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玉珊 《河北渔业》2013,(11):39-39
<正>大菱鲆(Scophthalmas maximus)商品名为多宝鱼,其适盐范围在12‰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40‰之间,然而近几年由于地下井盐水的过度开采,井盐水盐度降低,部分靠河口的大菱鲆养殖场井盐水的盐度只有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这超出了大菱鲆养殖的适盐范围,养殖户开始利用8‰10‰的低盐度井盐水养殖大菱鲆,由于经验欠缺,低盐度井盐水养殖的大菱  相似文献   

2.
正兴城市海岸线长104km,有丰富的地下井盐水资源,井盐水的水温常年在10~18℃,盐度在15‰~30‰,pH值在6.8~7.2之间,井盐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适宜大菱鲆养殖。2001年大菱鲆落户兴城,历经15年的发展,目前有大菱鲆养殖场家440户,总计养殖面积170万m2,年产量达2.5万吨,年产值达10亿多元,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的50%以上,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正>大菱鲆属于鲽形目,鲆科,菱属,为底栖冷水性鱼类。该鱼对温度、盐度、重金属等海水指标要求较严,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4~18 ℃,适宜盐度为25‰~30‰。大菱鲆在葫芦岛地区养殖已近二十年,目前葫芦岛市大菱鲆养殖面积已超过200万m3水体,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陆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的短缺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枯竭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  相似文献   

4.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检测了在辽宁省兴城市龙运井盐水工厂化养殖的体质量(168.10±12.52)g和(553.40±43.16)g的1、2龄大菱鲆肝脏、肌肉、鳃和几种投喂冰鲜鱼和配合饲料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采用IsoSource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鱼饵料的贡献率;还检测了大菱鲆肌肉组织氨基酸含量,用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评价了营养价值。研究结果显示,1龄和2龄大菱鲆饵料的δ~(15) N值分别为9.34‰~12.00‰和9.56‰~12.00‰;δ~(13) C值为-21.34‰~-20.37‰和-21.27‰~-19.83‰。1龄和2龄鱼各组织的δ~(15) N值和δ~(13) C值依次为:肌肉鳃肝脏。3种饵料对1龄鱼的贡献率依次为:玉筋鱼(42.4%)方氏云鳚(40.5%)配合饲料(17.1%);4种饵料对2龄鱼的贡献率依次为:鳀鱼(41.0%)玉筋鱼(30.6%)方氏云鳚(17.5%)配合饲料(10.9%)。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结果表明,2龄鱼的蛋白营养价值高于1龄鱼。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养殖大菱鲆不同生长阶段的饵料投喂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为Turbot,我国也叫"多宝鱼",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到2008年底辽宁省的大菱鲆养殖面积达到100多万m2,主要集中在葫芦岛市兴城、绥中两地,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过度开发井盐水,致使井盐水的水位下降,造成淡水补充浸入,使盐度降低.部分盐水井的最低盐度降到5‰~8‰,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低盐度条件进行了大菱鲆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厂化井盐水养殖大菱鲆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地下井盐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管理的不规范,大菱鲆养殖确害呈逐年增加态势。以下就辽宁地区常见病害作如下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的井盐水有效利用,增加养殖收益,降低养殖成本,我所于2004年利用养殖大菱鲆后的井盐水养殖金鳟、虹鳟鱼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沧州市自引进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以来,养殖病害也呈多发态势,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疾病应是腹水病和肠炎病,本文详述了沧州市工厂化井盐水养殖大菱鲆过程中腹水病和肠炎病主要症状、发病机理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 一、苗种购入: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 二、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水温为快速生长阶段。 三、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 四、水质:大菱鲆养殖要求水质无污染,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用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 五、用水量:根据对大菱鲆的养殖经验,以流水养殖为好。每天换水量至少在5个循环以上,如果水量充…  相似文献   

10.
张伟 《齐鲁渔业》2020,37(5):8-9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环境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等特点,适宜集约化高产养殖。而辽宁省葫芦岛地区地下井盐水资源十分丰富,养殖大菱鲆有近20年的历史,由于近几年大菱鲆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逐年下降,勉强保本甚至亏损的养殖户希望找到新的品种来代替大菱鲆,盘活大菱鲆养殖场的固定资产,增加经济效益。为此,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海洋与渔业科于2019年开展了井盐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葫芦岛市的大菱鲆养殖面积达230万m2,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的50%以上。然而自2010年以来,由于地下井盐水资源近于枯竭,加之大菱鲆种质的退化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近2~3年大菱鲆病害频发,其中寄生虫类的鞭毛虫病给大菱鲆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误诊及治疗不及时的养殖场3~7d大菱鲆死亡率达100%。1发病的季节与水温在养殖实践中发现,一般发病的季节在8-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出现过度开发井盐水、致使井盐水的水位下降、造成淡水补充浸入、使盐度降低的问题。部分盐水井的最低盐度降到5~8,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低盐度条件下进行了大菱鲆养殖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葫芦岛地区大菱鲆养殖采取的是"温室大棚+地下井盐水"的开放式路基工厂化养殖方式,土地资源和地下井盐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为寻求更多、更适合本地区大菱鲆养殖的模式,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本地区做了大菱鲆室内工厂化设施与室外网箱养殖接力试验。通过试验,有效缩短了大菱鲆的养殖周期,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为本地区大菱鲆养殖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大菱鲆养殖业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地下井盐水也变得十分珍贵,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各地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2009年3月,日照市东港区水利养殖场使用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地下水再利用养殖牙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葫芦岛市有工厂化养殖大菱鲆面积230万m2,每天有近150万m2的养殖大菱鲆废水排放到大海.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井盐水资源,我们在2011年8月-2013年5月进行了二次利用大菱鲆废水养殖三文鱼技术研究。三文鱼的品种为三倍体海鳟,其肉质鲜美、口感颇佳,肉呈红色或橘红色,营养丰富,在我国属于高档时尚的水产品,三文鱼在我国淡水冷水资源丰富地区已有养殖,但利用淡水养殖的三文鱼在口感和鲜度上与利用海水(井盐水)养殖的三文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葫芦岛市是我国大菱鲆主要养殖区,年产鲆鲽鱼4万吨。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主要采用"井盐水+大棚"的养殖模式,初期利用海水倒灌区提取倒灌海水(井盐水),规模扩大后井盐水资源不足,养殖业主在海上打井,用动力泵抽取潮间带地下25~30米处经过滤、升温的海水,需要业主自己解决打井、输电、提水、输水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一、选址建池在大菱鲆养殖大棚附近,选择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m2的养鱼大棚按照每天3个~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以供给面积2亩~5亩的参池用水。参池单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大菱鲆鱼种南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并探讨了其网箱养殖前景。在水温12~22℃,盐度26~28,pH值7.9~8.1条件下,平均体重168g的大菱鲆鱼种经3个多月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体重556g),大菱鲆鱼种运输成活率98.3%,养殖成活率95.5%。  相似文献   

19.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西部的渤海湾,有258km的海岸线,地下海水丰富,资源沿海岸线长达.50km。从2000年开始我市打井取地下海水(称为“井盐水”)进行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本地区的地下“井盐水”温度常年在14℃=-20℃,盐度在25‰左右,适宜海水低温鱼类的养殖。“井盐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目前我市的井盐水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的面积已达到3万m2。工厂化养殖管理比较复杂,投资较大,生产成本高,因此,必须考虑技术配套和经济效益问题。我们在实施应用技术方面,在山东省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技术要点,逐步完善其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在北方沿海各地得到了极大推广。但这种养殖模式也导致地下井盐水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地下井盐水成为摆在科研、推广单位和广大养殖户面前的难题。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山东科合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探索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及海参育保苗的地下水再利用养殖海参的新模式,即将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海参育保苗的污水经过排水系统排入沉淀池,污水经充分沉淀后,再循环利用,排入室外海参养殖池。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