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奇 《河南农业》2023,(12):38-40
我国地域广博,成就了多属地的地方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的内涵底蕴与传播价值较高,再加上江南高校众多,故江南地区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库。江南传统文化精髓中孕育着浓厚的教育学理念,如尊古崇善、尊崇科学、海纳百川、不拘一格、求新求变等,江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形式,也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旨在为完善江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做建议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依据、意义、接受主体和融入内容等领域。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互联网+"化等问题是学界研究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3.
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价值重大,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外语专业学生是学习和接触外来文化的前沿。因此,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创新思政+人文学科的工作方式,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外语人才的文化自信,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优良的教育资源,时刻健全着人民的精神品格。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内部部分能使思政教育更加立体生动,教育效果也会更加突出。本文旨在分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家风文化博大精深,优良家风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国优良家风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追求,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相契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优良家风教育,把优良的家风升级为好校风,形成好社风。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其蕴含了比较多的德育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因此,对思想引领工作进行抓好,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建设过程中,能够建立起新的思政工作思路,提高思政工作效能,不断培养其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并且,在其中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当中,特别强调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进入21世纪之后,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化、价值多样化,从传统文化切入,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唯有以历史、全球化的视角考察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方能准确剖析、把握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真实对手及其真正目的,进而萌发破解之道:整合资源(挖掘、弘扬、诠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精干队伍(培训、提升高校思政队伍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素养)、开发"微"产品(微课堂、微视频、微文化等)、"形而下"地提供"微"服务(主动关注、积极回应大学生真实诉求),赢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已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政课之中是时代发展所需,是思政课改革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当前各地区高等教育学校已陆续开展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工作,但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相关部门的支持工作力度不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供养不及时,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不顺畅。相关部门应通过哪些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队伍提供支持、帮助,以保障高校思政课路径的顺利开展是本次课题探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