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乳用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其经历了由母体内到母体外,由寄生生活向独立生活的过渡,由依赖母乳到采食固体饲料的剧烈变化。犊牛此时生长发育快,而生理机能未发育完善,条件反射尚未完全建立,故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若饲养管理不当,或技术跟不上,会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保障犊牛的生长发育,力争实现全活全壮,不断扩大牛群数量,应对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在牛生产中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使犊牛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以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接生护理不完善,日常饲养不仔细,预防疾病能力不足;从接生护理、出生管理、初乳饲喂、常乳饲喂、乳量控制、饲喂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牧场饲养犊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1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1-6个月) 1.1 饲养技术 初生犊牛从母体到体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机体内部生理防御机能尚未建立,抗病力差,易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同时,这一阶段生长发育旺盛,代谢强度大,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犊牛要及时吃到初乳,喂量控制在体重的1/8~1/6,犊牛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采食精料.最初每头喂于粉料10~20克,7天后可增加到80~100克,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干湿料,饲料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这一阶段的小牛,奶牛在这一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犊牛饲养管理是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环节,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牛群的好坏,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我们在饲养方法上实行了“三定”奶喂和“三字”方针,卫生管理做到“四勤”,科学合理地加强了小牛的饲养管理,使小牛生长快、发育好。现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保证犊牛吃好初乳1·1初乳的营养作用犊牛出生后,首先要对培育的小牛喂初乳7天。初乳的营养价值高,含有比常乳…  相似文献   

5.
<正>乳用犊牛是指6月龄以内的小牛,满6月龄后到产犊前称为育成牛,其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可塑性强。加强犊牛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满足各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犊牛成活率,培育好犊牛和育成牛,对大型牛场及养牛户来说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犊牛早期断奶是指在犊牛出生60天后断奶,也称快速停奶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它不仅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全乳,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大大降低了成本。1犊牛早期断奶的饲养1.1犊牛1~60日龄的饲养犊牛第1天喂奶2.0~2.8kg,或按出生犊牛体  相似文献   

7.
初生犊牛离开子宫内环境.其生活方式和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犊牛机体生理调节机能不完善,从而决定了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关键,以保证犊牛的存活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荷斯坦公犊按常规饲养方案用45kg奥耐尔犊牛代乳粉替换362kg全乳饲养到6月龄时,平均体重212.4kg,平均日增重936g,与全乳饲养组十分接近。试验牛生长发育正常,饲料转化效率高,表明奥耐尔犊牛代乳粉可用来代替全乳,且饲养效益优于全乳饲养组。  相似文献   

9.
犊牛是指从 0 ̄6 月龄内的牛。由于犊牛的生理机能不健全,生理机能和构造变化大,可塑性强,只有实现科学的饲养管理,才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1 做好初乳的哺喂 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 7 d 以内的乳汁。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免疫物质,对某些疫病有免疫力,含有镁盐,哺乳后能促进胎粪排出。因此,初乳必须做到及时、喂好、喂足。 为节省奶汁,提高经济效益,乳用犊牛多采用人工哺喂方法。犊牛生后 30 m in 内,从分娩母牛挤出 1 kg初乳,立即用奶瓶(或长颈啤酒瓶、白酒瓶)喂犊牛,以后初乳的补喂量按犊牛…  相似文献   

10.
建立犊牛岛,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使犊牛的成活率由建岛前的81.2%提高到建岛后的99.28%;日增重由原来的平均529.72g增另到659.12g,提高24.43%;原来满1个月物犊牛平均体重为43.74kg,满6个月龄平均体重为130.35kg,岛内培育的犊牛分别为54.24kg和153.06kg相应提高24.01%和17.42%;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1要重视犊牛的培育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奶牛养殖在我市起步比较晚,奶牛饲养粗放,只偏重对泌乳期牛的饲养管理,不重视犊牛和育成牛,而造成犊牛和育成牛生长发育受阻,到繁育年龄(15~18月龄)时,达不到应有的体尺和体重(350kg),因而延长了繁育时间,甚至...  相似文献   

12.
乳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因此乳用犊牛的培育与饲养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本地区乳用犊牛的培育与饲养管理相关技术方法,希望以此为参考来加速我县养牛业及乳业的良性有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今市场,人民对喝水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饲养杂交乳水牛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我市杂交乳水牛一般以农户家庭式饲养为主,管理粗放,产奶量偏低。为加强其饲养管理水平,笔者总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杂交乳水牛犊牛期的饲养管理1.1初生期(即出生7天以内)的饲养管理①消除粘液:刚出生的犊牛需先除净身上粘液,以防母牛舔食,影响犊牛吸乳。②断脐:在脐带离身体10cm~12cm处断脐,并用2%~5%碘酊浸泡脐头(2~3)分钟,连用3天,以防脐带炎、破伤风的发生。③喂初乳:犊牛应在出生0.5h~2h内吃到初乳,第1次喂初…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其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达30%。该病不仅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且较严重影响到病愈犊牛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为保护和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现将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更加有效提高“大通牦牛”犊牛健康生长发育的需要,该文针对“大通牦牛”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展开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兼顾做好犊牛疾病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犊牛的生长发育质量。因此,该文将会结合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多年来犊牛的饲养管理经验和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大通牦牛”犊牛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犊。犊牛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预备发展为奶牛的牛犊,做好饲养管理对其今后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根据儿年来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的体会并参考有关资料,对犊牛的饲养管理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犊牛代乳料能降低饲养成本,代乳料能够促进犊牛前胃和消化道的发育增强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犊牛后期生长发育。犊代乳料的使用可减少犊牛在消化道方面疾病的发生率,并能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和用途,供给犊牛不同的营养水平的代乳料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犊牛的生理特点是各项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全,如胃肠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消化机能较差。如果在犊牛阶段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使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肉用犊牛在肉牛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科学且严谨的饲养管理。从犊牛的出生、哺乳到断奶,都要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相似文献   

19.
1 全州牦牛饲养现状 牦牛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它同藏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文化、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州牦牛主要分布在石渠、色达、德格、白玉、理塘五个纯牧业县,有牦牛139.3万头。占全州牦牛存栏的56.75%。因牧区气候恶劣。牦牛长期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含氧量低,气候干燥。冬天气候恶劣常刮大风、下雪.一到晚上温度下降到零下几度至十几度甚至更低,对牦牛的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及犊牛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牦牛属终年放牧,群牧饲养,饲养管理粗放。靠采食天然牧草维持生命,由于冬春季缺草达不到营养要求。母牛繁殖率、犊牛成活率低。阻碍了我州牦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因初生犊牛的机体和生理调节机能尚不完善,从而决定了初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