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及脱水。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属RNA型病毒,直径8~120毫微米,以小肠黏膜、肠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多。病毒不耐热,加热56℃经45min可全部致死。但对低温冷冻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于-28℃贮存29个月仍保持有感染力,0.05%甲醛于37℃时20~30min均可灭  相似文献   

2.
疾病防治篇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的特点及防制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传染性消化系统传染病。各种年龄猪都可发病,新生仔猪病死率最高。1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呈多形性,直径约为60~160纳米。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睾丸和唾液等细胞上培养。本病毒对牛、猪、豚鼠红细胞没有凝聚或吸附作用,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钠敏感,对光、紫外线、热敏感,65℃10min死亡。2症状潜伏期很短,一般为15~30h,有时可延长到2~3天。本病传染迅速,数日全群发病。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发频…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15)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链R N 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膜,直径在70~100纳米之间,该病毒可凝集动物的红细胞。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呈季节性,一般在冬春季节(11中旬至4月中旬)最易为感染。该病以病猪和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空肠和十二指肠,可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鼻液及呼出气体的排毒,近一半的病愈猪可持续排毒达2~8周。当猪接触到被污染饲  相似文献   

4.
<正>牛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1发病情况本病的病原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该病毒在65℃条件下,只能存活10min左右。紫外线照射可灭活,阳光下6~8h即可灭活,较耐干燥,阴暗环境中7~10d仍存有一定的感染力。37℃条件下,用0.5%的石炭酸溶液,需30min才能将其杀死。康复牛在2个月内仍可向外排毒,甚至可长达109d。  相似文献   

5.
<正>一、病因及症状子猪病毒性腹泻,又称传染性胃肠炎,它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猪的空肠和十二指肠,其次为回肠。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以10日龄以内的子猪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幼龄子猪死亡率可达100%,5周龄以上子猪死亡率较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白色或黄  相似文献   

6.
笔者实验分别建立了用于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猪轮状病毒的RT-PCR方法,通过该方法对52份疑似病料进行了检测,以调查猪群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7份样品表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与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28.8%。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肠道疾病,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于1946年首次发生于美国。以腹泻、呕吐、失水为主要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导致的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以严重的腹泻、呕吐为特征。作者在本文中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进行分析,介绍流行性特点,归纳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分析,提出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引起的猪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猪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英国兽医科技人员首先报道,其特征为初生仔猪呕吐、腹泻、脱水,疫病爆发中初生仔猪死亡率达90%。猪传染性胃肠炎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并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初步建立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进而对对照病毒及采集的病料组织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敏感性高,最低核酸检测值为0.5ng/μL,扩增产物特异性好,重复性稳定,可应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在饲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其出现疾病,降低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种疾病展开防治管理。本文将重点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展开研究,确定该种疾病在发病中的特点以及预防治疗方法,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负面影响。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流行特点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出现的病原的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该病毒能够附着在猪的各个器官上、体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胃肠炎在本地区是一种最常见的传染病。它具有一定季节性,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病原及流行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是一种滤过性冠状病毒,存在于病猪的消化道中,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种病毒只感染猪,不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病毒在阳光照射下两天就失  相似文献   

13.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子猪病死亡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亡率很低,较大的或成猪几乎没有死亡.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猪消化道疾病,该病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和春季,且猪的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为减少该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在阐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的基础上,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预防和发病后处理工作等方面,介绍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子猪病死亡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亡率很低。较大的或成猪几乎没有死亡。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  相似文献   

16.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新发现的猪传染病。该病以冬、春季多发,一次流行可持续4~5周,可自然平息。a.病原特征及流行特点该病是由一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极其相似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所引起。该病毒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均为冠状病毒属的成员,具有和冠状病毒科其他成员同样的形态特征。在粪便中所见的病毒粒子呈多形态性,趋向于球形,其直径(包括纤突)为95~190nm,平均130nm,纤  相似文献   

17.
正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常会感染传染性胃肠炎疾病,导致病猪会产生呕吐、大量脱水、腹泻以及发热等症状,由于该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很容易造成大批健康猪也被传染、发病,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为已经感染或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生猪。所以一旦猪舍的空气、水源、饲料以及用具等受到感染,就会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给健康猪,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1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2011,(5):48-49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病原特征:本病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单股RNA,形态为球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目前只发现一个血清型。病毒存在于发病仔猪的各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空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含毒量最高。病毒能在猪肾细胞、猪甲状腺细胞、猪睾丸细胞上增殖继代,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指由于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高度接触性的肠道传染病。基于此,主要是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和预防措施这两大方面来对这一疾病进行探讨,希望能提高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认识与预防。  相似文献   

20.
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病原菌,此病属于急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肠道疾病。患病猪和隐形感染猪属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猪传染性胃肠炎在一年四季内均会发病,主要以深秋和初春时较为寒冷的时间多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杀灭十分简单,采取一般消毒药物均可杀灭,但此病多呈现爆发性流行,所以控制起来有难度。基于此,本首先概述猪传染性肠胃炎,继而分析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猪传染性肠胃炎,希望能为相关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