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蛋白质成分,提高作物中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培育抗病毒、抗虫害、抗除草剂的工程植株以及抗盐、抗旱等抗逆境植物,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已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并展示了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生产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3.
农业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最直接最广阔的领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自70年代开始,20多年来已在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有的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世界生物技术的过猛发展已首先在医药,食品,农业三大领域内建起了新型产业,并必然导致世界产业结构及科研体制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4.
侯建文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1996,(3)
农业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最直接最广阔的领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自70年代开始,20多年来已在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有的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世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首先在医药、食品、农业三大领域内建起了新型产业,并必然导致世界产业结构及科研体制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6.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日千里,被视为21世纪领头学科的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正蓬勃发展,大有使农业生产发生根本变化之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统计,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1年的1.6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耕地的10%。1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浅析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物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将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如转基因技术、生物农药等,其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对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9.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植物品质的改良、植物抗性的提高、生物农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生物固氮、植物生物反应器、基因组学等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育种领域的限制和不足,详细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诱变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种田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生物技术以其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的优势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农业种植方面,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物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方面入手,探究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方面的应用,为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大批农作物种植离不开生物技术的推动作用,生物技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分析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生态和环境方面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认为生物技术也会带来了引种而产生的生态问题,是今后农业生产主要弊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形势。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现阶段民生建设的重点环节,而生物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提升了农业发展的水平。文章旨在分析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意义,并探讨其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背景下,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能实现农业种植的科学化,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生物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在农业种当中,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当中的... 相似文献
18.
19.
<正> 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重组DNA技术、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动植物细胞培养及再生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断拓宽。各种以生物技术为手段生产的农副产品相继问世,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一、在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1.培育新型作物种类:利用基因转移、细胞融合等技术产生介于两种作物之间的新种类,如美国和日本已分别把大豆的蛋白质基因导入马铃薯、向日葵和水稻,获得了“肉土豆”、“向日豆”、“大豆米”等新作物。1984年美国将番茄与马铃薯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番茄薯”。1985年以来,日本将番茄的栽培种与野生种、白菜与红甘蓝、稻与稗进行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融合西红柿”、“生物白蓝”及“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