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辽宁省西部地区油松林为例,根据当地物候特征和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选取了不同时相的3期TM影像,进行了松毛虫灾害前后油松林受害程度的调查。结合GIS专题信息图,比较分析了油松毛虫灾害前后油松林的生长特征和光谱特征,计算出7种植被指数和TM4在松毛虫害发生后油松的光谱值,得出TM4/TM3是监测松毛虫害的特征指数。建立了油松毛虫遥感监测模型,经现地检验,平均精度达到86.55%。  相似文献   

2.
油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毛虫是油松的主要食叶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陕西镇安1年发生1代,危害严重。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兴城市油松毛虫的基本现状,以及本市对于防治油松毛虫采取的防治措施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本市油松毛虫的现状,在我市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其次,详细的介绍了我市防治油松毛虫的具体措施,以营林为基础,采用封山育林、抚育、补植、改造等措施,化学防治,生物制剂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一些其他的防治方法。本人作为一名兴城市的林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我市的油松毛虫防治工程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工程防治的措施和成果做总结叙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是一种有效、综合效果明显的生物防治技术。湖南省道县于2011~2013年期间,在4个林场开展了通过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本文围绕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松毛虫赤眼蜂的生物学特征,利用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具体途径,如个体的释放途径、释放次数、释放的数量和时间等分别展开阐述,希望对以后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是2007年开始发生危害的,至今油松毛虫处于发展、扩散、蔓延状态,而且为害日趋严重。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油松毛虫在我局林场两次严重危害的综合防治研究出了应对油松毛虫的策略和基本模式以及几种行之有效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油松毛虫是影响油松的主要害虫,所以,研究与分析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对保护松林的健康生长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是通过不同防治方法的应用,对油松毛虫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本文所选方法对油松毛虫防治有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杀虫剂及其木醋液混合液对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屈菜、大活的超声波水提物及其木醋液混合物对油松毛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屈菜提取物加木醋液配制的杀虫剂稀释100倍,防治油松毛虫效果较好,死亡率为53.33%;大活提取物加木醋液配制的杀虫剂稀释5倍,防治油松毛虫效果最好,死亡率达到86.67%。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临汾市乡宁县油坊岭油松区的主要虫害油松毛虫的认识和调查及防治措施.主要调查油松毛虫的越冬基数、发生情况、蛹期调查、成虫调查.以及防治油松毛虫时放置天敌赤眼蜂的放蜂方式、放蜂数量和效果调查.和佛庙龄当地油松毛虫的虫情监测、区划类型、分类施策(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和防治技术措施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是树种单纯、连片集中,使得病虫害发生几率极高.加上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油松毛虫的滋生繁衍加快,为彻底消灭该虫,应进行全面治疗,建议加大预测预报和防治费用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崔雪 《新农业》2022,(9):41-42
近几年,辽东毗邻吉林省地区大面积发生落叶松毛虫,并呈蔓延态势,笔者结合辽西油松毛虫防治经验,提出辽东地区松毛虫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说明落叶松毛虫病害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产生原因,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关键技术,希望对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该文分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发现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快速增长期在增殖期末期,在增殖期末期开展有效的防治,可以预防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并依据这一原理编制了马尾松毛虫防治月历和防治周期历。  相似文献   

12.
周炳尧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13-213,215
介绍了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林区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油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在黄河流域灵宝境内1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和树干周围的土缝、枯枝落叶或石块下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上树危害,5月下旬结茧化蛹,蛹期28~34 d,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并产粉红色卵,卵期25~30 d,7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羽化末期。7月中下旬出现幼虫,10月中下旬开始下树越冬。油松毛虫发生量的大小与气温高低和天敌数量多少有直接关系。8月下旬在幼虫孵化盛期施放林丹烟剂3次,间隔5 d施放1次,幼虫死亡率达63%。6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期内,在林区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捕器进行诱杀,可有效地控制该虫羽化后的产卵量,但缺点是在大面积防治时困难大,防治费用也高。在2~3龄幼虫期用3%高渗苯氧威与柴油混合喷烟防治,防治效果达85%以上。松毛虫的天敌主要包括大山雀和灰喜鹊,还有蜘蛛类天敌和蝇类天敌,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可以达到控制油松毛虫发生严重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油松毛虫是油松叶部的主要害虫,爆发时可将针叶全部吃光,造成大片的树木死亡。用20%速灭杀丁乳剂做防治松毛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速灭杀丁防治油松毛虫幼虫见效快、杀虫效果高,每公顷施药135g以上,施药7天后,幼虫死亡率可达99%以上。而且在药物有效时间内一般降雨对药效无明显影响。速来杀丁虽选择性不强,同时,杀伤松毛虫天敌,但是在近年油松毛虫为害严重的情况下,选择适宜浓浓度、用药量,慎重用药,不失为一种  相似文献   

15.
崔雪 《新农业》2022,(1):20-21
近年来,辽东毗邻吉林省地区大面积发生落叶松毛虫,呈蔓延态势.笔者结合辽西油松毛虫防治经验,对辽东地区松毛虫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进行阐述,对成灾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防治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粉拟青霉菌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 8318)是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的致病菌。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温度、光照和营养条件等因素对粉拟青霉孢子产生的影响,菌剂生产的工艺条件,以及此菌对于油松毛虫的毒性。为防治油松毛虫和其它有关农林害虫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毛虫发生期与危害程度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发育进度法和期距法,提出了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ère)发生期初步测报式;编制出了云南松毛虫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进而提出了云南松毛虫危害程度初步测报式.研究结果为确定防治适期和是否需要防治及如何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由于林业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落叶松毛虫病害呈现高发和频发的趋势,落叶松毛虫成为林业主要的病虫害。林业技术人员应该对落叶松毛虫的危害与防治技术方法有清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落叶松毛虫病害防治工作。本文在说明落叶毛虫病害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产生原因,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措施和关键技术,希望对落叶松毛虫病害的防治工作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乔淑芬  李杰  顾地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69-13670
[目的]为利用东北雷公藤开发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新型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东北雷公藤鲜根乙醇、乙酸乙酯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致死率。[结果]由24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活性高于水蒸汽蒸馏液。由48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已无触杀作用,仅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较好的触杀作用。由72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当乙醇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32.5mg/L时,72h后油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迭94.3%。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48和72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7.6035和7.4520mg/L。[结论]东北雷公藤根中含有对油松毛虫具有显著触杀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损失的,除了火灾就是森林病虫害。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的稳定,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成了重要的手段。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油松树木,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树木的主要病虫害,本文通过对油松毛虫成害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来对半干旱地区森林病虫害提出一定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