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中籼超级稻两优293为材料,研究了3种氮肥施用模式(实地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千克/公顷;实时养分管理模式:施氮量120和210千克/公顷;农民模式:施氮量210千克/公顷)下,  相似文献   

2.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为试材,重点分析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生产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铁粳7号的干物质重,在施纯氮255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处理下成熟期的总干物重达到最高为15 570 kg/hm2;增加施氮量会提高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但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会下降,而氮素生理利用率以施纯氮210 kg/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
施氮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桂两优2号以及同类超级稻品种筛选出高效施肥模式和高产施肥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氮肥施用量(0、90、150、210、270、330 kg/hm2)处理,调查其茎蘖穗的生长动态以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桂两优2号在中等施氮水平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利于干物质积累和获得较高产量,施氮肥21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8 651.7 kg/hm2,其对茎蘖数动态控制及干物质的积累最有利;不施氮处理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氮素施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金仁  罗朝晖  何长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02-11803,11808
[目的]明确超级稻适宜的施氮量及各生育期追施比例。[方法]采用3种不同施氮量(纯氮165、195、225kg/hm2)及各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比例共9个处理,对超级稻Ⅱ优航1号进行氮肥施用技术的试验。[结果]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超级稻成苗成穗,降低前期施氮比例、增施穗粒肥,有利于增加穗数。不同氮肥施用技术处理间超级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差异明显,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增加施氮量和前期氮肥施用比例,超级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各处理全生育期植株总吸氮量变幅为146.86~213.68kg/hm2,总吸氮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及后期施用比例提高而增加。增加施氮量和增施穗粒肥对水稻成穗数和穗粒数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超级稻Ⅱ优航1号采用施氮量225kg/hm2,基施30%、插后7d施40%、幼穗分化2~3期施20%、始穗期施10%的氮肥施用技术,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氮肥运筹对陆两优996吸氮、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超级稻组合陆两优996,通过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的处理,探讨陆两优996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潜力及需氮特性。结果表明:陆两优996是一个需氮量较多、物质生产能力较强、产量高的组合,要获得7.5 t/hm2以上的稻谷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生产达13 t/hm2以上,稻谷收获指数0.53以上,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70万/hm2以上,每穗粒数不少于120粒,结实率达90%以上。陆两优996的氮肥效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百千克稻谷产量的耗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前期氮肥过量,影响后期氮素吸收积累。每公顷稻谷产量7.5 t以上总施氮量165~225 kg/hm2,以施氮量195 kg/hm2产量最高;基蘖肥用量115 kg/hm2,约占总氮肥用量的60%~70%,总施氮量等于或低于165 kg/hm2时,基蘖肥施氮量需占70%,如总施氮水平高于165 kg/hm2,基蘖肥比例宜下调到60%,穗粒肥一般纯氮50~6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 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 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在施氮量70~210 kg/h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增加至280 kg/hm2玉米产量下降,根据玉米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适宜施氮量为178 kg/hm2。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14.1 kg/kg、46.2%和135.2 kg/kg下降至7.4 kg/kg、19.3%和37.6 kg/kg。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4,(5):48-52
以辽北地区水稻品种铁粳9号为试材,分析了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对氮素调控的响应。结果表明:同一基蘖穗肥比例下,随施氮量增加,有效穗数增加,千粒重降低,总吸氮量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降低,氮素回收率以中氮水平居高;同一施氮量下,前氮后移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增加,氮素生理利用率降低;施氮量21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为4∶3∶3是最佳氮素调控模式,其产量达到最高为9494.8 kg/hm2,较其他施氮处理提高0.6%~10.6%;适宜施氮量和前氮后移,能够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施入量180.0、225.0、270.0、315.0、360.0 kg/hm2对超级稻盐丰47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0 kg/hm2的处理获得的产量为11 889.3 kg/hm2,比180.0、225.0、315.0、360.0 kg/hm2的处理增产0.27%~8.0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主茎叶片数、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与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随之增加,各处理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收获指数随之降低,各处理茎蘖成穗率、有效叶面积率、穗粒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则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合盐丰47大面积示范的表现,其最佳的施氮量(纯N)为27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中粳品种"皖稻68"为材料,研究氮、钾施用量对单季中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62.5 kg/hm2和施钾为375.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11211.1 kg/hm2.水稻的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而分蘖成穗率、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量和总颖花量以施氮量为262.5 kg/hm2为最高,进一步增施氮肥则下降,不利于群体质量的提高.钾肥对水稻的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不大,但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穗下节间长度占株高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植株抗倒性,而抽穗后干物质生产积累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的群体质量得到优化,产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是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桃优香占是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档优质杂交晚籼中熟新组合,为了掌握该组合氮肥运筹规律,2015年进行氮肥用量试验,2016年进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2015年试验施纯N 120~210 kg/hm~2,随着氮素增加,单产提高,说明该组合耐肥性较强,对氮的需求较高。2016年试验施用量为纯N 180 kg/hm~2,P_2O_5 30 kg/hm~2,K_2O 135 kg/hm~2,氮肥按照基∶蘖∶穗肥比为5∶2∶3施肥方式,效果最好,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2.
晋稻8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10年试验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从施氮量、施氮方式、栽插密度方面研究晋稻8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8个处理中,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2.8万穴/hm2、施氮方式不同的2个处理产量排前2位。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更适合晋稻8号的生长发育,增产效果明显。在施氮量、施氮方式相同时,产量及穗粒性状都是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表现好,表明该密度适合晋稻8号栽培。施氮量21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在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质量上表现较突出,是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适合在晋稻8号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萝卜肉质根产量、养分含量和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可为萝卜的合理施肥与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0、40、80、120和160 kg N/hm2,分别记作N0、N40、N80、N120、N160)对萝卜肉质根产量、养分含量、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在0~160 kg N/hm2的范围内,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萝卜肉质根产量和养分累积量,以施氮120 kg N/hm2为最高,肉质根产量达到6.42×104kg/hm2,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达到68.15、11.78和87.18 kg/hm2;施氮可以提高萝卜肉质根和茎叶中的氮素含量。合理氮肥用量能促进萝卜植株的生长,但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结论]在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20 kg/hm2是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施磷对苏打盐碱土区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吉林省中西部水稻主产区水稻合理施用磷肥问题,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磷(P2O5)量(0,40,80,120,160 kg/hm~2)条件下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磷量为40~120 kg/hm~2时,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时水稻产量下降。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磷量(x)拟合,得出2014年和2015年最佳施磷量分别为111.3 kg/hm~2和102.3 kg/hm~2,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子粒的转运,施磷量为40~120 kg/hm~2时抽穗期各养分积累量与子粒转运量呈正相关,当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氮、磷、钾养分向子粒转运出现负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除返青期外,水稻其他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并且氮、磷、钾吸收与产量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综合考虑施磷水稻的产量、养分吸收及稻株氮、磷、钾吸收与产量关系间的表现,适宜磷肥用量应控制在102.3~111.3 kg/hm~2范围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商品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施肥是保证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与不同施用量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氮肥配合施用会影响冬小麦的生物量、产量和氮养分吸收及氮肥的利用率,且以每公顷600 kg商品有机肥与120 kg纯氮的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探讨了通过调控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方式实现不同品种丰产高效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均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播期以10/15 ̄10/22最为适宜,播种密度以120万/km2 ̄240万/km2为宜,氮肥运筹方式以N210(3:5:2)最好,其次为N210(5:5)。保证供试小麦品种实现9000kg/hm2产量的高产途径为主茎和分蘖并重,适宜的产量结构为:4:4:4,即亩有效穗数39.4 ̄44.4万,穗粒数35.3 ̄40.0,千粒重40.2 ̄45.8g。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基施氮肥用量对皖麦3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纯氮量在184kg/hm2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能够促进皖麦36主茎叶片数、伸长节数、株高等生物学产量提高和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增加.当基施纯氮用量超过184kg/hm2时,植株生长过旺,产量下降.因此,皖麦36基施纯氮应控制在184kg/hm2以内.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宣威当地推广品种——桥丹二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跟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追肥量(尿素)对产量的影响不大。试验中在种植密度为120000株/hm2,追肥量(尿素)为75kg/hm2即可以达到高产,但无论鲜产量还是干物质产量均不是最高,只有追肥量(尿素)达到300kg/hm2时鲜产量、干物质产量才均达到最高,而且对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影响较小。种植密度的提高不利于植株粗蛋白含量的提高,追肥量的增加有利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提高,但也提高了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含量;种植密度为120000株/hm2,追肥量(尿素)为300kg/hm2的处理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杂交晚稻金优928高产优质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晚籼稻金优928进行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个因素,5个水平的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种植该组合时,只要肥力水平运用恰当每公顷可产稻谷6750kg以上。生产上宜采用每公倾插37.5-45万次,施纯氮210kg左右,施P2O560-75kg,施K2O90-105kg。若既要获得高产,又要保证稻米有较优的加工及外观品质时,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