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施肥效应,建立菜田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根据148个试验的空白区产量水平,将土壤肥力分为“高”、“中”和“低”3个等级。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对蔬菜产量贡献率为(50.9±12.8)%,随土壤肥力等级的降低而明显下降;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和葱类等蔬菜施用氮磷钾肥有显著的增长效果,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下降,氮磷钾肥效明显提高;增产幅度和净增收数均为氮肥明显高于钾肥,钾肥明显高于磷肥;叶菜类和葱类的氮肥产投比明显高于磷钾肥,而根茎类和瓜果类则为磷肥产投比明显高于氮钾肥。叶菜类蔬菜的土壤养分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43mg·kg、Olsen-P52mg·kg^-1和速效钾150mg·kg^-1,根茎类和瓜果类等蔬菜则分别为碱解氮276mg·kg^-1、Olsen—P47mg·kg^-1和速效钾132mg·kg^-1。  相似文献   

2.
叶菜类蔬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白菜、莴苣、空心菜、菜心和苋菜等福建省主要叶菜类蔬菜,在试验基础上研究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4.8±17.3)%、(16.4±4.8)%、(20.8±8.3)%。每1 kg养分对蔬菜平均增产量分别为纯N 61.8 kg、P2O5 85.1kg和K2O 46.0 kg;氮、磷、钾肥产投比平均分别为28.8、34.0和23.0。5种叶菜类蔬菜的氮、磷、钾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00.5、21.7、186.6 kg/hm2,纯N、P2O5和K2O吸收比例为1∶0.46∶1.84。应用差减法得到氮、磷、钾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1.0±16.6)%、(8.0±2.7)%、(37.6±18.1)%。  相似文献   

3.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g养分增产小麦分别为:N12.59kg,P2O58.00kg,K2O4.16kg;N+P2O8.24kg,N+K2O6.28kg,P2O5+K2O1.23kg,N+P2O5+K2O6.80kg。(2)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每667m2纯N11.3kg、P2O53.3kg、K2O6.1kg。(3)二水平肥料利用率氮为36.8%,磷为7.5%,钾为27.6%。  相似文献   

4.
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磷、钾肥效试验,研究了番茄磷、钾肥的需肥规律及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鸡粪14.6t/hm2,氮(纯氮)600kg/hm2,(P2O5)100kg/hm2,(K2O)540kg/hm2番茄产量最高,传统施肥增产7.%,N0P0K0处理增产24.4%.土壤肥力较高时,适量施有机肥和少量磷肥,中后期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张家港稻区进行水稻氮、磷、钾三要素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4点平均增产率分别为16.66%、10.74%、7.94%.氮、磷、钾肥对产量因素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粒数,对粒重作用不太明显.水稻在产量水平为6 726.28 kg/hm2时,每100kg产量需吸N、P2O5、K2O2.18、0.98、3.26 kg.在氮、磷、钾三要素施肥缺区,水稻生长当季的土壤养分供应量依次为K2O>N>P2O5,土壤供N、P2O5、K2O的量分别为86.02、59.62、191.2 kg/hm2.在施肥缺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34、0.69、0.64,水稻对当季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表现为N(26.42%)>K2O(21.92%)>P2O5 (7.28%).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巨峰”葡萄施氮、磷、钾肥的效应及其对果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泥田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产51.3%、19.5%、26.2%,产投比则分别为14.6,5.6,15.1;适量增施氮、磷、钾肥,配比适宜,可明显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降低酸度、改善其农艺性状;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氮,磷,钾肥最佳用量分别为N 230.5kg/hm^2、P2O5 134.1kg/hm^2、K2O 271.3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6:1.2。  相似文献   

7.
不同蔬菜种类的产废比例及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废物产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缺少各类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废系数和蔬菜废物理化性状等基本参数,蔬菜废物在资源化处理中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数据整理和实地调查取样分析,摸清3 大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蔬菜的产废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7%、4.7%和3.8%。蔬菜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含量高、EC 值高、弱酸性的特点,但在不同类别蔬菜废物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茎类的总氮含量为12.4 g·kg-1,明显低于瓜果类和叶菜类的总氮含量30.9 g·kg-1和30.5 g·kg-1。而根茎类C/N 比为34.6,高于瓜果类和叶菜类C/N 比13.8 和11.5。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柑桔施肥概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北省13个柑桔主产县市111个有代表性柑桔园生产情况和养分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样本比例分别为91.9%、86.5%和68.5%,其中有机肥施用比例仅占45.0%.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0.38、0.18和0.13kg/株,其中由化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78.9%、72.2%和61.5%.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0∶0.47∶0.34,化肥中三要素比例为1.00∶0.43∶0.27.施肥明显提高柑桔果实产量,施用氮、磷、钾肥的柑桔园比未施的柑桔园增产58.2%、3.4%和49.0%,其中施用有机肥比未施有机肥增产28.9%,化肥中的单项养分氮、磷、钾肥施用分别提高产量46.5%、1.2%和58.3%.每千克养分增产量的顺序为K2O 65.3 kg>N 30.5 kg>P2O5 5.5 kg.叶面施肥也是增加柑桔产量的重要措施,湖北省柑桔园喷施磷酸二氢钾样本比例为35.3%,尿素为23.5%,硼肥和锌肥分别为19.6%和13.7%.湖北省柑桔主产区在柑桔养分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产区和不同柑桔园的养分投入差距很大,极不均衡;总体而言,N、P、K养分施用量不足,有机肥施用的比例太低,绝对施用量也偏小,N、P、K养分比例不协调,尤其是K肥比例普遍偏低;养分施用分配不适当,在果实膨大期施用的养分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9.
<正>选择肥料类型根据蔬菜类型施肥:大白菜、青菜等叶菜类蔬菜,需氮较多,应选用速效高氮复合肥;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蔬菜,要重施钾肥;黄瓜、辣椒、西红柿等瓜果类蔬菜,除氮肥外,磷、钾肥的需求量也较大,基肥宜选用养分均衡的复合肥料,并配施有机肥料。重施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改善产品的品质,降低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提高维生素C含量,增加瓜果含糖量。而且,有机肥料在分解和被利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红萝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红萝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极低,土壤中有效氮含量中等偏低、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比较丰富;该地力类型施用N、P、K均可增加产量,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在本试验范围内,每667m2各施N·P2O5·K2O 6 kg处理的投入较少、产量和收入最高、产投比值较大,可作为佛山市南海区红萝卜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1.
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士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 134.39kg/hm^2,P2O5 26.67kg/hm^2,K2O 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的增产和效益作用中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史大于磷肥。研究结果为水稻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韭菜氮肥施用品种、氮肥最佳使用量和氮、磷、钾合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韭菜适宜施用的氮肥品种为硫酸铵和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和氯化铵增产效果较差。在中等肥力石灰性土壤上,露地栽培的韭菜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为:每hm2纯N450-530kg,P2O5378kg,K2O440kg,N:P2O5:K2O=1:0.77:0.90。  相似文献   

13.
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琼中县营根镇什罗那村木薯地土壤养分贫瘠,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14 675.35 kg/hm2和49.4%。氮、磷、钾肥的施用极显著增加木薯的产量,当三者施用配比为2水平,即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0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9 713.33 t/hm2,分别比0水平增产80.9%、45.4%和37.2%,增产贡献氮>磷>钾;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4.3、77.3、17.9 kg,增产效应磷>氮>钾。利用Excel2003和SAS9.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N、P2O5、K2O分别施用399.46、124.09、481.82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8 027.86 kg/hm2。结合海南省琼中县木薯生产的实际,建议木薯生产中N、P2O5、K2O分别施用220~320、72~98、200~380 kg/hm2,N∶P2O5∶K2O为1∶0.3~0.4∶0.9~1.2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新疆滴灌春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田间密植条件下(10.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新疆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磷(P2O5)、钾肥(K2O)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肥料贡献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NP2O5K2O;肥料投入符合养分报酬递减定率,过量投入表现出负效益,且过量施肥条件下钾肥导致的产量下降高于氮肥和磷肥。氮、磷、钾三因素间存在显著的正交互效应,但较低的施钾水平与氮、磷的耦合增产效应不明显,表明合理的钾肥施用对提高研究区域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全部模型分析,研究区域密植滴灌春玉米高产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是296.3、86.6和43.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配套栽培技术,利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郑麦9962氮(N)、磷(P2O5)、钾(K2O)肥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在豫南麦区,施用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缺氮区和缺磷区增产44.22%、11.56%,施用钾肥仅增产2.5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求得N、P2O5、K2O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206.01、128.28、89.18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78.57、93.06、0.2kg/hm2。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肥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右玉县旱地马铃薯需肥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的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其中施纯N 375 kg/hm2、P2O5120 kg/hm2、K2O 300 kg/hm2为增产最佳组合,不仅产量高,还能改善品质和增加淀粉含量。因此,必须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点,采取合理的氮、磷、钾肥配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一、选择肥料类型1.根据蔬菜类型施肥。大白菜、青菜等叶菜类蔬菜,需氮较多,应选用速效性高氮复合肥;萝卜、马铃薯等根茎类蔬菜,要重施含钾量较高的肥料;黄瓜、辣椒、番茄等瓜果类蔬菜,除氮肥外,磷、钾肥的需求量也较大,基肥宜选用养分均衡的复合肥料,并配施有机肥料。2.重施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料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对马铃薯均有增产作用。通过马铃薯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试验,求得氮、磷、钾肥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Y)的关系方程,并以马铃薯产量为目标函数,得出施肥量纯N(X1)、P2O(5X2)、K2O(X3)与马铃薯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3 559.909+8 776.262X1+7 700.989X2-2 189.602X3-1 808.321X12-1 408.139X22-528.912X32-1 997.115X1X2+1 766.794X1X3-332.479X2X(3R2=0.9 428)。分析表明:氮、磷、钾3要素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氮〉磷〉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天柱县2009~2010年4个白菜“3414”田间肥效试验,综合分析了白菜中、低产量水平施用氮、磷、钾肥的配比及用量.结果表明:当白菜产量在4 000~5 000 kg/666.7m2时,N、P2O5、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1.92、13.34、16.21 kg/666.7m2,氮、磷、钾施用比例为N∶P2O5 ∶K2O=1∶0.61∶0.74.当白菜产量小于4000 kg/666.7 m2时,N、P2O5、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11、8.75、10.20 kg/666.7 m2,氮、磷、钾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45∶0.53.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配合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苏省丹阳市应用"3416"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 15.6 kg/667m2、P2O5 5.2 kg/667m2、K2O 6.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622.5 kg/667m2.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氮>钾>磷;过量施用氮、磷、钾肥造成水稻对氮、磷、钾奢侈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