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统计分析2001~2005年北京单位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总计12类作物86个品种,主要集中在5家科研院校,总计76个品种,占北京育种单位通过国家审定品种的88.4%。2004年和2005年,5家北京企业10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将成为新品种选育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新品种国家审定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必须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相对于省级审定来说,国家审定品种允许推广的范围更大,因而较省级审定更为严格.本文结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0- 2004年 5年间玉米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许农5号是许昌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5005;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7010。在河南省及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生产试验中均比当前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对照品种产量高出5%以上.增产效果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轮选 987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利用其独创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结合系谱法选育成的融高产、稳产、多抗和广适应性为一体的冬小麦新品种. 2003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获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国家新品种后补助资助,被农业部列为 2004- 2005年度 35个小麦种植主导品种之一,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 2003- 2005年在北部冬麦区示范推广表现抗寒性强、超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红丰11是199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为进一步扩大该品种的推广范围,2001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2005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5026。  相似文献   

7.
漯麦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漯麦8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国家黄淮区试结果,平均单产7657.5~7833.6kg/hm^2.增产显著;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8。  相似文献   

8.
早熟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豫花1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种来源系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以徐7506-57为母本、以P12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和连续多年的定向选择,育成的具有早熟、高产、高油、抗病、饱果率高、商品性好的花生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2002年分别通过安徽、北京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先后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国家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相似文献   

9.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郑麦366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属优质强筋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筑糯5号是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原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系组配成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邯杂98-1是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选育的三系抗虫杂交棉品种,2005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南阳市种子管理站2002年将该品种引入南阳棉区试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首个转基因抗虫二系杂交棉“南农6号”目前已进入成熟期,在长江流域各地种植的“南农6号”有望获得大丰收。该品种于2005年4月30日通过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二系杂交棉。  相似文献   

14.
苗永茂 《中国种业》2021,(12):45-48
西北春玉米组品种试验是国家玉米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西北组审定通过的品种为本地区玉米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对2016-2020年5年国家西北春玉米参试品种的数量、参试主体和晋级率以及审定品种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旨在为西北春玉米组试验高质量开展和从事玉米品种选育审定工作的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洮蓖5号是吉林省农科院农村能源研究所以TB99-8为母本、通蓖5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经过2000-2005年连续6个世代的单株选拔,经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2005-2006年进行产比试验,2007-2008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进行多点生产示范.经多年试验,洮蓖5号综合性状好,增产显著、特点突出.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登篦2009001.  相似文献   

16.
扬两优6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索该组合在池州市的表现,近两年我们组织了品种对比试验和较大面积的示范,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陕西省铜川市种子管理站获悉: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陕西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2009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 个旱地小麦品种。这标志着铜川市的旱地小麦选育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Ⅱ优航1号亲本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创造的新恢复系航1号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中晚稻新组合,于2004年1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3).该组合2004年夏季制种,平均产量4.4 t/hm^2;2005年在福建省沙县基地制种12.3 hm^2,平均产量4.6 t/hm^2,高产田块达5.1 t/hm^2.  相似文献   

19.
丰油 701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 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  相似文献   

20.
雅玉8号是由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以3237为母本,交51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玉84号),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玉2005034),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是很好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