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乡县板桥湾乡三合高级农业社1956年共种红苕470.32亩,平均亩产1,048斤,其中丰产的4.59亩产量达4,204.5斤/亩,在山区旱坡地,获得这样的产量是比较突出的。它们的主要经验介绍于下。一、注意倒槎红苕地要年年倒槎,连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谷城县,庙滩乡,新气象五社,1958年种小麦703.48亩,平均亩产1,017斤,获得空前丰收,其中第一生产队100.85亩小麦,平均亩产1,443斤,并有1.5亩获得亩产5,467斤的高额丰产;第二生产队60.85亩小麦,平均亩产1,506斤,也有1.05亩达到亩产5,376斤。 当地年平均温度15℃左右,无霜期220天左  相似文献   

3.
南县1956年的黄麻生产工作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取得了大面积丰产。这一年种了30,488亩黄麻,占全县旱作耕地面积25.41%,相当于1955年的33.8%。平均每亩产麻387斤,比1955年平均产量247斤,增产38%;最高的每亩产966斤。纤维品质也有很大提高。 获得丰产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在领导思想上明确了黄麻生产是一个整体的技术管理过程,必须从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着手,具体深入了解,抓住增产关键。故自1955  相似文献   

4.
湖北光化县崔营乡幸福社在1957年冬播时全社抓住了小麦密植、精细整地保墒、多施肥料等增产措施,使全社小麦由1957年夏收2502亩单产218斤至1958年夏收2,314亩单产510斤,其中29亩高额丰产地平均亩产2,173斤7两,其中11亩平均亩产3,215斤,其中2亩平均亩产3,454斤。  相似文献   

5.
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十一年来一直坚持围绕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各项科学试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65年全大队2805亩小麦,平均亩产443.6斤,比历史上最高水平的1956年增长23.3%,比1964年增产35.4%;技术队50亩小麦,平均亩产720斤,其中15亩丰产田达到814斤。为适应当前我省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发展的需要,我们选登了这个坚持党的自力更生的方针,开展农业科学实验发展生产的群众性科学实验组织开展活动的具体方法。这个材料生动的说明了生产队搞科学实验,同样可以搞设计、搞调查、搞好数字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一些可靠的结论,不断发掘当地增产潜力,找出当年生产中存在的矛盾和差距,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盖县白果农场,是从1972年开始种冬麦的。三年迈了三大步,19T2年播种43亩,一季上《纲要》,平均亩产420斤;1973年播种84亩,一季过“黄河”,平均亩产638斤,最高地块亩产820斤,1974年,播种441亩小麦,平均亩产733斤。其中第二大队101亩小麦,平均亩产811斤,一季过“长江”;同时出现了一个过“黄河”的山区大队,平均亩产524斤。  相似文献   

7.
我县小麦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上了一层楼。全县十三个公社,社社增产,一千五百零一个小队,队队丰收。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平均单产六百九十一斤,总产一亿七千四百六十多万斤,比去年亩产六百二十二斤增长一成以上,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二点六倍。并涌现四个八百斤  相似文献   

8.
我院试验农场,今年1004亩冬、春小麦获得平均亩产645.3斤的收成(籽粒干重,含水为12-12.5%)。比1964年亩产459斤增产40.7%,比历史最高的1960年亩产606斤增产6.4%。其中有206亩亩产800斤;135亩亩产831.16斤;11.6亩亩产870斤。我院农场建国初期产量很低,1950年小麦亩产220斤;1954年亩产480斤;1960年亩产606斤;以后几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亩产达五百斤上下。今年又跃到645.3斤。今年小麦能获得丰产,经和试验农场职工座谈讨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思想挂了帅,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社教运动以  相似文献   

9.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永红庄大队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全大队600亩小麦,在连续三年刷新历史水平,创小麦高产之后,今年又战胜了旱、虫、风等自然灾害,夺得了平均亩产860斤的更大丰收,比去年小麦亩产757斤每亩增产13.6%,其中有300亩平播小麦,平均亩产在900斤以上。下面就我们的实践体验,谈谈对小麦高产规律中几个问题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院工农兵学员、农场工人和教师,在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过程中,坚持“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学习贫下中农小麦高产经验,探索淮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1972年以来开展了小麦高产研究.四年来,各试验田产量情况如下:1972年3.8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27.3斤;1973年7.2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37.4斤.其中有1.04亩,亩产812.0斤;1974年10.7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777.4斤,其中有4.93亩,亩产超过800斤;今年45.72亩试验田和丰产方,平均亩产829.6斤,其中900斤以上田块6.23亩,平均亩产965.1斤,有一块1.32亩,亩产1073.5斤.通过四年研究,我们对淮南稻麦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渡乡位于举水西岸,年平均温度16.4℃,无霜期约240天,常年降雨量1,200多毫米;大部系砂质土壤,棉田习惯为小麦棉花两熟栽培。全乡耕地9,418亩,其中旱地7,636亩。1956年棉田面积5,689亩。去冬今春已有98.5%的农民入社,并有86.7%的农户加入高级社。 本乡种棉历史很久。1950年前都是种“大毛子”、“绿绒茧”等中棉品种,一般年成亩产皮棉30——40斤。自1950年开始引种岱字棉后,产量逐年提高,如51年平均亩产皮棉41.1斤,52年45.1斤,53年53.2斤,54年全部被洪水淹没,55年平均亩产73.1斤,56年获得亩产101.2斤的大丰收,比55年增产37.3%,较全县平均亩产61斤,增产66%。取得了百斤皮棉的光荣称号。这是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生产上第一年的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13.
1978~1980年,我们在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点吴县越溪一大队进行了三麦机械化栽培试验.实践结果证明,不仅能高产稳产,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915亩三麦平均亩产753斤,比上年增产129斤.1980年三麦生产遇到多种灾害,单产仍然超过大丰收的1979年,亩产达到764斤.100亩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方,亩产848.5斤,其中1.95亩“宁7317”小麦,亩产达到1042.9斤.百亩试验方与人工操作相比,每生产1斤麦子,减少工本费0.04元,降低30%;每工时生产麦子6.18斤,为手工操作的2.75倍.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推动下,我省小麦创千斤夺高产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近年来,三麦高产栽培取得了显著成果,产量纪录获得了新突破。我所小麦高产栽培亦取得了新进展。1975年小麦丰产田最高亩产达到了940.1斤,9.16亩小麦丰产田,平均亩产894.2斤;1976年小麦丰产田亩产达897斤;1977年虽受严重湿害、病害的影响,小麦丰产田亩产仍达到825斤。三年实践证明:在南方多雨多病地区,小麦也可以获得亩产千斤左右的高产;不仅丰年小麦可以高产,在严重的灾年亩产也能达到800多斤。这说明南方小麦生产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区早稻空前丰收,发出高额和平衡两大卫星,全区7个乡早稻面积40,808亩,总产量达一亿另三百四十四万八千二百八十斤,平均亩产2,535斤。比去年早稻增产二倍半以上,其中平均亩产3,000千以上的有2个乡,31个社,336个生产队,5,000斤至10,000斤的田1,093亩,10,000斤至25,000斤以上的田34亩,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朋兴乡长风社主任官木生,同青年突击队共同培育的1.21亩南特号创造了亩产15,361.10斤的纪录,还有六合乡五四社副主任刘伯千等培育的1.1亩,南特号创造了亩产26,679.9斤的新纪录,丰收后,社员们反映说:“说一万,收一万,不愁吃,不愁穿,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谷城县沈湾乡乐民农业社1958年全社1,047亩小麦,平均亩产1,501斤,其中第四生产队共种119.8亩小麦,总产量287,640斤,平均亩产2,401斤获得了双千斤队的称号。在这个双千斤队里,并有9.5亩平均亩产在3,000斤以上,另有0.9亩折合亩产达到4,075斤。 乐民农业社位于汉水南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作物以小麦、棉花、王米、芝麻、水稻为主,多为一年二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淮南多雨地区稻茬小麦高产的途径,今年在我所农场进行了“三结合”的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初获成效。全场700亩小麦平均亩产514.3斤。10块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536.3斤,最高的达612.2斤。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俺队广大社员群众经过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又夺得了今年小麦的大丰收,全大队四千三百四十一亩小麦,平均亩产七百零七斤,比七四年亩产五百七十六斤增产一百三十一斤’增长百分之二十三。有四个生产队跨过了“长江”,亩产达到了八百斤以上,创造了我大队历史最高纪  相似文献   

19.
东莞县中堂公社蕉利大队,地处东江下游,大部为冲积土,土质肥沃而略带粘性,为广东省主要黄麻产区之一。过去由于品种退化混什、耕作粗放、黄麻单位面积产量低,1964年全大队平均亩产400斤左右,1965年我院在该队建立黄麻样板,示范推广良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年春阴雨过多,黄麻生长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仍获得大面积30亩平均亩产971斤的高产,其中最高产的2.5亩平均亩产达1006斤,创造了该队历史最高产水平。其取得高产的主要经验是听党的话,自力更生大办农家肥,选用优良品种,大搞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1980年新乡县棉田春播单作面积7万亩,棉麦套作6万亩,麦垄点播和麦茬棉2万亩,合计1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96,5斤,还收小麦170多斤.1980年全县向国家交售皮棉2867.4万斤,平均每个棉农贡献95.6斤,比1979年人均贡献45.3斤增加一倍多.棉花总产、亩产、人均贡献都是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获得大面积丰产的原因,除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狠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