棉轮作减产17.8%和20.1%,两种套种模式冬小麦对产量的补偿率分别为37%和40.1%。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7年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核桃树冠下区和远冠区下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核桃树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和产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在远冠区各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种植密度处理的冬小麦旗叶P_n、T_r、G_s、F_v/F_m、Φ_(PSII)均低于相应远冠区。冠下区和远冠区的籽粒产量分别以M1和M2处理最高,分别为3 212.19和3 911.12kg·hm~(-2)。综合来看,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种植密度应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在核桃林间作条件下,对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花生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2017年和2018年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花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增加花生单株饱果数和百果质量,从而提高产量.在施氮量≤210kg/hm^2时,花生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氮肥施用量为300kg/hm2时,花生干物质向荚果分配被抑制,进而产量降低.氮肥施用量为210kg/hm^2时,两年间作花生的产量和利润均达最大值,分别为4938.56 kg/hm^2、4512.71 kg/hm^2和21648元/hm^2、19701元/hm^2.  相似文献   

19.
红壤地区花生与玉米间作种植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农区花生间作玉米意义重大 ,极具潜力和推广前景 ,但花生间作玉米密度是首要的关键环节。本研究设置多种间作比例 ,通过总体产量、经济效益、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积累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 ,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择优 ,认为花生间作玉米适宜比例为 2 :12~ 2 8,即每公顷玉米密度控制在 12 0 0 0~2 40 0 0株。  相似文献   

20.
奥卡尼克生物菌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播种前沟施奥卡尼克生物菌肥(BGP),同时在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叶面喷洒(PGA),可降低花生茎枝高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和饱果率,降低公斤果数,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