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蜂群在寒冷的冬季,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称为越冬蜂团。在越冬期间,对于蜂群的任何干扰,如振动蜂箱,发生鼠害,室内越冬蜂群受光线刺激等,都会使蜜蜂骚动不安,导致蜂团散开,饲料消耗增加,使蜜蜂加速衰老,危及蜂群安全越冬。因此,蜂群越冬期间要求安静,不受振动和寒风吹袭,在室内要求保持黑暗以及相对稳定的温度。要根据不同的越冬方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蜂群越冬期在140天左右,而在室内或在地窖内约120天。蜂群在室(窖)内期间不在箱内排泄,所以如何让蜜蜂既能存活又要吃的最少,这是越冬的关键。使蜜蜂吃的少、活动量少的条件就取决于蜂群临界温度。在谈临界温度前,要先谈越冬时蜂团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变化条件。根据前苏联塔兰诺夫的《蜂群生物学》记载,越冬蜂团的中心温度在6~21℃之间,蜂团表面温度在6~7℃最为合适。而  相似文献   

3.
蜂群室内越冬技术体会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蜂群越冬技术就是给蜂群创造良好的冬季生活条件 ,使越冬蜂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 ,延长越冬蜂的寿命 ,同时节约饲料。现将我学习和实践的体会介绍一下 ,供同行们参考。一、保持室内宁静黑暗建成的越冬室要绝对避光 ,排气管内要涂黑色油漆。因为从门进入室内的微弱光线能造成蜜蜂不安或产卵 ,从而造成越冬失败 ,所以门要设两道 ,另外还要避免震动和声音。二、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室内越冬的温度有很多资料不完全一致。纪天祥[1]通过3年的实践 ,揭示了蜂群室外越冬蜂团中间的温度变化规律 :早晨六七点钟气温下降到最低时 ,蜂团中间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4.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蜜蜂的越冬期长达3个多月,做好越冬蜂巢整顿、蜂群检查和蜂群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是安全越冬的关键。一、越冬群的蜂巢布置尼勒克县种蜂场10月下旬,蜜蜂便开始结蜂团,大部分蜂团聚集在残余封盖子脾上,吃光蜂团内的蜂蜜,局部向后壁移动。存有足够蜂蜜,正确地布置蜂巢,是蜜蜂安全越冬的基础。黑蜂越冬一般有5框群势,需  相似文献   

5.
<正>爬蜂病,在黑龙江地区春季普遍发生,它使蜂群由强变弱,失去生产能力,应引起重视。一、爬蜂的种类1.痢疾引起的爬蜂越冬饲料不佳,蜜脾封盖面积小;室内越冬湿度大,室外越冬冷热不均。久而久之蜜蜂得不到排泄,腹部膨大,蜂群骚动不安,活动量增加,蜜蜂散团,导致食量加大最后发生下痢,工蜂在越冬后期将稀粪便排泄在巢脾及箱壁上。其实只要蜜蜂下痢,在越冬期已经出现爬蜂现象,只不过大部分死于箱底,少部分爬出箱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蜂友尝试在外界温度10℃左右时对越冬蜂群进行排泄飞行,但是,在排泄过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冻僵,无法飞回蜂巢,该蜂友捡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内,蜜蜂活了过来。这次促蜂排泄,损失了不少蜜蜂。同时,也有很多蜂友咨询蜜蜂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在北方广大地区,按照传统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排泄飞行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暖冬的出现,扰乱了蜜蜂正常的越冬规律,晚秋和初冬外界温度较高,甚至在越冬中期有时气温达到10℃左右,这就给蜜蜂越冬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时蜜蜂会出现散团,出巢空飞,甚至还会出现蜂王产卵的现象。因此,有的蜂友认为期间应该让蜜蜂排泄,现在也有很多蜂友这么做,笔者认为是否进行排泄飞行应根据蜂群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蜜蜂在越冬期中,生命活动大大减弱,蜂团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消耗大大减低。全群静息无声,结成紧密的蜂团。蜂群就这样平静地渡过了漫长的越冬生活。与此相反,蜂群发生较大骚动、蜂团散开,蜜蜂飞出,声息大作,就会造成严重的削弱,甚至全群死亡。怎样才能使蜂群过着平静的越冬生活呢? 这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蜜蜂越冬的特性,并根据特性进行合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 ,养蜂者在秋季管理工作结束后 ,直到春天来临以前都不会去惊动蜂群 ,即使是在比较寒冷的地方蜜蜂也能存活。蜜蜂对冬季恶劣的自然条件已经有了许多适应 ,包括在冬季停止产卵、停止飞翔和形成越冬蜂团等。这些适应性有助蜜蜂在越冬期间调控蜂群温度 ,而单个蜜蜂根本不可能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上述目的。当蜜蜂形成足球大小的越冬蜂团时 ,其热量散失情况便发生了改变。蜂团散热面相对地来说小于其蜂团内部的产热面。结果蜂团散热速度减慢 ,蜜蜂通过聚集和分散便能够完成群体温度的调节。那么 ,让我们更加仔细地探讨一下越冬蜂团是如何形…  相似文献   

9.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11.
蜂业短讯     
王时明 《蜜蜂杂志》2006,26(3):38-38
据多年来寒地越冬实践,越冬蜂在窖内或室内下痢有如下几种原因,分析如下供蜂友们参考。1入室早我地越冬期近6个月,进入10月份后天渐变冷,蜂群开始结团。但冷暖气流交替频繁,遇有暖天,蜜蜂仍能爽身飞翔。记得2004年11月21 ̄22日,气温升高,大量蜜蜂出巢飞翔排泄,然后重新结团。有的蜂友怕蜂群“剥皮”(即外层蜂被冻死),在10月中下旬就将蜂群入室(窖),以后虽遇有好天气,因怕麻烦,便不再搬出排泄,引起下痢。2不关王我地喂饲越冬饲料时没有关王习惯,导致越冬饲料喂完了,还有大片子脾没有羽化出房,等这批幼蜂出房时天气已寒冷,蜂群已结团,使这批蜂…  相似文献   

12.
赵水林 《中国蜂业》2014,(10):22-22
<正>《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文中说:蜂群室内越冬的温度为78℃。我感到困惑,觉得和实际结果有差距。凡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越冬以热不散团,冷不结霜(霜指箱底)为基本原则。当蜂群进入晚秋,晚上低于4℃,蜂群开始结松散的蜂团,白天温度上升即散团。当温度在0℃以下时,结团紧密。冬天白天气温6℃以上蜜蜂仍出巢活动。我使用的标准蜂箱,木板厚度为19  相似文献   

13.
越冬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处于半蛰伏状态,消耗最少的饲料,维持最低的代谢,延长蜜蜂寿命,安全越冬.1越冬期蜂群的内部状况秋末,当蜂群内的蜂儿全部出房以后,蜜蜂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气温低时就结团,气温高时就疏散。最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蜜蜂就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即越冬蜂团。蜜蜂结团以后,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温度。  相似文献   

14.
<正>拜读《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选择和蜂群管理》,以及赵水林师傅在第10期刊登的《关于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的思考》这两篇文章,他们在室内越冬最佳温度上各抒己见,我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蜂群越冬的最佳温度应与越冬蜂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养蜂员由于没有经验或其他原因,使蜜蜂在越冬期间发生饥饿,甚至造成蜜蜂昏迷,这时要立即把蜂群搬到温暖的室内,用温蜜汁喷在蜂体上,让蜜蜂相互吸食,待蜜蜂全部苏醒以后,在箱内的蜂团上加一块糖饼饲喂,这样既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北方蜂群越冬,室内比室外多。室外越冬的蜂群在初冬和越冬中期,一旦遇到暖和天气,就有少数蜂采水。夜晚外界结霜,空气湿度达60%左右,雨雪天会更高。刮西北风,干燥,蜂易口渴。气温下降到-5℃时,地面水结成冰,水分被固定,空气湿度下降,蜂一定会口渴。天冷时,蜜蜂结团抗寒,不能出巢采水,这时口渴只有多吃蜜。而室内越冬蜂群,由于遮光黑暗采不到水,  相似文献   

17.
怎样改善蜂群越冬气温每下降10℃,蜜蜂生化反应的速度就大约放慢1/2到3/4。蜂群对降温的反应,是结成密集的蜂团,以减少热量损失。此时,越冬蜂团结在越冬饲料的正下方,靠近巢门的巢脾下部。气温下降时,蜂团缩紧;相反,气温上升时,蜂团松散、扩大。从收缩到...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饲养意蜂,蜂群冬季都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越冬,确切地说叫半越冬,因为12月下旬要回南方繁殖。通常是9月下旬蜜源结束,就转移场地,把蜂群拉到火车站附近有树荫的地方摆放。蜂群半越冬须注意:(1)要把空脾抽出,蜂要密集,否则,严寒时边脾的蜜蜂没有及时爬回蜂团,死亡率高。(2)半蜜脾放在中间,大蜜脾放在外边,有利于蜜蜂结团。一般到10月中旬,气温下降到0℃左右,蜜蜂结团。(3)蜂箱内外不用加保温物,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保存弱小蜂群弱小蜂群通常难以越冬,在进行越冬包装前,首先应检查蜂王的健康状况。然而当外界温度在10℃或略高于10℃时,蜜蜂便开始结成蜂团,此时应将蜜脾放在蜂团的两侧。如果仍有少量蜜蜂在蜜脾的外侧,将其扫到蜂团中。内侧的包装材料可用1英寸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20.
刘新春 《蜜蜂杂志》2014,(1):I0007-I0007
<正>荆门市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近百名社员于11月17日在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召开了利用野菊花繁殖越冬蜂现场会,推广学习利用野菊花繁殖越冬蜂的经验。荆门市有大面积的野菊花生长,每年的晚秋初冬,黄橙橙、金灿灿的野菊花总招得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集蜜粉。过去,因缺乏野菊花花期蜂群正确的管理方法,往往野菊花期过后蜂群群势锐减,使来年油菜花期减产减收,为了避免蜜蜂采集野菊花,有的养蜂人将蜂群搬入室内隐蔽起来,有的用保蜂罩或柴草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