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常态下,人们"看山望水忆乡愁"的需求日趋旺盛.为满足人们对美丽乡村的憧憬与向往,传统乡村旅游急需革新思维,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探索新型"打开方式".立足新常态背景,分析"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为助力创意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常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在国家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的引导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我国文化创新从而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当前发展情况与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分析,随后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和新挑战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现象,得到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并论述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可行性。以陕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例,分析集群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及策略,为陕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潘善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3-174
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旅游领域的传承和延伸,是旅游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结合。太湖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找准文化创意的切入点,主打地方文化品牌,将太湖县打造成皖西南最大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文化区。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农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形成农业和物流业耦合发展机制,构建农业、物流业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耦合评价模型。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子系统评价和耦合系统评价,发现两业耦合联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期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所秉持的发展战略便是要建设旅游强市,但要切实促进以上目标的顺利达成,除了需做到对自身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外,尚要准确定位策划城市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旅游休闲产业新定位。以此方能探索出一条能可兼顾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旅游发展路径,继而切实维护当地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中存在的几大突出问题,并从提高合作意识、创新文化产品体系、建立网络联动平台、提升区域交通等方面,详细剖析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众旅游从传统观光的单一形式转变为休闲体验的复合形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意识形态的促发下开始追求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旅修,身处创意经济时代的旅游产业,面对传统生产方式向智慧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契机,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包括调整产业功能、划分空间结构、营造创意氛围、优化游览路线、注重融资配套。  相似文献   

9.
张曼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且发展趋势强劲的背景下,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对提升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贵州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内容和素材。因此,提出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是促进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试从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北京乡村旅游的实践案例,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提出深度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是一种在竞争性社会中的相对优势资源.笔者基于文化资本的概念,介绍了皖南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分析了皖南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资本化路径、文化资本化的制约因素,就皖南旅游业的文化资本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应均衡文化资本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相结合,吸收和传承文化中有利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围绕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契机、新媒体环境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各地乡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4.
赵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69-7170
在探讨休闲理论的基础上,从休闲的视角出发,对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开发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5.
杨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20-20622
以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创新与相互促进。以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为例,概述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探讨了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及必然性。在此基础上,从制作地旅游、旅游纪念品开发、节庆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旅游4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业与非遗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最后为绥化市旅游业与非遗产业的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强调要深入挖掘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魅力的品牌优势,并发挥政府的引导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在满足与温饱,对于休闲娱乐活动、旅游的需要也在日渐增强,在此背景下无疑促进了旅游酒店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更好的促进旅游酒店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酒店产业的竞争力,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旅游酒店产业发展的特性,论述互联网环境下对旅游酒店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互联网环境下旅游酒店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机理以及发展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二者耦合发展的三大耦合原则以及五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木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88-189
分析了英德市红茶文化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介绍了英德市旅游发展概况,认为英德市红茶文化与其旅游业耦合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助推红茶文化与旅游业相协调发展、茶园融入文化体验型旅游元素设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红茶文化与旅游业耦合发展路径,强调科学规划、建设品牌形象、创新旅游观光元素、提升红茶文化内涵与层次。旨在探索英德市茶叶及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推进英德市旅游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晓云  闵庆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91-12092,12294
在分析社区型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的基础上,认为社区型旅游地的发展关键是让社区居民成为旅游开发和受益的主体。同时提出建设股份制形式的社区旅游开发新思路,并研究了其体系构成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山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区位方面的优势,但在经济基础、创意人才、产业链方面显现出劣势,存在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沟域经济新发展模式以及消费者文化需求升级的巨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外来文化成为主流的威胁。根据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会、避免威胁的原则,提出完善山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建立保护为前提的资源合理开发机制、加强山区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树立创意品牌意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