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泰泽氏病是一种以严重下痢、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病原为毛样芽胞杆菌。1965年报导本病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发现在家免中有本病流行。由于病的死亡率极高,实是养兔业的一大威胁。本病除家兔感染外,小白鼠、大白鼠、地鼠、麝香鼠、猫和恒河猴等多种动物都已发现有泰泽氏病流行,由于病原体难于分离培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泰泽氏病被误认为是粘液性肠炎和其他类疾病。6—12周龄的兔发病最多,但断乳前的  相似文献   

2.
泰泽氏病是由毛发样芽胞杆菌(Bacillus piliformis)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本病一旦暴发流行,对实验动物生产及科学实验造成极大损失。我国1982年曾报道过家兔泰泽氏病,对小鼠泰泽氏病尚无报告。笔者于  相似文献   

3.
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由于该病病死率极高,又无特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养兔业威胁很大。2009年7月初,本中心诊治了1例宁德市送来的兔泰泽氏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兔泰泽氏病暴发流行报告胡春萍(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南京210028)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以严重下痢,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家兔对本病报导不多,现将我所实验兔发生的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我所1995年6月10日从某医科大学购入1公...  相似文献   

5.
兔泰泽氏病 ,是在细胞浆内生长的毛发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的临床特征为排水样或粘液样粪便。 2 0 0 0年 3月 ,我市德感镇圣泉村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 5~ 10周龄仔幼兔共 136只 ,先后有12 9只发病 ,发病率高达 94 9% ,并在短短 1周内死亡10 2只 ,死亡率 (发病死亡率 )高达 79 1%。经临征症候、尸体解剖、姬姆萨液染色等检查确诊为兔泰泽氏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1)临征症候及剖解变化 经向畜主调查 :兔群发病急 ,从第 1只发病后到第 3天发病数量增至 87只 ,1周内发病至 12 9只 ,发病率达 94 9% ,且发病前兔群无明显的异…  相似文献   

6.
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兔泰泽氏病主要对1~4月龄仔兔和幼兔威胁最大,一旦感染,死亡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7.
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兔泰泽氏病主要对1~4月龄仔兔和幼兔威胁最大,一旦感染,死亡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8.
家兔大肠杆菌病有腹泻或败血性感染等类型。败血性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症状和病变,而腹泻病例易与其它某些致腹泻病原感染相混淆或混合感染,如魏氏梭菌性下痢、沙门氏菌感染、泰泽氏病、肠球虫感染等。因此,确诊本病有赖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鉴于败血症病死兔实质脏器中能检出大肠杆菌,而腹泻型病例肠内容物(尤其是小肠段)大肠杆菌异常增殖,部分腹泻兔尚能在实质脏器中检出大肠杆菌。笔者用常规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对本病进行快速诊断,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鉴别诊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兔的暴发性、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场诊断根据本病多发于1~3月龄幼兔,急剧腹泻胃黏膜出血、溃疡和盲肠浆膜出血等可作出现场诊断。确诊需进一步的实验室或血清学检查。本病与大肠杆菌病、泰泽氏病、溶血性链  相似文献   

10.
正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首先由匈牙利马立克(MAREK)氏于1907年报道,之后世界各国养禽业都有发现,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该病死亡率一般为10%~60%,美国1965年因本病损失6 500万美元,1975年在免疫疫苗后仍损失2亿美元;英国1965年损失4 000万美元,1969年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严重下痢、脱水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特征性病变为肝多发性坏死和肠出血性坏死.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家兔中也有流行.兔群中一旦感染,经济损失极大,因此需要广大养兔者注意防范此病,笔者在近期发现数例,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兔下痢病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引起免下痢的原因主要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两类,病原性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沙门氏菌病、泰泽氏病、魏氏梭菌病、轮状病毒感染和球虫病等;非病原性的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兔下痢.  相似文献   

13.
兔腹泻病是家兔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危害大,尤其是幼兔更易发生此病。因此,它严重困扰着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兔腹泻病的发病原因有病原体性和非病原体性两大类,病原体性主要有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沙门氏杆菌病、泰泽氏病、魏氏  相似文献   

14.
正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严重脱水并快速死亡,危害性很大。1流行病学患兔、隐性感染和耐过兔为本病的传染源。感染兔的粪便中排出含有芽孢的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以消化道传染为主。各年龄段和各品种兔均易感本  相似文献   

15.
虽然泰泽氏病在动物中的流行早有报道,但家兔泰泽病研究较少。通过对家兔泰泽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进行系统综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季高温多雨,草料易发霉变质,兔子采食后易引起霉菌中毒,若舍内卫生不良,可诱发多种肠道疾病。兔肠道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拉稀、水泻、便秘、臌气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肠道疾病大致可分为沙门氏菌病(兔副伤寒)、泰泽氏病、大肠杆菌病、绿脓杆  相似文献   

17.
肝脏病变特征常可为兔病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1引起兔肝病变的病因 1.1病菌可见兔巴氏杆菌病、兔魏氏梭菌病、兔波氏杆菌病、野兔热、兔李氏杆菌病、兔肺炎球菌病、兔链球菌病、兔坏死杆菌病、兔结核病、兔伪结核病、兔沙门氏菌病、兔大肠杆菌病、兔泰泽氏、兔葡萄球菌病等。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有不少养兔场反映,幼兔死亡率高,伴有腹泻症状,按大肠杆菌病治疗无效,难以控制,请我所专业人员给以指导。经过系列调查研究和实验室诊断,确定养兔场病兔系泰泽氏病和大肠杆菌病交叉  相似文献   

19.
泰泽病是由毛样芽孢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诊表现为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特征病变为肝多发性坏死、肠出血性坏死。本病最早在小鼠等实验动物中发现,后来发现家兔、羔羊、马驹、犊牛、犬、猫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20.
正常兔粪为豌豆大小的圆球形或椭圆形,内含草纤维,表面光滑匀整,呈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粪便不成型,稀软如泥,呈粥状或水样表明兔可能发生腹泻性疾病.临床上除大肠杆菌病、胃肠炎、魏氏梭菌病等可引起兔腹泻外,沙门菌病、泰泽氏病和球虫病等亦可引起兔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