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浓度氯化钙喷施番木瓜幼苗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农2号"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分别用氯化钙100、200、300、400、500mg/L喷洒番木瓜幼苗,4℃低温胁迫4d,每天测定其第3片功能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外源氯化钙提高了幼苗叶片中SOD、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降低了MDA含量积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以氯化钙300mg/L处理的番木瓜叶片的抗寒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草莓移栽时经常遇到高温导致移栽成活率低,死苗现象严重,给生产带来极大损失。为了研究芸薹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草莓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芸薹素内酯处理草莓后,测定了38℃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SOD、POD、CAT)及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当芸薹素内酯浓度为0.04mg/L、0.08mg/L时,可提高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升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因此认为适宜浓度的芸薹素内酯可以提高草莓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3.
以‘辽引一号’西瓜品种为试材,于三叶一心期用0(CK)、0.01、0.05、0.10、0.50、1.00mg/L的油菜素内酯(BR)喷雾处理,在温度(10±1)℃,光照100μmol.m-2.s-1条件下胁迫,分析西瓜幼苗耐冷性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以期筛选出提高西瓜幼苗耐冷性的最佳BR浓度。结果表明:通过油菜素内酯(BR)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西瓜幼苗冷害指数,提高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丙二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其中0.10mg/L的BR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合作908"和"奇达利"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0.05、0.1、0.2、0.4、0.8mg/L)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作908"的油菜素内酯的最佳诱导浓度为0.1mg/L,"奇达利"的最佳诱导浓度为0.2mg/L;油菜素内酯有效抑制了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增强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以大叶黄杨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激动素(KT)及二者组合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激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叶黄杨抗寒性的影响。在抗寒锻炼期间测定其茎和叶的抗寒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抗寒锻炼期间,用600 mg/L KT处理的茎和400 mg/L IAA+300 mg/L KT处理的叶的抗寒性均显著增强;在抗寒锻炼后期,POD、SOD酶活性迅速增强,MDA含量迅速降低,其中600 mg/L KT和200 mg/L IAA+300 mg/L KT处理明显提高了POD、SOD酶活性,600 mg/L KT和400 mg/L IAA+300 mg/L KT处理显著降低了MDA含量(P<0.05)。综上所述,单施600 mg/L KT和混施400 mg/L IAA+300 mg/L KT处理可有效提高大叶黄杨抗寒性。  相似文献   

6.
郭泳 《北方园艺》2013,(8):42-44
以"辽园多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在高温(35℃/25℃)胁迫下研究了30、60、90、120mg/L水杨酸(SA)处理对番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和对番茄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SA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高。SA对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以90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几种化学制剂对干热风环境下葡萄叶片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探求田间葡萄应对干热风胁迫的保护措施。以田间生长5年生‘威代尔’葡萄为试材,在干热风来临前预喷一定浓度的芸苔素内酯、S-诱抗素以及黄腐酸钾,对照喷等量清水,干热风来临当天测定叶片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结合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及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探讨几种化学制剂对田间葡萄光合作用抵御干热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热风环境导致了田间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明显降低,伴随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及非光化学淬灭(NPQ)的升高,表征PSI光抑制的指标[Y(NA)]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干热风导致了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的发生,但未显著影响PSI活性。喷施几种化学制剂均不同程度缓解了干热风环境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作用,其中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作用比较明显,叶面喷施维持了较高的PSⅡ活性,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及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幅度较小,黄腐酸钾在葡萄上的效果低于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表明喷施S-诱抗素和芸苔素内酯可以有效缓解田间干热风胁迫下葡萄叶片PSⅡ光抑制程度,从而维持较高光合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外源ABA对结缕草在低温胁迫抗性中的作用,以盆栽结缕草叶片喷施5.0、10.0、15.0 mg/L ABA及根部浇灌相应浓度ABA后,在8℃/5℃(昼温/夜温)低温胁迫下,分别于低温胁迫0、1、2、3、4d测定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结果表明:3种浓度ABA处理均能提高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酶的活性,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减轻低温胁迫对结缕草的伤害,其中以1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说明施用外源ABA可以提高叶片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蔗糖的合成,降低细胞水势,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从而加强结缕草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低温处理过程中B_9对蝴蝶兰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永旭 《北方园艺》2010,(23):148-150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材,研究4℃低温胁迫4~12 h期间不同浓度的B9(二甲基氨基琥珀酰胺酸)处理下,叶片的活性氧系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细胞膜透性和电渗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膜透性上升趋势减缓。O2.-含量有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H2O2含量则是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在4~8 h,500~2 000 mg/L的B9浓度范围内二者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喷施B9明显增强了蝴蝶兰叶片的抗低温能力。试验证明,1 000~2 000 mg/L浓度的B9能够提高蝴蝶兰叶片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诱导西葫芦雄花的最佳时期和AgNO3浓度,于3个不同的生长时期,用3种不同浓度(300,400,500 mg/L)的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用AgNO3可提高西葫芦第一雄花节位,增加2花芽/叶腋数,减少雌花数,且处理时间越早,第一雄花节位越高,雌花数越多;同一处理时期,随着AgNO3浓度的增加,雌花数减少,2花芽/叶腋数增加,子叶平展期和1叶1心期用400 mg/L 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雄花数最多,花粉活力最高;仅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可诱导两性花产生,且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和AgNO3浓度的增加,两性花越多,植株长势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平展期用400 mg/L AgNO3处理西葫芦幼苗,诱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型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为材料,克隆岷江百合蛋白激酶基因lilyABC1,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为百合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lilyABC1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 333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2 007 bp。该基因编码668个氨基酸,预测lilyABC1蛋白分子量为74.84 kD,等电点为5.46,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TYKc。lilyABC1基因在岷江百合的叶片、鳞片、花蕾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依次为叶 > 花蕾 > 鳞片,其中不同时期的花蕾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lilyABC1的表达受到NaCl、低温、高温以及黑暗胁迫的诱导,对PEG-6000的模拟干旱处理不敏感,表明lilyABC1基因可能对岷江百合适应高盐、低温和黑暗等非生物胁迫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首红苹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用PP333(多效唑)1000mg/L和GA3(赤霉酸)1000mg/L处理,结果表明:PP333可使叶芽的节位数增长,但对花芽的节位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而GA3对叶芽节位数没有影响,但首红苹果花芽节位数有减少趋向。二者处理对苹果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期没有影响,但PP333加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GA3延迟了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喷PP333提高了ZR(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ZR/GAS(赤霉素)、ABA(脱落酸)/IAA和ABA/GAS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相反,GA3处理降低了ZR/IAA、ZR/GAS、ABA/IAA和ABA/GAS比值,而抑制了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用不同水平的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肥种处理麻疯树茎尖,研究外源物质对麻疯树花芽分化及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麻疯树成花数量有显著影响,6-BA(2 mg/L)+GA3(50 mg/L)+肥种(氮)为最优促花组合,正交实验设计中以6-BA(0.5 mg/L)+GA3(50 mg/L)+肥种(氮)的促花效果较好;GA3是影响麻疯树成花的主要因子。处理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者交错进行。处理株叶片内氮、可溶性糖、淀粉、C/N比、钾的含量和变化趋势均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S型模式。磷的含量在早期达到最大,之后便持续下降。叶片内钾在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4.8倍,变幅最大,磷和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枝条生长与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寒潮对荔枝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低温胁迫下多效唑对荔枝内源激素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下的荔枝叶片脱落酸(ABA)水平,降低了吲哚乙酸(IAA)水平,叶片ABA/IAA处于高水平,并使叶片蒸腾速率(Tr)减弱,水势升高,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减少。经受极端低温后,PP333处理的荔枝仍有较高的成花率。  相似文献   

16.
以香蕉不定芽为材料,MS+6-BA 4.0 mg·L-1+NAA 0.2 mg·L-1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油菜素内酯对香蕉不定芽增殖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蕉不定芽的形成,不加油菜素内酯,SOD活性逐渐下降,然后急剧上升;POD活性先上升,然后不断下降。油菜素内酯处理下SOD活性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规律。培养基中加入0.3 mg·L-1油菜素内酯的香蕉不定芽中的可溶性糖(3.73 mg·g-1)、脯氨酸含量(67.10μg·g-1)和株高(5.00 cm)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和矮壮素破除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 000 mg?L-1 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 mg?L-1 PP333水培采后60 d的山药零余子,第30天时发芽率(41.3 %~61.8 %)显著高于对照,第45天时1、10 mg?L-1 PP333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92.5 %和97.5 %,显著高于0.1、100 mg?L-1 PP333处理和对照。10、100 mg?L-1 PP333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也能显著促进零余子发芽。0.1~1 000 mg?L-1 CCC浸泡采后60 d的零余子24 h后进行沙培,不能促进发芽。0.1 mg?L-1 CCC水培采后90 d的零余子,第30天时零余子的发芽率为60.0 %,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1~10 mg?L-1 PP333水培能显著打破采后60 d的零余子休眠,PP333的处理效果优于CCC。  相似文献   

18.
自由基清除剂对延缓青花菜花蕾衰老的效应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叶陈亮  柯玉琴 《园艺学报》1996,23(3):259-263
青花菜采后花蕾迅速衰老,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衰老进程先升高而后下降,丙二醛(MDA)持续增加,细胞膜透性迅速增大。20mg/L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明显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提高SOD活性,对CAT激活尤为明显,抑制了Haber-Weiss反应,降低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延缓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子MDA含量,减小膜渗漏,延缓花蕾衰老。20mg/L6-BA中加入02%苯甲酸钠(SBN),对6-BA产生的各种延衰效应均有增效作用,进一步推迟花蕾衰老。200mg/L抗坏血酸(AsA)促进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在提高SOD和CAT活性的同时,MDA反而明显增加,膜透性迅速增大,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抑制剂对盆栽百合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玉晶 《北方园艺》2012,(14):70-71
以亚洲百合"小洋人"、"穿梭"及亚洲×东方杂交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CCC、PP333、三唑酮浸泡种球的方式,比较不同的生长抑制剂处理对百合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PP333处理效果最好,三唑酮次之,CCC最不理想;采用300mg/L PP333浸球处理1h时,3个品种百合矮化效果最理想,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PP333对曙光油桃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式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对曙光油桃的枝梢生长、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和土壤施入PP333,均可显著地抑制油桃的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糖含量;以谢花期叶面喷施1000 mg/L的PP333的控冠效应最好,谢花期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施用0.5 g/m2多效唑有效成分土施,对提高曙光油桃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