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二点委夜蛾是当前危害玉米的一种新的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幼苗,轻者造成玉米苗倾斜或倒伏,重者缺苗断垄。阐述了二点委夜蛾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象要素对玉米二点委夜蛾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芳  徐海涛  杨秀华  刘敏  曹伟 《农技服务》2011,28(9):1365-1366
近年来,聊城市部分玉米田地二点委夜蛾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已造成玉米严重缺苗断垄。对该害虫在气象条件下进行了调查统计和监测研究,探讨了气象要素对二点委夜蛾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农业防治提供更加有利的防治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二点委夜蛾已成为玉米苗期最主要虫害,以钻蛀玉米幼苗根部或切断浅表层根危害,造成幼苗枯死或倒伏,玉米缺苗断垄,对玉米产量构成严重威胁。1为害习性二点委夜蛾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幼虫喜湿喜阴,一般在玉米的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  相似文献   

4.
<正>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夜蛾科害虫,目前在禹州市夏玉米田部分地块发生较重,对玉米苗危害较大,严重地块出现缺苗断垄。一、形态特征二点委夜蛾属于夜蛾科,成虫体色呈灰褐色,个体小,体长10~12cm,环纹为一小黑点,肾纹小,外侧中凹,有1个白点,翅外缘有1列黑点,约7~8个,非常明显。幼虫灰褐色和黑褐色,体长20cm左右,腹部背面侧背线为2条灰白色纵带,每节对称分布有4个白色中间有黑点的毛瘤,每节有1个倒v字斑。二点委夜蛾喜群居,玉米苗周旁一般有多头,在土表或土缝内,为害玉米茎基部。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是夏玉米产区一种新发生的害虫。调查发现,秸秆还田地块尤为严重。本试验对秸秆还田与药剂处理地块的二点委夜蛾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未进行药剂处理的地块被害株率达到82%,百株虫量最大为88头,喷除草剂和杀虫剂后二点委夜蛾发生量及危害率与未喷的差异不显著,百株虫量略有降低,但无秸秆还田地块喷施除草剂与杀虫剂后,其危害率显著低于上述处理,被害株率为20%,百株虫量为6头。  相似文献   

6.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田新发生的害虫,幼虫咬食玉米苗茎基部,造成死苗导致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生产。近年来,濮阳市玉米二点委夜蛾发生呈加重态势,并且农民群众对该虫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认识不清楚,局部损失严重。一、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二点委夜蛾是河北省夏玉米田新发生的一种为害夏玉米根部的害虫。2005年开始在河北省部分玉米田暴发,2006年、2007、2009年发生较为普遍,尤以邢台、石家庄、邯郸等地发生最重。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危害极大,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则造成田间大片大片死苗。  相似文献   

8.
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产区新虫害,同时又属于群居性暴发性害虫,2011年在邯郸市505.2万亩夏玉米田中暴发式发生,其中造成100万亩严重地块缺苗断垄。据农业部权威专家会商预测,2014年该害虫将在河北省再次严重发生,必须大力推广有效防治技术,特将几年来试验总结的方法、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黄淮海地区一种新发虫害,主要以幼虫为害苗期夏玉米。幼苗受害后萎蔫、倒伏、失水直至枯死。二点委夜蛾具有隐蔽性强、转株及聚集危害等特点,一旦防治不及时将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经过近3 a的虫量积累,二点委夜蛾于2014年开始在我市武清、蓟县、宝坻、宁河等区县点片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建议关注植保系统发布的预报,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防治。发生高峰期及重发地块:二点委夜蛾危害高  相似文献   

10.
<正>夏玉米播种后到苗期处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往往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如根腐病、瑞典蝇、粘虫、蓟马、二点委夜蛾等,若防治不利易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在夏玉米播种之际,为实现一播全苗,确保苗齐苗壮,特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病害之一,近年来在东北及南方一些省份发生比较严重,尤其在轻碱瘠薄或土壤板结地块和春季低温多雨的年份发病比较严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重病地块发病率高达50%以上,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或形成不育株,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2.
<正>二点委夜蛾是夏玉米田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暴发性害虫,其幼虫隐蔽在夏玉米田的覆盖物下咬食玉米苗茎基部,造成玉米倒伏甚至缺苗断垄,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蠡县2009年在大百尺村首次发现,到2012年累计发生面积达9.2万亩,成为蠡县玉米主要害虫,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防治。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二点委夜蛾是邢台市2007年在玉米上发生的一种新虫害,主要以幼虫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为害玉米幼苗,轻者造成玉米幼苗倾斜或倒伏,严重的造成幼苗枯死。近几年邢台市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面积都在50万亩以上,虫田率10%~13%,虫株率3%~10%,重的达20%~30%,单株有幼虫2~5头,多者10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二点委夜蛾是危害玉米生长的一种新害虫,该害虫幼虫体色为灰黄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因为它在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小黑点,故名为二点委夜蛾。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且未灭茬地块,特别是碎麦秸较多的地块发生严重,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玉米3~5叶期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枯死。玉米8~10叶期主要咬断玉米根部,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在我市的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一般会导致出现10%左右减产,严重者可造成减产幅度进一步增大,约为20%~40%。1发生现状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在我市玉米田混合发生危害,常年发生面积在30万亩左右,占我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5%左右。危害严重地块,虫株率可达50%以上;一般发生地块,虫株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6月初,在我镇西滕村宋玉暄玉米田首次发现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截止到7月中旬,全镇5 6万亩玉米,发生面积达1万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有的玉米田,缺苗断垅全田毁种。二点委夜蛾属群居性暴发性害虫,倘若幼虫发生高峰与夏玉米苗期吻合,将对全镇的夏玉米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过近两年对二点委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控跟踪,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出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包括播前灭茬、清除玉米苗根基的覆盖物、物理防治、种子处理、播后苗前喷雾、苗后喷雾、毒饵诱杀等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1.发生世代二点委夜蛾在安阳县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发生在我县的小麦田,危害小麦,危害较轻,一般年份很难调查到,二代二点委夜蛾主要发生在夏玉米,危害夏玉米,其次寄主田块是花生田、红薯田。三、四代二点委夜蛾在夏玉米田、绿豆田、花生田、谷子田、大豆田、苹果园及杂草上均有危害分布。二点委夜蛾倾向于寻找有地面遮盖物、隐蔽阴凉的地块栖息,选择适宜栖息环境对其生存繁  相似文献   

18.
忻府区玉米田小地老虎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轻的造成缺苗断垄,重的导致改种毁种,严重影响产量。忻府区是山西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到全区作物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全区玉米田小地老虎连续几年中度发生或大发生,大发生年份平均危害株率17%,重的危害株率50%,减产30%左右。根据几年来对小地老虎发生、为害规律的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小地老虎在本区重发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的发生和为害与小麦秸秆还田的田间生态密切相关,其幼虫隐蔽在小麦秸秆下为害玉米幼苗的茎基部和根部。二点委夜蛾生存和为害离不开秸秆覆盖的隐蔽环境。为了探索二点委夜蛾的绿色防治措施,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以传统常规播种机播种为对照,分析了播种行旋耕播种对二点委夜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常规玉米播种机播种,开沟宽度为5~10 cm,播种行仍有麦秸覆盖,有利于二点委夜蛾在麦秸下隐蔽为害玉米幼苗,玉米平均百株虫量10.5头,被害株率6%;而采用播种行旋耕播种,将带有麦秸的播种行进行旋耕,然后再播种玉米,可使玉米播种行15~20 cm范围内没有麦秸覆盖,玉米出苗后不被麦秸围棵,破坏了二点委夜蛾的适生环境,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的为害,在播种沟内未发现二点委夜蛾和玉米被害株。采用播种行旋耕播种对二点委夜蛾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商水县地处平原地带,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玉米是商水县的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67万hm2左右.二点委夜蛾是商水县玉米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为害可使玉米田出现大面积缺苗,造成严重减产,尤其是2020年,该害虫大面积出现,全县玉米受害面积近0.6万hm2,因此,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尤为重要,笔者现把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与防治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