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1981~1986年调查了374头牛,其中水牛323头,发病水牛54头,发病率达16.71%.经血液抹片检查,初步鉴定病原为巴贝斯属焦虫 Babesla sp.(种尚待鉴定)。虫体形态有单梨形、双梨形、椭圆形、环形,圆形(边虫形)和变形虫形等,分别占37.21%、35.03%、18.73%、7.87%1.34%和2.01%.本病多发生于春夏两季,以4、5两月最多。在福建本病仅发生于水牛上,黄牛和奶牛尚未见发病。临床症状以高热(39~41.6℃)嵇留、血红蛋白尿和贫血(红细胞降至214.72±81.02万/mm~3)为主要症状。本病的传播者为镰形扇头蜱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l-des(haemaphysaloides Supino 1897)。经解剖取出蜱的唾液腺,压片镜检发现唾液腺泡和唾液管内有许多活动的子孢子.  相似文献   

3.
4.
胶乳凝集试验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体外培养所得的可溶性牛巴贝斯虫(Brabesia bovis)抗原进行胶乳凝集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抗原与其它血液原虫,如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及瑟氏泰勒虫(T.sergenti)之间无交叉反应。非特异性凝集因子试验、胶乳凝集抑制试验也表明本抗原有较强的特异性。去脾水牛犊人工感染牛巴贝斯虫后第3天,应用胶乳凝集试验即可在血清中查到相应抗体,感染后12~15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1:2560);对成年水牛,感染后第8天应用本法即可查到抗体,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滴度达5个月。致敏抗原在4℃和20~30℃可分别保存6个月和3个月。此类抗原作为本病的诊断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荧光抗体诊断水牛巴贝斯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从水牛体采集的饱血雌蜱,经鉴定为三宿主、镰形扇头蜱。宝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雌蜱产卵期为12——18天,一生产卵1106—5067粒,卵椭圆形,大小为0.446×0.311毫米。孵化期为35—45天。刚孵出的幼蜱经6—11天开始摄食,吸血时间为2—5天。幼蜱落地后经8—13天蜕变为若蜱,4—12天后开始摄食,吸血时间为3—7天,约经15天的休止期,蜕变为成蜱。成蜱经过较长的越冬阶段,于次年春夏之交开始活动,爬上牛体吸血。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获得的东方马贝斯虫可溶性抗原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混合作用作疫苗进行疫区免疫保护试验。试验动物共分2组,免疫级82头牛在发病季节前1个月用疫苗间隔2周免疫2次,对照组不作处理。所有试验动物在试验前和发病季节后分别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同时,在发病季节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在发病季节内,免疫组牛无一发病,血清抗体水平与试验前相比升高明显,而对照组86头有5头出现临床症状,虽经治疗仍有2头死亡,血清抗体水平与试验前相比变化不明显。结果说明由可溶性抗原制备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牛巴贝斯虫病是牛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2001年5月至2003年10月,洛阳地区有多头奶牛发生一种以高热、贫血、可视黏膜黄染、浓茶色尿液和体质严重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性试验,初步诊断为牛巴贝斯虫病。  相似文献   

11.
近3年来成功地作了20例水牛的脾切除术,没有1例因手术而招致死亡。成功地探索出适合于水牛脾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切口部位和大小、手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光、电镜下对牛水肉孢子虫巨型包囊及其中的殖子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包囊由两层膜构成,外膜呈波浪状,内膜向囊腔延伸,并将囊腔分割成若干小室,室内堆满成熟的殖子。殖子呈香蕉形,内有锥”体、棒状体,微丝,自噬空泡,溶酶体,核糖体,线粒体,内质同及一个大核。水牛孢肉子虫的终末宿主为猫。  相似文献   

13.
水牛巨胆的超声切面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一例水牛巨胆的超声切面显像,其声像面积较正常者平均大六倍强,对巨胆声像作了描述和测量,并与11例水牛和18例黄牛的胆囊声像图、100例黄牛手术所见的活体胆囊和50个离休牛胆新鲜标本肉眼所见作比较。  相似文献   

14.
对14头安徽东流水牛头骨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流水牛头骨的21项体尺指标具有聚类特性,其中归成五类的体尺指标分别为头背长、下颔骨间隙宽、鼻后孔宽、角长和头后宽;东流水牛头骨的颅高和额大宽、鼻骨长和额小宽、头深和额长、面宽和下颌间隙宽以及鼻颌宽和鼻后孔宽的体尺相等(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8头初生中国水牛脊髓灰质细胞构筑的观察,提出中国水牛脊髓颈膨大部灰质结构的特征,并确定中国水牛颈膨大部准确的位置在C5-T2,这与印度水牛及其他动物的情况有所不同,讨论了有关脊髓灰质结构特征与颈膨大位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PAP方法显示水牛消化道五羟色胺(5-HT)免疫反应细胞(EC细胞),以十二指肠最多(251/mm_2),直肠次之(217/mm_2),由十二指肠至结肠EC细胞密度逐渐减少,胃部EC细胞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颗粒均匀分布于核周围,细胞顶端一般不达腺腔。肠部EC细胞为长形或锥形,颗粒集中分布于细胞的基部,向顶端逐渐稀疏,顶端有明显的达到腺腔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8头初生中国水牛颈胸段脊髓节,横切成3mm厚的脊髓块,切片前用甲苯胺蓝作细胞体染色。将全部脊髓块横切成20μm,50μm和80μm厚的片,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水牛颈胸段脊髓存在22种核团。与印度水牛,其他动物及人的核团比较,发现中国水牛与印度水牛,其他动物及人的核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