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迫切需要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顶层设计薄弱、岗位学科支撑不足、辅导员内生职业动力欠强劲、职业特色不明显等成为制约农林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围绕国家战略,做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顶层设计;农林高校要立足办学优势,多措并举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辅导员个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自觉提升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权威文本的经典表述,尊重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依据社会角色扮演、从业基本素质、能力结构分层等解读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层面、心理层面和实践层面,梳理构成要素的内在关联与实践生成,结合实际,有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凝练,期待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同时也能促进辅导员的成长,从而保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只是,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中坚力量,辅导员要想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尤为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通过在高校辅导员专门的能力培养提升相关体系中引入实践智慧理论,能够在培养辅导员的过程中,充分将其多种特征体现出来,包括道德性、个体性、实践性以及社会性等。本文先就高校辅导员实践智慧具备的几大特征进行简单概述,再以职业能力视角下,对如何生成高校辅导员的实践智慧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高低,关乎辅导员是否真正能够做好为学生服务,能否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必须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以保证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提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为教育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对现代教育引导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拥有良好的思维素养与行为素养成为现代教育者的核心职业素养。目前,辅导员为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在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的同时,培育自己良好的思维素养与行为素养至关重要。对此,基于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着眼于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将其精华之处融汇于辅导员的素质能力体系中,是提高辅导员能力素养的关键。因此,本文从认知传统文化对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作用入手,探究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是打造贯彻中华民族精神的辅导员素质提升方案,促使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正向引导青少年行为素养与思维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将实践智慧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是全新的探讨,高校辅导员实践智慧在培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实践性、个体性、道德性、默会性等特征。为此需要在辅导员队伍中通过坚定的教育信念、多学科协同、联动融合、反思与实践、建构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等现实路径构建辅导员实践智慧,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凸显其育人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不仅要考虑辅导员的情况,还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首先,按照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进程,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类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4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大学生和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收集数据,通过46项学生评价和64项辅导员自评来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依托调查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指标权重,以获得辅导员各类职业能力得分。考虑到辅导员直接服务学生的职业定位,进一步研究职业能力水平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以识别受到学生重视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26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通过动机激发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背景,以广西高校为例,分析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包括自身科研意识不强、没有健全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广西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方法以及改革方向,积极促进国家、社会和高校为高校辅导员科研工作搭建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价值,摆脱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困境。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医学院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现况:辅导员自身职业素质增强不够等,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等。提出解决对策:辅导员应加强实践,提升职业能力;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氛围,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职业品牌是基于辅导员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的职业形象,它是辅导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职业特色和职业优势.职业品牌培育具有多层面的意义,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塑造辅导员职业品牌,提升辅导员职业品牌效应,需要选择和实施特定的培育模式,主要包括内生型、拉动型和混合型三种基本模式.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的运作机制包括领导机制、组织机制、评价机制和优化机制等.各层面机制相互影响、彼此关联,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辅导员职业品牌培育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248-250
辅导员的执行力主要由执行动力、执行能力、执行保障三个要素构成。性别、学历、专业、入职年限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执行力产生作用及影响。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执行力的提升首先要从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综合能力;再次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辅导员统一性保障机制和管理体系,解决民办高校辅导员后顾之忧;以此加快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从生涯和生涯发展的视角入手,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满足感、面对的职业压力以及发展需求等个人感知维度上的职业压力和专业成长维度上的职业压力等二维职业压力;从外力挤压、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概括了高校辅导员面对职业压力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健全保障机制与制度、依靠朋辈支持等化解辅导员生涯发展中的职业压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胜任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必须以提升辅导员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注重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效果等环节,将切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7.
以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为背景,以胜任力为研究视角,进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研究,明确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核心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出建立科学的职业准入制度、构建辅导员培训体系、明确辅导员职责领域、建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辅导员激励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人力资源开发和馆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入手,以石河子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和分析该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得出馆员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职业能力有待提升.最后,对如何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升馆员的职业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对于我国的辅导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辅导员队伍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的过程是前进与曲折的统一。对于辅导员自身来说必须以职业化的水平来要求自身,但是在现今社会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职业标准对其职业进行规范。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举办对其素质能力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是基于这一基础,本文将探讨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对于高校的辅导员工作有何现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起初辅导员职业建设规划的目的是为高校学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如今高校辅导员的 职业特点展现出多面性、职业性、专业性、可发展性、可培养性等特征。职业环境及时代的迅速发 展,也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建设中,辅 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学生职业规划与引导能力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辅 导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