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荷斯坦泌乳牛尿、乳酮体的酮粉法定性试验表明:尿酮阳性率为29.25%,乳酮阳性率为10%。尿、乳阳性牛的血酮、血糖、乳酮、尿酮定量测定表明:酮粉法判定泌乳奶牛亚临床酮病,尿酮阳性反应具有早期、敏感、准确性低的特点。乳酮阳性反应具有准确、敏感性低、方便等特点。二者同时定性检测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3.
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血糖含量减少,而血酮含量异常增多,在临床上以消化机能、神经系统紊乱等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症状,只是血酮含量增多的酮血病,尿酮含量增多的酮尿病和乳酮含量增多的酮乳病等,对这类酮病统称为亚临床酮病。一、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也称为奶牛酮血症,是高产奶牛常见的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精神异常、产奶下降、体重减轻、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为主要特征,有时也不表现任何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奶牛酮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     
正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奶牛产犊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疾病。该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近年来奶牛酮病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不仅高产奶牛产奶量大幅度降低、乳成分改变,同时影响繁殖率,使繁育率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并继发母牛的营养不良和不孕症,据报道,本病可以影响后代素  相似文献   

7.
奶牛鲜乳中酮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是危害奶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酮体的检测是预防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酮病或亚临床酮病的重要监控指标之一。酮体检测包括血项检测和乳项检测,而乳项检测容易实施,成本远远低于血项检测;有资料报道,乳酮体和血液酮体含量有很强相关性,可以通过对乳酮体的检测来监控奶牛的酮病和亚临床酮病。  相似文献   

8.
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造成酮血症、酮尿症和酮乳症,统称酮病。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引起酮病的原因对酮病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血酮、尿酮、乳酮的检测方法及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酮病的预防和群体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奶牛神经型酮病12例诊治体会中国爱地集团公司(深圳518000)黎在安,陈总路奶牛神经型酮病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絮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神经症状,酮血、酮尿、酮乳、消...  相似文献   

12.
奶牛血酮和乳酮的浓度关系及在检测亚临床酮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醋酮血症(acetonaemia)、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及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通常发生于产后2-6周。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Mary Beth de Ondarza,2000);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奶牛酮血症、酮尿症及酮乳症的总称,随着高产奶牛群体的出现和奶牛产业的发展,奶牛酮病已经成为泌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  相似文献   

15.
酮病为高产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血液中酮体(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丙酮)浓度显著增高。临床型酮病母牛表现产奶量下降、拒食精料和饲草、体重下降,极易被发现。亚临床酮病母牛,在高产牛群更为严重。经对北京某牛场调查,监测465头泌乳牛乳酮,“十~卅”占17%。由于无明显症状表现,也未进行血酮、乳酮浓度测定,故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而造成的产奶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的增加等不良影响难以估计。因此,对亚临床酮病的监测,已是高产牛场必不可少的保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Ketosis)是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和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发的代谢病之一,多发于产后2~6周。  相似文献   

18.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笔者自2001年以来对赤峰市红山区和松山区的十几个养殖户的216头奶牛调查中,发现患酮病的奶牛有35头,约占16%。酮病的发病率较高,可造成以下危害:血酮和乳酮水平增高,乳质和乳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如发情延迟、受胎率下降等。还可造成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愈后复发,最终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1原因1.1酮病的发生多在产后的第1个泌乳月,此间奶牛多食欲较差,特…  相似文献   

19.
自1849年Lander首先发现了奶牛酮病的一定神经症状之后,引起了世界许多奶牛业发达国家对酮病的关注。酮病又称酮血病、酮尿病和醋酮血病,它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酮、尿酮、乳酮含量增高,血糖降低(3高1低),消化机能紊乱,泌乳量下降,同时间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产后奶牛因能量食料的摄入.不足以满足基础代谢和泌乳需要而引发的代谢性疾病。特征为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奶牛酮病也发生在其他摄入能量不足的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