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丽娜 《现代农业》2008,(11):103-103
随着以信息和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除了需要大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外,更需要大批能够快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就企业而言更需要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与此相适应,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迫切需要对以往的理论灌输式教育进行改革,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力求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类型及其培养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村科技实用人才、规划人才、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通过选拔当地人才、利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人才、大力引进大学生村官、充分吸纳城市富余人才等多种途径来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3.
朱丹 《河南农业》2012,(24):18-20
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需求的新型人才,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兼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探索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岩  莫广刚 《农学学报》2022,12(11):94-100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中央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下,各地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并扎实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央和各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在引导人才下沉一线、培育激励乡村人才、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好经验和好做法,同时提出了需要正确处理和把握的几个关系,针对共性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把乡村人才洼地建成人才高地、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为了适应人才的需要,要努力办好农业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提供服务。飞速发展的现代农村不再需要掌握固定知识的传统学生,而是需要大批具有崭新观念、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专业技能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创新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工作需要提高对"创新"的再认识。针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工作的特点,提出创新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工作的4项措施及创新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工作需要谨防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新提法,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定位,突出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既是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紧缺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需要,也是贯彻"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需要,更是高职院校明确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时代,林业产业需要大批适应时代的产业信息化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市场人才,当前林业产业人才队伍存在诸多问题,产业人才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章磷  王昕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255-257
乡村振兴下,人才是关键。农业农村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农业人才支撑,通过黑龙江垦区农业人才供需现状的研究,探究黑龙江垦区农业人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要制定更有活力的人才政策、全面加强人才融合发展、全方位建设人才培训体系等建议,为黑龙江垦区农业人才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拥有人才才能拥有前进的助推力,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需要人才,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关键在于人才,这就需要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加大对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李绵 《乡村科技》2023,(7):20-23
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人口低质化问题严峻,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和素质构成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农村地区需要引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的引进需要强化政府的政策推力、乡村建设的内拉力和乡情乡愁文化的情感引力。基于此,建构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机制需要从3个维度着手:一是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推力机制;二是要推进乡村建设,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拉力机制;三是要重视乡情乡愁的作用,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情感牵引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门类齐全的专业型人才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的数量 和质量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乡村人才振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之策。我国乡村 振兴人才缺失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 树立大数据思维,为乡村人才振兴找到新的突破点;需要搭建基于大数据的乡村人才交互式平台,实 现人才的精准对接;需要加强基于“三农”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信息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人才建设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人才的需要,本文以新农科人才建设为背景对现代畜牧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企业调查研究,形成新型畜牧人才核心能力体系框架,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直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除了产业、农业、农民、环境等内容,人才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最近几年超大型城市在向外转移人员,二、三线城市更是抓住机会吸引人才,什么放宽落户条件、先落户后工作等等,一切都是为了留住为城市发展有用的人才,实际乡村振兴更需要相关人才。乡村振兴要有踏踏实实落在乡村产业上的人才,更需要既能接地气、踏实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三农”工作今后发展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实现振兴的关键,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都需要乡村人才引领。因此,乡村目前急需一支专业的乡村人才队伍助推乡村振兴。目前,乡村人才数量少、男女人才比例失调、综合素质不高、发展环境不具吸引力等因素影响制约了乡村发展,并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方面多花费精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以此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力度,用更加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人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保障,从现阶段的农业建设人才培养现状中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是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从管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以及专业型人才与营销型人才方面入手,引进人才激励培养机制,明确教育培养目标,构建丰富课程内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督管理评价体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提供更多的实用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特性及行业发展需要,分析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并从调整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与创新教学环节、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探讨了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地方农业院校的责任所在,基于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素质要求,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理念、人才质量观、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发展需要人才 ,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经营人才。从一名企业家的角度讲 ,我希望最优秀、最合适的人到我们企业里来。人才的大小不在于学历的高低 ,而在于适应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于是否敢想、敢说、敢干 ,敢于面对挑战。我们需要各种人才 ,只要你确定拥有某一方面的专长 ,而且一定要最好 ,譬如说你数学不好 ,但文章写得最好 ,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当然你是通才、是全才更好。总之素质要好 ,能够从平凡的岗位和事情干起 ,切忌心高手低。中国的私营企业80 %是家族式的 ,但我在新希望里坚持不用亲属。人家说私营企业不用外人 ,所以我就来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乡村发展也逐步成熟,农村的本土留守人才逐步向女性化方向转型,农业经营体系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促使女性人才成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女性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于乡村的文化传承、社会关联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需要突破传统的农村人才观念约束、制度约束以及组织约束等多方阻碍。在发掘乡村本土女性人才价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重点放在人才文化观念革新、政策体系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组织形式优化方面,才可以为女性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落实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