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02-603,605
区域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比较优势是专业化的基础.通过对西部地区5种主要农产品在1990~2003年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程度的实证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提出了完善政府职能做好农业区域规划和在典型示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农民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区域专业化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比较利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组织生产,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农村区域专业化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区域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发展开始面临着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要全面提高中困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除了深化本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以外,还要放开眼光.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空间,寻求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发展仅仅依靠现行多边贸易体制是不够的,也需要通过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泉州市农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确定了水产品、乌龙茶等10种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就如何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出了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姚寿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92-19495
基于"杨格定理"和"斯密定理",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的梳理,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了我国历史上农业专业化发展情况和不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专业化的不发展是由人口压力、交通滞后、技术停滞和城镇及工业化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形成分工程度低、市场规模小、农业商品率低和农业专业化不发展的循环。并指出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是提高分工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正> 1 利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基础,根据这个理论,各国都应该将其有限的资源集中用来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取得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如下表所示,我国农产品中,粮食作物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一般都大于0.85这个临界值。这表明我国在这些大宗作物的生产上,基本是没有比较优势可言的。  相似文献   

8.
东北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东北区域特点、农业发展战略、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前景、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农业信息化应用及与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论述了东北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活、生态功能的统一,是当今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今后一个时期,浦江县农业工作的重点将放在"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绿色农业"上,注重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许开录 《甘肃农业》2002,(10):12-14
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经济的全方位洗礼,国民经济各产业将受到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农业来讲,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惟有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实力才是上策,也只有在这方面下足了工夫,我国农业才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挣得一席之地,才能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去抢占国外市场,最终达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壮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晏磊 《农业考古》2012,(4):340-343
鄱阳湖位于赣北,上纳赣、抚、饶、信、修五河之流,下泻长江,通达四海,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自古以来以"鱼米之乡"著称于世。鄱阳湖区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然而,丰富的农业资源并没有形成农产品竞争优势,鄱阳湖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本文通过对发展鄱阳湖区域特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与“9 2”省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及区域布局特点,从比较优势理论上阐述珠三角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9 2”省区优势农产品合作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婧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102-105
如何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在分析我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总体状况的基础上,以云南、广西、贵州为例,对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浅谈西部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又称设施园艺,国外称作"工厂化农业",国内俗称"温室园艺"或"大棚农业"。设施农业与大田农业之不同,首先在于"设施"二字。设施农业的特点主要是采用人工创造的气候环境来适应或改变植物生长与发育所需的条件。这种在可控条件下,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工厂生产方式的高效和集约化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其生产效率较大田高5~10倍,它克服了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联,认为两者间并不存在冲突与矛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产业化程度、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结构、政府的管理与政策等。最后,基于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龙头企业;完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增加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推动企业投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研究探讨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传统农区,大城市郊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黄淮地区是我国历史及现代农业重要的粮食产区,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黄淮地区又是人口大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其他行业转移。文章在调查黄淮地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迅猛,农业人口逐渐减少,非农行业对农业投资增加,但黄淮地区农业专业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与现代农业差距还较大,农业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是农业生产这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绿色农业”概念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总结15年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几十年来各种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理事会主办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绿色农业的内涵主要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三门峡市位于豫西边陲,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约占54.8%,丘陵约占36%,平原仅占9.2%,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立足当地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果、牧、烟、菌、菜等五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2000年上述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4.52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65.0%。其中,果品8.78亿公斤,比上年增长4.1%,人均果品占有量405公斤,总产和人均占有量居全省首位;烟叶收购量2880万公斤,总产值2.83亿元,烟农户均收入3538.6元,名列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2161元,比上年增长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