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双高"技术示范基地所在的四疃镇王庄村的示范方内的冬小麦经历50年不遇的气象干旱,仍然长势良好。介绍了小麦遇干旱后的表现,分析了示范方内小麦"双高"技术的抗旱原因,包括深耕及秸秆还田、运用抗旱良种、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播种、适时浇冬水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去冬今春黄淮海地区遭遇的罕见低温寡照天气,对冬小麦造成大面积为害的普遍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驻曲周县小麦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的师生与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河北省曲周县冬小麦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以白寨乡甜水庄村等7个村庄为核心区的小麦受害状况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麦后期管理的补救措施,为今后预防冬小麦发生冻害提供了科学资料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一、实施效果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6万公顷冬小麦收割期间,北京市农业局会同北京市农技推广站及各区县农技推广部门40余名专家,对北京市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和高产竞赛示范方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平均667米2产在400千克以上,高产竞赛示范方667米2产最高超过了550千克,创北京市近年来小麦单产纪录。  相似文献   

5.
内乡县2012年实施小麦玉米水稻万亩高产示范方创建,经过两年的努力,示范方内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平均单产提高20%左右。笔者参与了玉米示范方的创建,现将示范方玉米高产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审浚单29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实施"‘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研究并集成了浚单29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对国审浚单29玉米应用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十、百、千、万亩"示范方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同时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墨江县省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的情况、措施及成效进行详细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以期为推动墨江县"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粮食绿色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2009年起,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构建了以"科技小院"为核心的县—乡—村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以期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春季合理浇水追肥对小麦获得高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产中并非所有农民都能真正采用该技术措施。对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区农户冬小麦春季浇水追肥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农户春季浇水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除了考虑产量和经济效益外,机井数量不足和急于外出务工是农户不按专家建议时间浇水追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提出了建议和解决办法,以期促进今后冬小麦春季水肥管理更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正赤峰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高产高效创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5年赤峰市安照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在喀喇沁旗继续实施旱地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形成了新型主体易于接受、高产高效广泛复制的"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水肥双节"旱地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模式,为全市粮油生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实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引领了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的深入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墨江县省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的情况、成效及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形成了一系列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技术推广模式,为推动墨江县"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计划,粮食绿色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何庄镇参加了萧山区粮油作物高产高效示范方竞赛,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介绍了该示范方早稻育秧技术、插秧技术和大田管理措施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菁菁  高肖贤  魏静  马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3-12835
[目的]为了建立适合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养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与农民习惯相比,管理措施优化组合的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20.7%、30.5%和22.5%,氮肥生产效率分别增加67.1%、17.3%和29.7%。再高产模式下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生产效率最高,达47.3kg/kg。[结论]通过管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10%~15%和30%~50%、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0%和30%~50%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4.
舞钢市自2009年实施小麦、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从夏玉米品种选择、机械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等环节,提升了我市夏玉米生产科技水平、促进了夏玉米生产由单纯高产技术向高效技术跨越,实现了夏玉米高产、优质、生态、高效。经过多年努力工作与探索,总结出夏玉米从选种到收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省东南部的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西瓜生产专业村。2010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在后老营村建立了"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连续4年对各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优化,给乡亲们真正带来了实惠。其中的"春西瓜间作夏玉  相似文献   

16.
郑敏 《中国农资》2013,(36):22-22
<正>9月5日-6日,由山东金正大公司和河南邮政共同打造的"高产示范方创建工作培训班"开课仪式在河南郑州隆重举行,260多名来自河南各地的邮政农艺师走进首期培训的课堂,接受业内知名专家的农化知识指导。同时,此举也意味着"硝基双效肥万亩高产示范方"创建工作正式启动。9月中旬,河南邮政示范方将用上由山东金正大公司提供的新型高效硝基双效配方肥,通过"邮企"共建万亩高产示范方,探索小麦高产新模式,加快农业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助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河南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庞殿超、山东金正大公司副总裁罗文胜等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曲周县冬小麦覆膜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穴播栽培是近年来在西北旱区发展起来的1种小麦节水栽培模式。为验证其在华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2010~2011年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基地,研究了在灌溉施肥和非灌溉施肥条件下覆膜与不覆膜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冬小麦返青期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覆膜可显著增加冬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不孕小穗数,从而明显提高产量;在春季灌溉施肥、不灌溉不施肥条件下,覆膜栽培的产量分别较不覆膜处理增加45%和21%;覆膜处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不覆膜处理,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冬6号(中优206)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等特点。2007年,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同引进试验,该品种属于高产、优质、强筋冬小麦。  相似文献   

19.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的南部,邯郸市的东部,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强县。为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产,该县以建设粮食高产示范方为抓手,依靠科技进行高产攻关,建成了超高产"吨半粮"示范方。该示范方位于寿山寺乡西宝村,示范方小麦、玉米两熟耕地面积1021亩,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5日,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在曲周县槐桥乡西漳头村项目区召开了"棉花新品种及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项目现场观摩及技术培训会。此次会议由棉花所、曲周县农牧局与曲周县银絮棉花种植合作社联合召开。棉花所专家、农业局项目负责人、曲周县及周边县市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