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文章。由此看来,屡禁不止的校园贷已经穿着各种马甲躲避各界的严查追打。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将业务拓展至高校,通过各类不实诱导学生进行超前和过度消费,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与生活,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校园贷"风险管理以及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校园贷"主要有网贷平台式、分期购物网站式、电商平台开展的针对大学生的分期消费业务三种形式。校园贷作为新生事物,顺应大学生尝试新鲜、追求时尚的潮流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也因立法与监管缺位、程序违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饱受争议。尤其自"郑德幸"、"裸贷"、"长春特大校园贷诈骗案件"等大学生因卷入校园贷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校园贷被推至风口浪尖,校园贷存在的风险及如何防范成为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观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104-105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急速发展,种类繁多的"校园贷"产品也开始在校园日益流行。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消费观、信息不对称、正规金融机构对学生群体关注有限、征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校园贷"横行。"校园贷"集中反映了校园中消费主义在蔓延,学生追求消费至上的物质主义的异化现象。本文从"校园贷"现象出发,分析大学生消费观形成的原因,并从家庭、高校、社会、媒体、学生自身等几方面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是民间借贷类的网贷P2P(Peer-to-Peer lending),或称个人对个人信贷与一些小贷、担保等公司的风险高发现象,其特征是突发性强,传染性快,发生后投资者想挽回损失已晚,导致社会群体事件不断发生.风险表现为:P2P融资中介平台变异为银行,信用风险突出;平台担保机构自身难保,道德风险频发;平台"资金池"无水,产生流动性风险;假银行现身,出现机构风险.该文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适合民间借贷类影子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络贷款业务不断向各类高校拓展,大学生开始选择通过此渠道获取消费、助学等方面的资金。但由于非法网络贷款平台的存在,以及社会监管不严、大学生消费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使得不良贷款现象屡屡发生。文章通过探究校园贷的危害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校园贷的解决策略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理财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非法借款机构通过"零利息""零风险"等虚假宣传,诱导在校大学生向其借款,最终致使借款学生跌入"利滚利""高利贷"陷阱。"校园贷"引发的裸贷、跳楼、溺水等不良事件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高校的高度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通过对贵州师范学院学生群体的深入调研,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校园贷"状况,为"校园贷"实现健康发展,从"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挥高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教育作用,加强家校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丰富"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建设平台以及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培养大学生树立文明理性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校园贷的高额利息、暴力催收、裸条借贷,高校学生因之身陷"泥潭"的新闻屡见不鲜,因网络贷款债务结束鲜活生命的案例也不在少数。2017下半年,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是校园贷并没有因管理文件明令禁止而销声匿迹,它依然强势地存在于高校校园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应运而生,利用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金融的借贷模式。但P2P网络借贷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蕴藏着诸多风险。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为对象,针对P2P网络借贷存在借款者信用问题、缺乏有力的贷款催收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网贷平台倒闭风险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征信体系、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平台信息系统安全、建立第三方托管制度以及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结论,为我国的P2P网络信贷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